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佛学会 >> 【有问有答】外国人将知足少欲的心态理解为懒散懈怠,您怎么看?
Back
【有问有答】外国人将知足少欲的心态理解为懒散懈怠,您怎么看?
问:尊敬的堪布,在我们佛教的见解中,幸福的来源之一是知足少欲,但外国人却将知足少欲的心态,理解为懒散懈怠。对此您如何理解?
索达吉堪布答:
真正去学习佛法时会发现,佛教讲的知足少欲与出离心等,并非懒散懈怠不精进。所谓的知足少欲,不是指没有竞争心,没有积极性,而应理解为欲望不要过于膨胀。
现在有些年轻人认为,佛教与生活完全背离;汉地和其他地方的一些人认为,只有遭遇坎坷才会选择出家,很多电影中也有这样的情节。其实并非如此。佛教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如果欲望过于膨胀,就只能导致痛苦而不是快乐。
——恭录自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问答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8年7月3日 晚19点30分-21点30分(悉尼21点30分-23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传讲《维摩诘经》第15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72383501
试用平台:
【电脑】
https://www.bsasamaya.com/live-open/play.html
【手机】
http://zblive.ml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