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修最高的法,也可能堕落为旁生?
备忘录【闻法轨理】
(建议在wifi环境下播放)
三殊胜实修引导
下士之等起
纽西·龙多丹毕尼玛尊者 讲授
阿格旺波尊者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发心
首先发心
虚空界里有无数有情
他们都不知道三殊胜的法门
而且都在毫无意义地轮回
所以
我一定要学好三殊胜
把一切有情都安置在三殊胜的轨道里
让他们全部走最有实义的道路
因此
我要在自心上首先认识三殊胜的走法
接着还要想
为了把一切众生
都安置在三殊胜的妙道里
我发心每次都按照三殊胜实修
心里要这样真正发心
Motivation
三、善之等起。分三:下士之等起;中士之等起;大士之等起。
为了把握它,我们必须了解下、中、上三种士夫的等起如何,从中有所抉择。
在认定以后,就要确认不疑地按这样走,贯穿在乃至菩提果之间的每一个修法里面,所以它叫做直至菩提之间的三殊胜。
这个极端重要。
(1)下士之等起
下士就是立志要行人天善道的行者。
由于他心中有了志作为中心思想,所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他是梦寐以求之的一个行者,这样的话,他做任何事一定会起这样的等起,或者说他做什么事都有这个想法:“为了来世,我今生要多多地断恶行善”,这样引起来以后,他的所有心都受着等起的支配,往成办来世人天果的路上走,这就是他缘起的路线。
但也要知道,如果只是这么一个下士的等起,那么无论修什么法,顶多只成为来世得善趣利益的因,不会结出别的果来,因此我们需要断除这样的等起。
下面我们来看纽西龙多尊者的引导:
(一)下士之等起者,求自己脱离三恶趣后,获得人天善趣的果位的欲心,以及为彼从下面的声闻乘到上面的光明大圆满之间,无论修持任何法,为此目的而修行声闻乘到光明大圆满之间的法。
然而,除了成获得善趣的远道近道速道,在得佛果之因上由补特伽罗的意乐遮止趣入。
什么是下士道的等起?
这里的等起是指,自己想:来世堕三恶趣很可怜,我一定要从三恶趣脱离,得到人天善趣的果位。
心里有这样的希求,就叫做具有下士的等起,或者做什么事有这么一个善的分别心。
但很多人连这个心都没有,做事完全是一种盲目的习惯性,心里没有目标。
尤其今天的人类丧失了信仰,更是处在盲目中,成为一个个机器人。问到他的心,他说:我没有这种想法。或者说他只是攫取现世五欲乐的机器,高尚的想法一点也没有,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一点有道之士的表现也没有。
只求人天善趣
那就决定只得到人天善趣
所谓的“士”,最下等一定要有一个希求:“我来世要得人天善趣的果。”
他的心已经立了这个志,为了实现这个志愿,他开始修各种法。他的心一直发出指令:我要求来世人天的善趣,得到相好、富贵、美满的家庭等,只有这么小的心。
心一这样起,那当然所修的任何法都成了成办它的因。心已经发出指令,一直往人天目标上走,这样的话,修任何法都会往那儿走,不可能去别的方向。
结果都是由心来定的。
譬如读书只想发财,那读遍了圣贤书,也只是种了发财的因,不会成为圣贤的因。
比如说:我要成一个富翁,为了这个目的,我要读四书五经等。他只想当富翁,那么读四书五经会让他成圣成贤吗?
就像这样,你心里的想法只是得人天善趣,为了实现它,坐上九乘各种速度不一的车,其中最快的是密乘高速度的车。
大圆满法叫做成佛的速道,金刚乘法叫做成佛的近道,波罗蜜多乘法叫做成佛的远道。
总而言之,开着很大的车,而且级别越来越高。这时候别人问你到哪儿去,你回答:我往善趣走。那好了,你修的任何法都直接往善趣走,因为你的心不让它往别的地方实现。
我们一定要消除这种障碍。如果心很小,只求人天善趣,那就决定只得到人天善趣。
有些念佛人说:我来世要好。结果他不会往生,只会来世得一点富贵。
同样,修各种密法,只想来世好,就只会成为来世得一点好处的因,再也不会实现别的果。
得不到佛果
是由于自心拒绝得佛果
龙多上师说的很好:心里的想法是要得来世利益,所以这样修。
这样的话,无论修声闻乘到光明大圆满之间的哪种法,相应各乘的功能、力用,除了成为实现善趣的远道、近道、速道以外,由于心拒绝得佛果,所以它不会成为得佛果的因。也就是你的心把它挡住了。
如果你的心往佛果走,那当然修的法都往佛果实现,甚至在佛前点一支香也成了佛道的因。
你的心决定往佛道上走,就肯定往佛道走;你的心不肯往佛道走,也决定不往佛道走。
如果更下劣一点,很多人想:我学这个就是为了得名誉,将来有地位,没有别的想法。那么学再高的法,最多只是让你得一点名誉,此外没有别的东西。是你自己挡住了自己,不让它往更好的方向走,这都是你的心决定的。
有人说:他天天念佛,修法那么精进,为什么没去净土?
因为他的心压根不想去净土,心一再地挡住。他要往现世方向走,往来世人天善趣的方向走,所以终究不可能去净土见佛成佛,心不往那儿走的缘故。
如果心已经定了我往那边走,那无论做什么善,都一定往那边走。
等起是一开始行为的起动点,是主导性的分别,决定了你的心往哪儿走。所以这个分别很重要。不分别就没路线,一分别就判定了各种路线。
在一开始引起的世俗修法里首先起广大意乐,就是要引心一直往佛道上走,一次都不能离开。这样的话我们修什么法都是成佛的因。
以求来世心持别解脱戒
能成就什么果位?
以如是的等起即使守护二百五十三条别解脱律仪,身穿三种法衣而住,也意乐未胜过世俗老翁的想法故,只是老翁具律仪者、具戒律者。
下面依次来了解。
如果你只有一个求来世的心,那你的内涵就只有这么小。
无论外表怎么做,学戒的时候二百五十条别解脱戒开遮持犯都记得很清楚,很认真地守护,而且外面穿三法衣而安住,尽管如此,你的心并没有胜过一个世俗老翁的想法,只能称你是一个老翁具律仪者、具戒律者。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心只有这么小,求来世,没有求解脱的心。虽然在守护叫做别解脱的戒律,所谓得解脱的正因,但由于心里没有求解脱的心,也不过是一个老翁具戒律者。
就像世间吃斋的老公公老婆婆,他一心求来世,每个月要吃几天斋,到庙里烧香、拜佛、做功德,要修来世。他修来世的心蛮真,所以做这些事情格外殷重,样样都做得好。
他的意乐比较小,解脱的事非常深远,他想不到要从轮回里出去。他就想:来世我还会生活在这个地方,那时候我要过得好,不要像今生这么苦。他就是这个想法。
如果你也只有这种想法,虽然外面说得好,说别解脱戒如何如何,其实只有求来世的心。
很多人甚至求来世的心也没有,他受戒都是为了求现世有地位、名誉,或者为了做事情方便来受戒。那就更差了。
我真的算是一个“行者”吗?
可见,三士道的修心极其重要。
如果心只有那么一点点,那么无论修任何法,都只会按照你心的想法来出果报,甚至不好的都堕到恶趣里去了。
现在的人为什么修不好,修不出成果?这不能怪法,只因你的心太小,根本没有发展出来。
现在大多数人都缩在求现世法的壳子里,心心念念取著现世法,在这里计较分别,一动心都在这里面。
所以,他的分别最炽盛的是求现世法,心一起的时候就是“我要那个名、那个利、那个好处,你不要害我、不要干扰我,我不要那个苦、那个累、那种贫贱的地位,不要落得没有个性、没有事业、没有脸面……”全是围绕在现世得到享乐、得到成功。
这就叫做著现世法,他根本不是行者。
我们要好好检讨一下,求来世的心非常少,绝大多数是乐著现世,口里却说“我要修无上大法”,要三年成就、七年成就。
你要想想自己是什么心?
你的心连过去虔诚持斋的老太太也不如。她还能甘愿放下现世,省下钱来多做一点福。她看到别人有苦,就多做一点,知道这对来世好。她硬是能舍掉自己很多的东西,因为她的眼光更长远。
现在的人由于求现世的心特别强,贪嗔非常猛利,心时时刻刻不让人,一定要显出自己来,一定要自己成功。
这种心基本全是往恶道里走,没有多少善的成分。
而所谓学佛,也无非是想让自己身体更好,心情更舒畅,找到百里挑一的对象,爱情更美满。或者要求名誉、地位、学位,靠着佛菩萨是不是能很快实现?那里的喇嘛念经很灵,我这样念了经,生意是不是就顺利了?或者危难的时候是不是通过佛法就解难了?
他只有这一点心。这不都是以现世法为主吗?哪里有立志行道的心呢?
所以不称为“士”。
士要从立志行道开始。而所谓的下士,由于目光短浅,不够深远,只想求来世,所以他的车子只会往来世善趣开。
他的分别发出指令一直往来世开,虽然坐的车子非常高级,速度非常快,但也只是往来世的富贵里走,再没别的内容。他的想法很小,外面再怎么包装,守多少条戒等等,内在还是一点点求来世的心,这就不会变出别的结果来。
缘起是由心决定的,不可能单独出来一个果,你只想求来世,缘起上怎么会得到比来世更上的果位呢?
以求来世的心修密法
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如是,生起次第的寂静本尊,观想有自相者,则将转生到欲界天,忿怒本尊观想有自相者,则将转生为魔和热札魔。华智仁波切云:“观张嘴、瞪眼的本尊,将变成鬼。”
像这样,有的人说:我修的是密法,无上瑜伽以上,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不但这样,我还要修即生成佛的大圆满,里面有本净立断、元成顿超。怎么样?是不是非常快速?
我们是现代人,用多少年慢慢修心根本等不及,我要的就是最快的修法。就像超市里什么最便宜、最高级,手马上就伸过去一样。
但要知道,你的心没修好,心小了,念念只有那个分别,这样的话,修再高的法必然只是按照你的心量来实现结果。
这里说,如果只有求来世的心,那么修生起次第的寂静本尊,观想美妙的很实在的本尊像,以这种实执心,将来会生在欲界天。因为寂静本尊偏向于欲,忿怒本尊偏向于嗔。
如果你说:我非常喜欢忿怒本尊,收集了千百张的威猛像,我修忿怒本尊来世会很好。这样的话,观想张着嘴,瞪着眼,面目狰狞,非常凶暴的忿怒本尊,把他当成有自相,果真这么作意,将来就成了魔,只会不断地增上嗔心。
所以华智仁波切说:“观张着嘴、瞪着眼的本尊,将来会变成鬼。”
如是,修本净立断及元成顿超二者,若以积资净障乘得住,将转生到无色界四处和色界十七处。若以积资净障乘不住,则变成如老鼠和马熊,而别无去处。如萨迦班智达云:“由愚修持大手印,多数转生畜生界。”
如是之等起需要断除,如云:“若著轮回非出离。”
进一步,如果说:我修本净立断、元成顿超两部大法。
但这个可能相当有问题。为什么呢?这里有两种结果。
虽然修立断、顿超,但他实际没有见解,只是按法本这么来两下,如果幸运的话,还想着要积资净障,心还肯住在积资净障里,兢兢业业地做一点,这样就会转生色界和无色界。
也就是他的心很小,只求来世,看不到轮回的苦性,没有出离心以上的内涵,但他还是要修。立断、顿超是无上的法,我怎么能错过呢?他是一种“无上我必要”的心。
但他的心几十年都在世间里滚,就是那么一点心嘛,说得不好听,一露出来无非是求名利、求世间法,其他没有发展好。
这时候他迫不及待,一听到说那是非常殊胜的法,就觉得我必须要。
这样修了以后,心是没有变化的。
他心里起分别的时候是想得世间利,他想:我学了立断、顿超,就没有分别了,就有光了等等。
但他同时比较幸运,还肯积资净障。以积资净障的力量就把他往上界托。
由于心只有这么小,根本没有大圆满的见,结果就会生在无色界的四处和色界的十七处。
非常不幸的情况是,由于修了无上大法,下面的就全都不要了,根本不肯积资净障。就这样处在呆呆的或者庸俗无念的状态,整天在这样的不如法里,这种人将来会变成像老鼠和马熊一样,再也没别的去处。
修高法的人容易成这结果。
他的根器没成熟,修心上没有发展,心那么小,妄想那么大。碰上了这些法本,也受了一些,接触了以后,感觉下面全都不需要了。
他说:这是无上的,那些都不要的。然后全部废掉。废掉了以后,他每天看起来好像是无分别,心就处在暗钝当中,后面就变成了老鼠和马熊这一类。
所以萨迦班智达说:“陷在愚痴里的人,修大手印就要出问题,多数都要转生畜生界。”
起先没建立因果正见,直接修上面的法就会说无因无果、无净无秽等等。这样把所有善法都放空,只是处在庸俗的愚痴心当中,这是畜生的因。
这都是非常发人深省的。
总而言之,耽著得世间利益或者堕在世俗里的欲相、空相、无念相,还不是出世间正道的相。希求这些将来就只是落三界,没别的去处。
如果没有出离心
根本不会走到成佛的道上去
像这样的等起我们一定要断除。
就像萨迦《离四著》所说:“若著轮回非出离。”
以上说的一切全是轮回法。因为你的心上没有发展出离心,没看到轮回完全是苦的自性、苦的轮转,根本没发展出“我要从中脱离”的心,这样最多住在下士的等起里。
无论修什么,除了成为实现善趣的道以外,根本不会走到成佛的道上去。
这样讲了以后大家应该警醒,必须经过前行的修心,达到了一级级的量以后,才能趣入上乘。
思考题
1、解释下士等起的体相。
2、以此等起持别解脱戒能成就什么果位?
3、以此等起修生起次第寂静本尊、忿怒本尊以及修大圆满本净立断、元成顿超分别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4、知道这点后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