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士之相知 Back

士之相知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2-12-18



闲读《史记》,有一段记载让我颇为感慨: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乃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廉颇失势之时所豢养的宾客皆离他而去,再次被启用为将,宾客们又都回来了。廉颇很是感慨,一个被豢养的宾客说:“天下人与你廉将军的交往,本来就是利害关系。你有权势而且也养得起我们,我们就来追随你。你一失势,当然就都会离开。这就是世态的道理,你怎么现在才知道这个道理,未免太迟了吧!又什么好埋怨的呢!


古人把势力之交,叫作”市道“之交,市道就等同于现在商场上的生意买卖,只看是否有利可图而已。

有人可能会感慨世态炎凉,人情薄似纸。其实这不过是古今中外的世间相,有什么好感叹伤感的呢。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势利是常态,纯粹只讲道义的可以说是难能可贵。




生于新时代的我们,没有受过很多传统文化的熏陶,不太了解何为“道义”,不知何为“道义”而去行持“道义”那肯定就是“空口白话”。

有时候觉得,若我们从小就接受一些传统文化的教导,或许人生会平顺一点、痛苦也少一点。

恩师之前曾说佛教并不是世间人所认为的迷信。

佛在经中告诉我们这个世间至善、至美、至真是什么样子,以及何为真正的道,何为大义。

它并不是世间的教条知识,或者仅是文字描述的、难以实现的“乌托邦”,它每一字每一偈都有温度,都有力量,因为佛经中说的每一种美好历来的祖师大德们身上都具备,乃至于现在的我们的恩师们,他们身上也都具备,而恩师们离我们那么近,我们可以近距离的感知他们的高行懿德,再去翻看经文就会觉得每一个字都和自己贴心贴肺。


在人际关系中,不因荣辱而保持道义的,诸葛亮曾有一则名言:势力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


此句来自《论交》,意为:建立在权势和名利之上的交往,是难以持久的。有修养的人之间彼此深交而心息相通时,就好比花木,温暖时也不会多开花,寒冷时也不会改变叶子的颜色,能够经历一年四季而不衰败,经历艰险日益牢固。





除了史书上的记载,在当代人身上却很少能看见这样的道义、这样的交情,但在出世间我却看见了,恩师和他的金刚兄弟之间深厚纯粹的情谊。

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期间他们又各自为这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相互帮扶却从不因图名而言说。

年轻的时候他们聚在法王的面前一起学习、一起听闻佛法,后来他们有了各自的事业很少聚在一起,偶尔聚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从他们的言谈举止间看出他们的情谊从未变过。

他们围坐在一起喝着酥油茶,喜笑言谈,言语自在,情谊不浓亦不淡,却那么深邃悠远,纯粹而坚固。

他们由衷的欣赏对方的菩提心,真心的赞赏对方为弘法利生而不辞劳苦,他们懂得彼此、帮扶彼此,为了共同大义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其实在他们心里根本也没有什么“得”与“失”,唯有众生而已

这比诸葛亮所描绘的道义不知崇高了多少倍,如果诸葛亮知道这人世间有这样的情谊,他或许会另有一番感慨吧?

恩师们用身教告诉我们,人世间崇高的道义是什么样子,金刚兄弟之间的情谊又应该是什么样子,而这种情谊贯穿着我们的生生世世,直至成佛


作者:丹增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