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47 | 很重要:依靠这样的善根,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Back

大圆满心性休息47 | 很重要:依靠这样的善根,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求学足迹 2021-04-14



传讲时间:2015.4. 13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遍知无垢光尊者:
刚热托噶仁钦年布格    托嘎雪山宝藏颈
云丹根作嘎威杰察德    圆诸功德喜乐园
多尼酿波威比纳玖瓦    二义精藏瑜伽士
龙钦饶将桑波所瓦得    祈祷龙钦绕绛贤
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
玛威桑给钦热酿拉夏    心显文殊师利智
根德桑布门蓝纳巴央    勤学普贤行愿义
这吉嘉威春蕾怎匝巴    持佛佛子事业者
将央拉弥雅拉所瓦得    祈祷文殊上师足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劝众听法偈:
拉耶嘎当勒当诺因嘎    天龙夜叉鸠槃荼
哲温达当摩耶嘎南当    乃至人与非人等
卓瓦根杰扎南杰赞巴    所有一切众生语
檀嘉嘎德达给丘丹多    悉以诸音而说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大圆满心性休息》,今天可能讲的不是很多。《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里面的相关内容很重要,大家主要课后自己看。本来今天我想讲得广一点,但是下午也没有时间看,不过你们自己预习一下可能效果会更好。同时我也希望,很多道友在中期考试或者下半年的时候,把业的所依阿赖耶和现在讲的如来藏、佛性好好研究一下。把这两个作为考试的重点也是非常好的,因为这是佛教观点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


今天简单讲一下颂词。依靠前面讲到的随福德分善法,可以获得三界当中的各种果报;而随解脱分的善,是超离了四禅、四无色界乃至整个六道轮回的一种善根,就像前面讲到的“瑜伽善法超世间”——真正修行人的修行是超于世间的,这个很重要。


可能大家也知道,如今的佛教徒,真正想超离世间、获得解脱,并为此而奋发努力的,实在是相当相当的少。尤其是去一些西方国家的时候,这种感觉更为强烈。这句话,可能以后你们去了那里就会知道。可能现在也有很多人经常去台湾、新加坡和欧美等国家。


我也跑了欧洲等很多地方,每次在跟那里的很多佛教徒接触的过程中,他们就一直讲一些特别简单的随福德分善法的行持。有些法师和居士说的也是这个,想的也是这个。除此之外,关于出离心和菩提心方面,虽然他们有时候也说,但是在实际行动当中,就不像现在个别佛教团体那样很重视。这对现在的佛教徒来讲也是一种悲哀。


因此,在座的人应该很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这不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你们也应该好好地想一想:获得一个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寻找佛法也不容易;找到佛法以后,到底是需要一个六道轮回里面的果报呢,还是真正超离轮回的解脱呢?如果是要超离轮回的解脱,又需要什么样的善根因缘?这就需要随解脱分的善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前面就讲到了随解脱分的善根。


丙二、认识随解脱分善业之自性:


今天开始讲“认识随解脱分善业的自性”,那么,什么是随解脱分的善根呢?下面这个颂词很重要。






即以有缘福德资,无缘智慧资双运,
净除二障现二身,凡夫有漏圣无漏,
后得入定此二境,次第而行得解脱。





“即以有缘福德资,”随解脱分的善根,首先要有福德资粮,比如六波罗蜜多里面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都是福德资粮方面的善根,叫做有缘的福德资粮,因为这些都是有执著的。


“无缘智慧资双运,”随解脱分善业还要有无缘的智慧波罗蜜多,即六度里的第六度,或者说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空性的见解(三轮体空的见解)。福德资粮跟智慧资粮需要双运,并不是单独的一个,真正的随解脱分善业是福慧二资双运。


“净除二障现二身,”通过这两种资粮双运,能净除相续当中无始以来障碍解脱和障碍佛果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贪嗔痴等是烦恼障,贪嗔痴的三轮习气、细微种子叫所知障。这两种障碍会被净除的,净除之后就能现前色身和法身。


《中观宝鬘论》中讲:“诸佛之色身,由福资所成,法身若摄略,由慧资所生。”诸佛的色身,是由福德资粮而成,法身是由智慧资粮而生。《六十正理论》的后面也讲了这个偈颂,大家应该清楚的。


拓展内容

《六十正理论》:“以此之善根,回向诸众生,愿积福慧资,终得法色身。”


总之,断除烦恼障会现前色身,断除所知障会现前法身。


“凡夫有漏圣无漏,”在整个过程当中,凡夫的善根叫做有漏的善根,圣者的善根叫做无漏的善根。


有漏和无漏,一般是从地界或补特伽罗的身份来分的。当然,关于有漏和无漏的分法,上阿毗达磨和下阿毗达磨的讲法也有不同,我们讲《俱舍论》的时候讲过。总之,凡夫的善根叫做有漏的善根,一地菩萨以上或者阿罗汉以上的圣者行持十善的善根是无漏的善根。


“后得入定此二境,次第而行得解脱。”或者说,入定的善是无漏的,出定时所做的善是有漏的,等等,这样次第来分。这是真正能获得解脱的善根。


我们以后应该懂得有漏无漏的分法,也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随解脱分善根,还要知道既要有福德资粮,又要有智慧资粮。


大家都学过中观,也知道,光是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没有福德资粮呢?念经是大乘十大法行之一,应该是一种福德资粮。但是我们最终要知道,应该以空性或密法的见解来摄持,要将所做一切实执全部观为空性,空性最后也要抉择为大空,这样的见解才成为智慧资粮。如果没有这一点,就不一定成为解脱的善根。


所以,我们在行持善法的时候,比如每天早上起来念诵,到最后至少也是安住在无缘当中,这算是一种无缘的智慧资粮。所以我们回向和中间正行无缘的时候,就有很多无缘的善根成为解脱之因。这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无始以来都是有实执的,这些实执通过第二转法轮可以息灭。但光是息灭了这种执著还是不行的,还要现前我们的本性,这就需要如来藏的光明。


《宝鬘论》讲到,用世间所有声闻、缘觉等福德的十倍积聚成佛陀的一毫毛……这些资粮最后形成了佛陀的相好功德。《宝积经》《大集经》等经典也讲到了这一点,在说法上稍微有点不同,但实际上是非常相同的。


拓展内容

《宝鬘论》:“不可思福中,出生佛妙相,大乘圣教说,大王如实听。能生诸缘觉,有学及无学,无余世间福,如世无有量。以此福十倍,成就一毛孔,佛陀诸毛孔,皆与彼同成。能生诸毛孔,所有之福德,以彼之百倍,许成一随好。尽彼福德数,感得一随好,究竟即如是,直至八十间。成就八十好,所有福资粮,以此百倍成,大士一妙相。成卅二相因,乃是大福德,此等千倍成,满月白毫相。白毫相之福,十万合为一,能生无见顶,怙主之肉髻,成顶髻相福,广大千万倍,当知能生一,十力者法螺。”


不同的经典里面有不同的观点,我们不能认为:这个经典是这样说的,那个经典是那样说的,这两者不同,所以是不合理的。其实不能这么说。比如做一个药,可以有两种说明,你用这个说明就按照这个配方来,用那个说明就按照那个配方来。


所以,我们以后看到个别大德之间说法不同,或者一些经论的说法不同的时候,不要马上就说:“噢,这两个是冲突、矛盾的。”其实,说法不同不一定是矛盾的,因为说明一个道理有不同的途径,比如爬一座山有不同的路径,但最终都可以到达山顶。


关于有漏和无漏的差别,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有漏法有因和果,从四谛来分的话,因是集谛,果是苦谛;无漏法也有因和果,它的因是道谛,果是灭谛。也可以这样来讲。


不管怎么样,用十波罗蜜多来摄持善法非常重要。以上讲了什么是随解脱分善法。



颂词背诵打卡



即以有缘福德资,无缘智慧资双运,

净除二障现二身,凡夫有漏圣无漏,

后得入定此二境,次第而行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