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21) Back

365颗钻石的约定(21)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3月28日 佛历2564年





每日一颗钻石

让我们一起背诵

并依文修持吧~


【第21颗钻石】


ལུགས་ཀྱི་བསྟན་བཅོས་ལས།མི་ལ་བཟང་ངན་སྣ་ཚོགས་ཀྱི།།སྐྱོན་ཡོན་ཁོང་ན་གནས་གྱུར་པ།།ཁ་ནས་བཤད་པ་ཅི་འདྲ་ཡང་།།ལག་གི་བྱ་བས་ངེས་པར་རྟོགས།།ཞེས་སོ།

《君规教言论》:
人有好坏不同,功德、过失都藏在心中,不管嘴上怎么说,了解他还是要看行为。



过秤知轻重

《二规教言论》中说,如物过秤知轻重,如是二规衡量时,以彼所显之成绩,推知众人之贤劣。


货物通过秤量即可知其轻重,一堆棉花看起来特别大,却不如一小块金子重。同样,以二规来衡量众人的功德时,有些人表面上口才不错,说起来头头是道,但真正做起事情来,才发现他根本没有真才实学;而有些人最初令人不抱希望,但后来他各方面所显示的成绩,使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每个人的品性不同,有些是智者、有些是愚者,有些是贤人、有些是恶人,只有通过长期的交流和观察,才能判断此人的好坏善劣,如同货物过秤一样。


作为佛教徒,若想成为黄金般贤善的人,没有前世福报,恐怕也有一定困难。即便如此,也不要变成粪便般可恶的人,任何团体中若有了这种人,自他都极为不便。因此,我们的人格应当尽量完善。


人格贤善的标准

法王老人家说,人格贤善的标准有这么几点,希望大家好好记住:

  

一、“言行恒时随顺友”

言行举止跟上上下下的亲友和睦相处,跟谁都合得来,不会动辄横眉怒目、处处与人作对、不论到哪个团体都搅得鸡犬不宁。从世间角度讲,人格好的人对上者恭敬,对下者悲悯,对中者和睦。


不过,人格的好坏在表面上也看不出来。我每次刚认识一个人时,往往有这种分别念:“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有时候这个人言行举止很不错,但接触一段时间后大失所望;有时候这个人似乎比较坏,结果越接触越觉得他非常好,很让人信赖。


二、“秉性正直”

不管说话还是做事,心要正直,不贪执自方、嗔恨他方,也不会做什么都把自己放在主要位置上,一直不公正地评价,而是始终以真理为主,不偏袒任何一个人。


三、“心善良”

如果为人正直、随顺别人,但心肠狠毒的话,人格也好不到哪儿去。现在有些领导和学者,话说得特别漂亮,可一直有自私自利、害人之心,那做什么都徒劳无益。因为心是一切之根本,宗喀巴大师也说:“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心善的话,一切都是光明的;心恶的话,只有趋往黑暗了。


这三点做人的道理非常重要。法王又进一步指出,倘若你想长期利益自己,暂时利他是很好的窍诀。


作为一个凡夫人,完全不考虑自己是不可能的,但考虑自己的过程中,如果损害其他很多人,自己的事业也不会成功。虽然为了自己而帮助别人是一种狡猾,最好不要有这种想法。


但退一步说,假如你实在不能利他,那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应该对别人好一点,这样才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提醒】行持任何点滴善法,要以三殊胜摄持哦~


上一颗:365颗钻石的约定(20)

1-15颗钻石复习:煜煜钻石,您采几颗?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