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共同学习】《残酷才是青春》C112 失去并不可惜——索达吉堪布精彩问答03
Back
【共同学习】《残酷才是青春》C112 失去并不可惜——索达吉堪布精彩问答03
【共同学习】《残酷才是青春》C112
失去并不可惜——索达吉堪布精彩问答03
失去并不可惜
——索达吉堪布精彩问答
从小到大,我们了解的“幸福”,全来自于外在。比如有钱了就幸福,没钱了就痛苦;有人爱就幸福,失恋了就痛苦……但实际上,这一切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而佛教所揭示的“幸福”,建立在内心的基础上,这是人人平等具有的,只是很少人懂得该怎样挖掘。一旦你认识了它,才知道何为不变的幸福。
问: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请问,保持怎样的心态,才能达至幸福和得到之间的平衡?
堪布答:关于幸福的平衡点,由于每个人的定位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众生的幸福和痛苦,是由各自不同业力产生的。”这句话很好地回答了你的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绝对的幸福平衡点呢?没有。随便找十个人,每个人的幸福观都不一样。一个人认为达到某个标准就是幸福,而在另一个人看来,这个标准还不够幸福。
总的来讲,幸福的根本是心。但分别来讲,因为众生的心态千差万别,所以,每个人的幸福平衡点也不相同。
问:现在哈佛大学设有幸福课,您认为中国高校需不需要开设这门课?
堪布答:如果因缘具足,中国高校也应该开设幸福课。
我认识的一位教授说,哈佛大学不少教授对佛教都有研究,他们通过佛教的调心方法,有效地提升了生活质量。
感恩您的阅读,请继续关注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