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大菩萨的父母心 Back

大菩萨的父母心

有些佛教徒可能财富丰厚、受人尊崇,具有种种世间福报,但我们应该想到要去帮助周围所有的人,无论对方是否是佛教徒,给他们创造一些就业机会。因为除了极个别出家人有信众供养外,大多数佛教徒不可能终身依靠他人来养活,他们需要一份工作,而现在的工作越来越难找到了。


先让敬业的人就业

作为佛教徒,要尽量帮助周围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两个人或更多人的吃住和工资等问题。因为完全靠个人去重新创业,许多人暂时没有这样的能力,但若一些佛教团体出面资助,由于佛教徒见解和行为趋同,并能传递佛法的正能量,就会比较容易成办。表面上看,可能大家在做自己的事情,但我们若以菩提心摄持,效果就迥然不同。我认识的一些佛教徒做得很不错,他们确实解决了一些人的生存问题。


有些在家佛教徒也不可能和出家人一样,放下一切世间法。刚开始学佛时,可能会生起暂时的出离心,但长时间不工作,就会导致生活拮据,无法维持生存。如果有人天天懈怠懒惰,除了吃喝玩乐,终日无所事事,这样我们也养不起。而那些非常敬业的人,在各方面条件具足的情况下,可以给他们创造一些就业机会,待遇也尽量好一点,至少解决好吃住等问题。


佛学院的每一个部门,我都很关心,经常会去尝尝各个部门的工作餐,但他们不一定知道。如果我听说哪个部门的工作餐不太好吃,就会让道友悄悄送一份来自己尝尝。所以,这里表面上看只是一个佛学院,其实也解决了很多人的生活问题。这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汉僧这边的商店最早是93年或94年建立起来的。



AI时代,共享资源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日益兴盛,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要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创造一些就业机会。


21世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全球的大部分资源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他们有能力、有福报,财富丰厚,却吝于与他人共享,总是企图将所有好处和资源全部据为己有。所以我在此呼吁:不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要培养一颗利他之心,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如今“人工智能”在全世界都很兴盛,大量资金都流向此领域极少数的有钱人手里。与此同时,众多人却走向了失业的境地,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来源,整个社会都压力重重。因此,作为佛教徒,有能力的人应尽量多创造一些机会,给予身边人一些照顾,哪怕只能帮助到一两个人,也是很好的。


负责人要学会感受别人的生活

学院这边的道友,以及一些佛教团体,也应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对他们的住处、生活以及平时的待遇等予以照顾。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也不用太多,适可而止就行,但一些基本的帮助是可以有的。希望各部门负责人要勤快一点、工作细致一点,不要徒有虚名,却什么都漠不关心,应该像《君规教言论》里讲的一样,作为君主,应该入于别人的心,真正去感受别人的生活,这样你才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君主。因此,各地负责人要引起重视,希望你们能多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当然,实在没有这样的机会,也不要强求。


前两天,我去学校听发心人员汇报工作,大家无论在财务、教学还是管理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随行的一些堪布看到,都赞叹不已:“在那么艰苦的地方,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孜孜不倦地辛勤付出,为孩子们作出这么大的贡献,真是不可思议!”我也深有同感,他们发挥各人的特长,不论在管理工程、教育还是财务方面,都是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在为社会和众生做事情,并非只是空口白话而已。作为大乘佛教徒,哪怕只有一点点能力,哪怕只能利益到一个众生,但只要落实到行动上,就一定会有结果。



恭录自索达吉堪布传讲

《维摩诘经》第35课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