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大乘菩提心是值得提倡的高尚价值观
我们想要提升自己的价值观,需要从根本上着手,如果没有从根本着手,只是空喊一个美好的口号,恐怕自己的人生不一定会有很大变化。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但要懂得业因果的关系,更要懂得前世今生的轮回,在此基础上,我们多做善事,多做利益众生的事情。
佛教当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大乘菩提心。大乘菩提心有一种忘我、利他的精神,可以说将自己的一切都付诸他人,只要是能帮助到他人,就要尽力去做。实际上,这种大乘菩提心在任何一所大学当中都是值得提倡的精神,在任何一种知识领域当中也都值得学习,否则,我们在学校里面所接受的只是自私自利的心,为了自我而发展、为了自我而创业。当然,为了自我去创业、去发展也很好,这是一种勇气,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的话,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的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和全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完全没有利他想法的心态是非常糟糕的。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有一种为人类、为众生而生存的精神。曾经有人问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跟普通人之间,有什么差别?亚里士多德说,普通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普通人赚钱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就是为了活着,为了生存。生存又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吃饭。而真正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即使自己在生活、饮食上条件稍微差一些也没关系,他们都不会过于挑剔。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但要懂得科学知识,更要懂得生命最奥秘、最甚深之处,否则,人的生命会过于简单。表面上看来,我们现在发明了很多科技产品,本来依靠这些发明,可以让人们生活得更加便捷轻松,可是当科学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机器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我们却感觉越来越忙了。比如,有了手机之后,本来可以依靠它交往更多的朋友,应该越来越快乐,但实际上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独,因为大家都忽视了身边的人。本来我们依靠现在的诸多便利途径能做很多事情,但当科学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我们所做的违背心中道德的事情越多。有一位科学家也说,当科学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人的心中可能越来越痛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欲望越大时,追求的事物会越遥远。这是值得深思的。
因此,我的价值观就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不仅是为自己而活,最好还能多多少少为身边的人和其他众生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摘自生命科学与价值观——台北大学演讲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