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证悟者的故事(2):色尘圆通优波尼沙陀 |《楞严经》59导读
精彩摘录
1
“优波尼沙陀”,如果我们翻成汉文就是近少,很近的近,少是很少。他后来通过修行以后,他的烦恼就接近越来越少了。还有叫做色性空,色的本性空,也有这个意思。
可能是六群比丘之一吧,反正他是比较调皮的,贪心很重的这样的一个人。
2
他是依靠色声香味里面的色法来证悟的。他也是从自己的坐垫上站起来,向佛足下顶礼,顶礼以后白佛,这样说的:“我也是实际上观佛陀最初的时候成道,”因为成道不久的时候,他也有机会见到佛陀,“观不净相”,当时看他贪心比较严重的,佛陀让他观不净相,观不净相的时候,最后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厌离心,产生极大的厌离心以后就开始悟入,就证悟了色的本性,色的这种空性的道理已经通达了。
应该是蕅益大士是吧?他讲的不清净分为分为五个方面。比如说第一个是生处不清净,生处,就是我们的母胎这些,因为你住胎的话,那这个生处肯定不是很干净的。
第二个是种子不清净,比如说父精母血,他整个身体的种子也没有什么干净的。
第三个是相不清净,相就是就形象,意思就是说人的从头到尾也没有什么干净的部分,如果你剖析人体的话,哪里都没有什么干净的东西。
第四个是性不清净,本性不清净,这个是我们经常讲的36种不净法。
还有一个是究竟不清净,指的是人最后到了究竟,死了以后,人的尸体没有什么清净的。
通过五种不清净的相来进行观修,最后他就悟到了色的这种本性。我们人一般都是,可能最难以遮止的就是看美色。这个可能很多凡夫人是难以控制的,难以遮止的。但是如果你用智慧来进行观察,我们所贪欲的、所贪着的对境的这种色法,到底在哪一个地方有干净的地方?这样观察的时候,最后色的本体会了知为空性。
就像我们《入_菩_萨_行_论》的第八品——静虑品当中也分析了人体的这种不净法,龙猛菩萨《中观宝鬘论》当中也是讲得很广很广的,还有其他相关的这些经论里面,包括《入中论》当中也有少部分的内容。
这样的话,最后已经了悟了,什么样的了悟呢?他就讲到了这个过程。
3
他观不清净的时候的过程,首先把人的整个身体,比如说腐烂相、青淤相、丑恶相,就各种相来进行观不清净的。
像泰国、MD,好多现在他们先观不清净观,然后开始观白骨,最后把身体的全部腐烂,腐烂以后只剩下一个骨架,然后这个骨架又详细分析的时候,最后又成了“微尘”,骨架也是没有实有的东西,最后归于虚空,就没有什么的。这样的时候,色和空是无二的。
我们看到的现在的美色,实际上他的本体先开始是不清净的,他的真相是这样的,然后是白骨的,然后是微尘的,微尘以后虚空,空和显现无二无别,从这样的道理当中获得了无学道。他是这样的,原来是最调皮的,后来观不清净和无我的这种观想以后,最后确实已经得到了无学道。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