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丨《亲友书》第16课
1.思维何故产生之理。
我们要了知轮回是痛苦的自性,应对轮回产生怖愄心,然后生起真实的厌离心和出离心。从大乘的修法来讲,要考虑到一切众生的利益,希望依靠自己修行的力量,让自他一切众生都能够远离轮回的痛苦。
①思维生时。
“生时”是对产生“轮回痛苦”的理念方面做一个告诫,颂词是从反面角度进行宣说。
②思维生而难忍之情景。
我们了知轮回的痛苦之后,就会产生“对于轮回痛苦,我无法忍受”的念头。作为人类众生,要真正感受地狱的痛苦是很难的,应通过思维产生地狱众生的痛苦难以堪忍之感受。
③思维感受长短。
地狱痛苦的感受时间都极为漫长。地狱众生的寿命比人类长得多,在漫长时间中感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却还死不了,通过忆念和思维,在自相续中产生“轮回中不管是善趣还是恶趣,都没有实义”的知见。
2.思维生时。
诸作罪业之恶人,
断气受苦存活时,
闻诸地狱无量苦,
毫不生畏如金刚。
①罪业深重之人断气后感受无量痛苦。
世上有些人造作了严重的罪业,这些恶人现在春风得意,但是断气之后会感受无量痛苦。今世跟后世仅有“一息”之隔。佛陀在经教里经常说“生命在呼吸之间”。藏地的俗语也说“说不清楚明天先来到我的面前,还是后世先来到我的面前”。
“断气受苦”:一呼一吸之间有可能后世就会现前,往昔所造作的种种罪业当下就会感受。只不过在做人时,没有直接去感受后世的苦果。
②闻诸地狱无量苦,毫不生畏如金刚。
这是罪业深重的表现。在活着的时候,听到地狱的无量苦受后,毫不生畏,心就像金刚一样坚硬(金刚是世间最硬的一种物质,它可以摧毁其他物体,但是很难被其他物体所催破),是很愚痴的表现。
“毫不生畏”说明他没有真正相信,觉得这是佛教吓唬人的思想,只是宗派的一种讲法而已,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扩展】法王如意宝曾经说过:不怕地狱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圣者菩萨,他们依靠超凡入圣的修行境界,即便堕到地狱,也会利益无量的地狱众生,是不可能畏惧地狱的;另外一种是不相信地狱存在的人,由于愚痴而对地狱毫不畏惧。
③颂词所涉对境。
有些佛徒只是希求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等,但是对轮回的本性、出离心的必要性不感兴趣。虽然听闻过因果道理,但没有真正产生诚信,始终半信半疑;另外就是法油子,虽然听了很多法,也能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内心麻木不仁,相续丝毫没有办法改变,这样必会因不如法的行为而造作恶业。
3.(思维生而难忍之情景)总思维。
即便见闻地狱图,
忆念读诵或造形,
亦能生起怖畏心,
何况真受异熟果。
①对地狱生起怖畏心。
我们不要说亲自去感受地狱的痛苦,哪怕只是在寺院或法本中看到地狱图画(地狱的痛苦、地狱众生的相、地狱的环境),阅读经典中描述的地狱众生的种种痛苦,观看地狱中的环境、人物、痛苦表情、被割截烧煮等情形的造型,也会生起怖畏心。
②避免堕入地狱。
为了在成就之前不堕入地狱,平时应精勤做善法、发善愿、培积福德、忏悔业障,那么堕入地狱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小。否则,我们所造的恶业如果在临命终时先成熟,就有可能会堕入地狱。
【扩展】有些人感觉自己的烦恼习气难以对治、自暴自弃,觉得反正修行不好,造完业之后再好好忏悔,这是不具智慧的想法。
③对治烦恼。
A.要正确对待烦恼。
a.作为初学者,了知地狱痛苦真实存在之后,就希望所有的烦恼种子、习气全部不起现,这是比较困难的。
b.有烦恼是正常的,那就让它生吧,这种想法是邪见,不要成为法油子。
B.减轻烦恼的方法。
我们要用自己所学的内容,尽量的去对抗所产生的烦恼,对抗一分算一分,心力很重要;对治烦恼要用正确的理念,要经常用正知正念提醒自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往善法上缘取,学会将修行转为道用,然后让烦恼的程度慢慢减轻,时间慢慢缩短。
4.(生而难忍之情景)别思维。
所有一切安乐中,
灭尽三有堪乐王,
如是一切痛苦中,
无间狱苦最难忍。
①究竟解脱的大乐才是一切安乐之最。
出世间中,最安乐的莫过于灭尽三有痛苦的“寂灭之安乐”。“堪乐王”就是所有安乐之王。之所以称为安乐之王,因为它超越了轮回的有漏安乐。
②不要过于贪恋有漏安乐。
有漏安乐就是转生到三善趣的乐受,这些是不长久的,属于轮回法所摄,其本体不离苦性。从三苦的角度来讲,有漏安乐本身是一种变苦,没有任何一种乐可以长久保持。它的本性比较符合行苦的相,只要是迁流变化就属于行苦的范围,所以自性上来说三界轮回无一不是苦处,全部都是苦的自性,对于这样的有漏安乐我们没有必要过于贪恋。
③关于发愿。
A.发愿次第。
我们经常发愿:愿一切众生获得暂时安乐,究竟得到解脱。“暂时安乐”指的就是轮回中的有漏的安乐。第一步:愿他们脱离三恶趣的痛苦,感受人天的快乐;第二步:希望他们获得解脱。
B.如何发愿。
“我现在所闻、所思、所修、乃至行持一切善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他一切众生超离轮回”,这是大乘菩提心的发愿;“愿自他一切众生能够超离轮回,获得究竟安乐的涅槃果位,最终获得究竟的佛果”,以这样的发愿力去摄持自己的每一个善根,那么这个善根乃至到获得菩提果之间,都不会空耗。
④无间地狱最痛苦。
在一切痛苦中,无间地狱的痛苦是最难忍受的。因为痛苦程度最大、时间最长、苦的感受最强烈,没有能够超过无间地狱的痛苦了。
了知这个道理之后,经常去思维这些道理就是修行,这样可以让我们真正认识到轮回的本性,不再去贪恋轮回的有漏安乐,从而发起真实无伪的出离心。
5.(思维生而难忍之情景)思维比喻。
于此一日中感受,
三百短矛猛刺苦,
彼较地狱最微苦,
难忍之分亦不及。
①地狱痛苦无法堪忍。
凡夫人毕竟看不到地狱,龙猛菩萨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使我们可以相似地去感受。在一天当中,有三百根短矛不停地刺入你的身体,抽出来,再刺进去,反反复复从早到晚不断地刺。这个痛苦与地狱中最轻微的痛苦相比,也丝毫不及它的千万分之一。
不要说用三百根短矛了,用一根绣花针刺一下,也是不容易承受的,那地狱的苦我们又如何堪忍?了知这一点,能够让我们对行持善法产生比较强烈的意乐。
②可以发愿到地狱去度众吗?
不要刻意把所有的善根功德直接回向:来世自己要转到地狱当中去度众。因为我们没办法确定来世能够修得自在,在没有保证的前提下,直接回向说,我要感召地狱的果,我要转到地狱当中去,作为凡夫修行人,自己能不能自度还说不清。这种回向是有问题的。
6.思维感受长短。
如是剧苦极难耐,
百俱胝年亲感受,
乃至恶业未穷尽,
期间必定不离命。
①地狱痛苦的感受时间。
地狱的痛苦极其难以忍受,而且时间以俱胝年这个单位来计算。在恶业没有穷尽之前,一直要去感受痛苦,时间非常漫长。
②“期间必定不离命”。
不像人类众生,把心脏捅了、头割了,人就死掉了;地狱众生怎么样烧、煮、砍、杀也不会死,一直不断感召痛苦,非常难忍,度日如年,非常可怕!
③地狱是八无暇处之一。
如果转生在地狱中,根本没有闲暇修行佛法,而且时间又很漫长,所有的好机会、好因缘全部都错过去了;众生在地狱中一直不停地感受痛苦,连一丝的善念都生不起来,一心求死,死的一瞬间最快乐,而且在地狱环境中的众生会不断地发嗔心,嗔心又会延长在地狱中的时间。
④发愿获得暇满人身。
从时间上面分析后,就会产生一种发愿的意乐,一方面自己要收摄身、语、意三门,尽量地行持善法、断除罪业;另外一个方面要再再地发愿:愿我生生世世拥有暇满人身修行乃至到解脱,所有的功德也要作回向:在我成就之前,愿我生生世世能够拥有暇满难得的人身。因为一旦拥有暇满人身,意味着必定会值遇佛法。
发愿很重要,发如是愿会感召如是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制恶业习气不成熟,虽然不能够断根,但是会有延迟恶业成熟的力量,这就是愿力的作用。作为凡夫修行人、初学者就是靠再再的发愿来掌控自己未来是否还能得到闲暇人身的因缘。
7.教诫断除彼因。
诸不善果之种子,
即身语意造恶业,
尽力不染纤尘许,
汝当如是而精勤。
①教诫断除彼因。
再再地去思维:往昔所造的恶业有可能会感召三恶趣的果,然后自相续中会生起对治力,要精进求取善法、断除恶业,对于往昔所造的恶业乃至于现在还会沾染的恶业,要励力忏悔,这样精勤地去修习,可以断除转生轮回的因。
②诸不善果之种子,即身语意造恶业。
龙猛菩萨告诫乐行王:地狱为主的痛苦果报,并不是无因无缘产生的,它来自于我们身、语、意三门造作的十种不善业(身体:杀生、偷盗、邪淫;语言:妄语、恶语、绮语、离间语;意:贪心、嗔心、以愚痴引起的邪见),十种不善业是堕落恶趣的因。
③尽力不染纤尘许,汝当如是而精勤。
“尽力不染纤尘许”,意思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心尽力地让自己的三门不沾染纤尘许的恶业。如果有修行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赞叹的;如果做不到“不染纤尘许”,那么就要经常忏悔。
“汝当如是而精勤”,意思是精勤地改变自己身语意三门不好的习惯和恶业的习气,行持十善业。
④获得善趣人身。
即使这一世我们能够摄持身语意不再造作恶业,但是往昔无量劫中我们已经造过的那些恶业并没有消尽,更何况我们今世没有办法保证身语意丝毫不沾染罪业。积资、净障、发愿这三方面都很重要,净障属于忏悔,积资是我们要去培积福德,然后发清净的愿,才可以使得自己在来世乃至于未来世能够有再获得善趣人身的机会,能够有一个修法的所依身。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编辑:定解E12
审核:定解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