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87) Back

365颗钻石的约定(87)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6月11日 佛历2564年



【第87颗钻石】

མདོ་ལས།དམ་པའི་ཆོས་ནི་ཐོག་མར་དགེ་བ།བར་དུ་དགེ་བ།ཐ་མར་དགེ་བ།དོན་བཟང་པོ།ཚིག་འབྲུ་བཟང་པོ།མ་འདྲེས་པ།ཡོངས་སུ་རྫོགས་པ།ཡོངས་སུ་དག་པ།ཡོངས་སུ་བྱང་བ།ཞེས་གསུངས།


佛经:
正法者,初善、中善、后善。

义妙、文巧。纯一、圆满、清净、鲜白。



正法的特点

初善,中善,后善

初善:谓听闻时,生欢喜故。

中善:谓修行时,无有艰苦;远离二边,依中道行故。

后善:谓极究竟离诸垢故;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


——《瑜伽师地论》八十三卷

义妙,文巧,纯一

义妙:谓能引发利益安乐故。

文巧者:谓善缉缀名身等故,及语具圆满故。

纯一者:谓不与一切外道共故。


————《瑜伽师地论》八十三卷

圆满

复次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有三圆满。


何等为三?一、行圆满。二、果圆满。三、师圆满。


1、行圆满:谓为触证断无欲灭界故;听闻正法,为他演说,自正修行法随法行。是名行圆满。


2、果圆满:谓即由此法随行增上力故;心善解脱。又能证得现法涅槃。是名果圆满。


3、师圆满:谓能引发一切梵行之法,皆用世尊为根本故;皆由世尊转法眼故;皆以世尊为所依故。由如来出世,有彼教可知;故说世尊为彼根本。佛出世已;观待彼彼所化有情,说正法眼。师及弟子,展转传来,故说世尊,转正法眼。转法眼已;若有于中生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决了。故说世尊,为所依止。


——《瑜伽师地论》八十五卷

清净,鲜白

【一解】

1、清净心:谓与舍念清净相应。超过下地诸灾患故。

2、鲜白:谓性是善。自地烦恼、无爱味故。

——《瑜伽师地论》十二卷


【二解】

1、清净:谓自性解脱故。

2、鲜白:谓相续解脱故。

——《瑜伽师地论》八十三卷


【三解】

1、复次彼正见等、若在有学;由无漏故;说名清净。

2、若在无学;相续净故;说名鲜白。

——《瑜伽师地论》九十八卷

殷切期望

《大宝积经》云:“比丘舍多闻,言论不如理,损减诸禅定,常思惟世间。”意思是说,如果比丘舍弃了广闻博学,他的言论和行为就会不如理如法,而且戒定慧等修学功德也会越来越退失,心中还会经常思维如何获得世间八法。


相信大家都看得到,那些不爱闻法的人,所说的话并没什么价值,因为全是有关贪嗔痴的话题,与人生大义解脱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还会染上修行境界退失、心散乱、戒律不清净等过患。


所以,上师如意宝住世时,只要在学院,身体也没有生大的病,从来不会间断讲经说法,因为其功德不可思议。


我经常希望大家,不要放置闻思修行殊胜的正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摧毁可怕的我执分别妄念。


我希望大家也要发愿,在有生之年当中,只要因缘、条件具足,都要在善知识或法师面前听法,一定要好好学习。若自己有能力,也可以给别人讲。即使到一定的时候,自己没有在上师面前听课的机会,也要坚持听高僧大德的光盘。


我觉得,很多人对自己的人生,都需要有这样一个定位或要求。否则,若随顺自己的分别念,天天都会不听课、不修行,就像世间人一样,即使没有钱,也要到百货商场去看一看、问一问。这完全是浪费生命、浪费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查看往期内容,可点击下列文字链接:

【上一篇】

365颗钻石的约定(86)


【复习回顾】

1、煜煜钻石,您采几颗?

2、愿君多采撷,此物最加持

3、钻石虽久远,此颗永留传

4、一直爱,不容易

5、是宝贝,不是包袱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