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遗憾
标题为方便阅读所加
当我们因懒惰、懈怠时,问问自己:“我会留下遗憾吗?”暇满难得如盲龟入轭,不空过......
第一步
比如有人告诉你某地能见到观世音菩萨,你就算再怎么辛苦赶路,也会争着抢着去见——因为难得,你不会觉得苦,而会感恩与欢喜。
同样,当你对一件善法生起了难得、珍惜、感恩之心时,会非常热切地去求取。这样,修行就有了温柔,同时可以对治自己的烦恼。
第二步
第二步,要反省自己。
当我们因懒惰、懈怠时,问问自己:“我会留下遗憾吗?”
法王如意宝说:“如果到死的时候心里能有这样的念头‘不管是修广大的善法,还是微不足道的善法,反正这一辈子我是尽心尽力了’,那就证明人生有义。这一点请大家务必牢记在心。”
我们要经常反问自己:离开世间时我会后悔吗,会留下遗憾吗?
十种可悲
冈波巴大师在《成就胜道宝鬘集》中讲了修行人的十种可悲之法,非常惋惜和遗憾。
第一,暇满难得的清净人身本来是解脱的所依,却用来作恶业和恶行。
第二,获得了暇满人身,却不用来学佛,白白地空过而死去。
第三,在五浊恶世中,把自己短暂的生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第四,自心不安住在法界中,沉迷于轮回中无法自拔。
第五,自己已经遇到了佛法并被具德上师摄受,却在没有证悟之前就离开上师。
第六,本来解脱以戒律和誓言为保障,但却因为烦恼而违背誓言。
第七,由上师的恩德可以获得证悟,却没有好好地依止和祈祷上师,反而留恋于红尘。
第八,把上师的诸多要诀,当作商品一样出卖给没有根基的庸俗之人。
第九,六道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却以烦恼心弃之不顾,不想利益众生。
第十,在有精力的年轻力壮时期,身、语、意白白地空过。
念诵这件事
如果你认为这十件事和自己没关系,“我精进着呢,我一点儿也不会遗憾的”,那我们就以念诵这件事来说明。
本来依靠这个清净难得的人身,可以念诵修行,但我们却宁可熬夜看电视剧、网购,白天散乱也不去行持善法,这不是很可惜吗?
明明可以精进地念诵莲师心咒、观音心咒,却耽恋轮回,把人身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你说:“我没有啊,只是我起不来。“或者会说:”现在正在忙着呢。”
难道贪恋睡眠、安逸,用万般精力投入世间之事,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你说:“我很珍惜上师。我生生世世,直至成佛了都不离开他,何况没成佛呢。”但是现在善知识引导大家念诵心咒、念佛号,你却说:“上师您自己念吧,我很困,我很忙。”
常说自己很珍惜上师所传的每一个法。推荐给别人,自己却不念诵,甚至连劝别人也不好意思了,自己都觉得像推销一样——其实你真的把它当作了一件可有可无的商品。
本来现在青春年壮可以修行,你却觉得念10万遍已经很难了,40万、100万遍根本做不到,让青春白白地空过。
真正观察下来,这十种可悲之事离我们并不远,在一个善法上就可能体现出这十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