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另解】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作为主人,对待家中的奴婢、仆人时,自身行为要端正、庄重。当然,行为端正固然好,但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美了。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你的眷仆、下属、员工也是人,他们看似弱小,却同样有思维、感情和辨别能力。只有以礼敬人、体恤下属,他们才会效忠于你。《格言宝藏论》云:“傲慢令人变无知,贪欲令人变无耻,若常轻视自眷仆,则此长官定衰败。”傲慢无礼会使人变得愚昧无知,贪得无厌会令人变得寡廉鲜耻,一个长官若常轻视、欺凌自己的眷仆,那么他一定会遭到衰败。反过来说,主人若经常爱护下属,以最大的悲心与宽容对待他们,那么就像在莲花盛开的湖泊中,水鸭会自然聚集一样,自己很容易得到称心如意的眷仆 。
现在许多领导、企业家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美德。所以,不管是上师摄受弟子,还是上级管理下属,都离不开慈悲、谦下。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上善之人就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是最为谦虚的美德。就像在古代,许多贤王虽居天子之位,但对待最下等的人,也会非常谦虚、非常恭敬。遗憾的是,这样的德行,放眼当今社会,恐怕很少见了。
但就算做不到如此,身为一个上级,也应以身作则、行为端正,否则难令下面的人信服。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级自身端正、作出表率,则不用下命令,下属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上级自身不端正,却要求下属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下属也不会服从的。
当然,除了以身作则外,还要懂得礼贤下士。《太公兵法》云:“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那天有个人跟我讲,管理出家人也要学《太公兵法》,里面有许多管理的学问。听说现在有些教授也在讲这个,我觉得很有必要,就像《君规教言论》,虽然讲的是君主应遵守的法规,但以现在话来说,它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用在管理僧团和弘扬佛法方面,也是很有用的。
总之,每个人若能从自身做起,改善自己的行为,然后再扩至家庭、集体乃至全天下,那么仁德之风一定会盛行起来。如《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意思是说,每个家庭都实行仁爱,一国就会出现仁爱之风;每个家庭都施行礼让,一国就会形成礼让的风气。这也是儒家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我总觉得还缺几条,若再加上“往生极乐、成佛利众生”,这就比较全面了。呵呵,不过我人微言轻,可能加不上去。
感谢您的阅读,《弟子规另解》连载中,敬请继续关注......
感恩您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微信号:WYBS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