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掰开了、揉碎了,纯金般的细节与窍诀! Back

掰开了、揉碎了,纯金般的细节与窍诀!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1-08
【编者按】

LEADERETTE


亲爱的粉丝们:


正如上师曾在2018年1月4日的微博这样写道:自己所需诸论典,每日之中记一句,如同蜂蜜及蚁窝,不久即将成智者。——《萨迦格言》


我们特别推出新的专题栏目——“智慧相约”来共同学习上师的经典课程,每次音频十分钟左右,通过这样的学习,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让你将学习进行到底。


同时,还有配套的课堂笔录、相关拓展资料,让我们一次学习就深入到底!


只要你圆满学习一次课程,就可以在文章末点赞。让我们在虚拟的时空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日常禅修窍诀》讲记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一边如是作意思维,一边随念佛陀,同时生起坚定信心。还需注意:观想随念佛陀画像、功德之心识,不可过紧亦不可过松,张弛有度,务必以不失正知正念之方式持续专注观想。


太专注会出问题,太放松也修不成。玛吉拉准空行母说:“不紧亦不松,彼具正见要。”修行如此,做任何事情也是如此,都不能走极端。比如说,不要在刚开始就把所有信心都释放出来。


有些人刚来开法会的时候特别激动,但是等到法会结束的时候,所有的能量就释放完了,以后再也没有力量了,这样不太好。做任何事情,刚开始都不能太激动了,最后也不能太冷漠了。


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佛教徒。想到某人十年前激动的表情,我都有点受到震动;但一想起他现在的样子,我又有点伤心。当然世事无常,没有一直不变的法,但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还是要有恒常心。


修行的过程中不能过紧,如果太精进就很容易出问题;但也不能太放松,否则一点进步都没有。任何事情都要适度,“不紧亦不松,彼具正见要”,玛吉拉准空行母的这句话是个很重要的窍诀。


NO.1
拓展内容


《礼记》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四十二章经》中佛陀教诫:“学道犹然,执心调适,道可得矣。”


萨绕哈巴说过:“心如解紧缚,松之得解脱。”



除观想佛陀外,再无其他任何分别念,唯一观照者只为佛陀。如此修习,天长日久,心就能不断专注于所缘境。总而言之,以九种住心法次第成就欲界一心禅定之前,应精进于上述修习内容。


除了观想佛陀以外,再没有其他任何分别念。其实,“念佛”的“念”字,上面是“今”,下面是“心”,也就是说,以当下的心关注于佛,这就是心念佛,所以念佛不只是口念。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亦枉然”,如果我们没有用心念佛,光是口头上念“阿弥陀佛…”“嗡 班匝萨埵吽…”,虽然也有功德,但实际上功德不大。


念金刚萨埵心咒也很重要,我们要求大家每年念诵四十万遍来忏悔无始以来的业障。这个星期天,我想跟大家简单讲一下如何忏悔。


以前,我基本会在十五天或一个月之前要求大家念金刚萨埵心咒,但是今年忘了,因为前一段时间我也过“六一”儿童节去了(众笑)。十多年来,每次到了六月份我就比较激动,好多有意义的事情都忘了。还有几天就到金刚萨埵法会了,大家现在就可以开始念了。


念金刚萨埵心咒的话,不管在哪里念都是一样的——在地球的东南西北都可以,只要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发愿连在一起,以这种缘起力,我们的功德就会汇聚在一起。


我以前也说过:上等者会在萨迦月的七天当中念完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中等者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实在不行,就用一百天左右念完。其实四十万遍不算很多,如果认真念的话,很多人会在七天内念完。


这是我们每年都要做的事情,就像体检、做身体保健一样。我们最好在离开人间之前清净所有的罪业。其实每个人都应该精进忏悔,无论有信仰还是没有信仰,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犯过很多错误——毕竟是南赡部洲的欲界众生,不可能不犯错误的。


但是通过金刚萨埵的念修方法,确确实实能忏净罪业。就像我们今天讲的一样,在金刚萨埵或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前一心一意地观修、忏悔,是非常好的忏罪方法。


在观想佛陀的时候,唯一所观照的只有佛陀。长期如此修行的话,心就能专注于所缘境。总而言之,在以九种住心成就欲界一心的禅定之前,我们应该精进于上述修行内容。这样观修佛陀是非常殊胜的。


在观想佛陀时,我们可观想如来总体身相;为未来获得圣法、灭尽昏沉,我们又可专注观想佛陀之顶髻;为获等持、断除掉举,我们则可观注如来心间吉祥旋;


为修有所成、能得大福德及安乐,可将心专注于如来眉间白色如右旋海螺般之白毫;为佛法妙音传遍一切处、众生均能同沾佛法利益,应专心致志于六十种妙音来源之如来喉间、三条海螺纹样之处……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随自己意愿,心专注于佛陀身相即可。


在观想佛陀的时候,我们可以观想如来的整体身相,也可以分别观想不同部位。为了获得出世间的圣法、灭尽昏沉,可以专注观想佛的顶髻,因为顶髻是由众多福德资粮所形成;为了获得等持、断除掉举,可以令心专注于佛陀心间的吉祥旋(卐);


为了修有所成,获得大福德和大安乐,可以专注于佛陀眉间如右旋海螺一般的白毫。佛经中说,白毫是由福德自然形成的,拉出来是很长的,放回去它就自然卷起,这是佛陀比较特殊的一种功德相。


为了妙音传遍一切处,令众生都得到佛法的利益,可以专心致志地观想六十种妙音的源泉——佛陀的喉间,即三条海螺纹样的地方。



NO.2
拓展内容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如是父王。我涅槃后诸众生等。业行若干。意想若干。所识不同。随彼众生心想所见。应当次第教其系念。如我住世不须系念。譬如日出冥者皆明。惟无目者而无所睹未来世中诸弟子等应修三法。


何等为三。一者诵修多罗甚深经典。二者净持禁戒威仪无犯。三者系念思惟心不散乱。云何名系念。或有欲系心观于佛顶上者。或有欲系心观佛毛发者。或有欲系心观佛发际者。或有欲系心观佛额广平正相者。或有欲系心观佛眉间白毫相者。或有欲系心观佛眉者。或有欲系心观佛牛王眼相者。或有欲系心观佛修直鼻相者。或有欲系心观佛鹰王[口*(隹/乃)]相者。


自有众生乐观如来髭鬓如蝌斗形流出光明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唇上腭际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唇色赤好如频婆果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下唇如钵头摩华茎者。其色红赤上入频婆果色中者。


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口四十齿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齿白齐密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齿上印文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齿画界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上腭相者。八万四千画了了分明。自有众生乐观如来下龂如优昙钵华茎色者。


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咽喉如琉璃筒。状如累莲华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广长舌相莲华叶形。上色五画五彩分明。舌下十脉众光流出。舌相广长遍覆其面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咽喉节中有三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咽膺相如金翅鸟眼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头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八万四千发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毛右旋者。


自有众生乐观如来一一孔一毛旋生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头皮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肉髻骨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脑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耳普垂睡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耳轮郭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耳旋生七毛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缺盆骨满相。于彼相中旋生光台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腋下满相。于其相中悬生五珠。如摩尼珠上跓佛腋者。


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臂??纤圆如象王鼻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肘骨如龙王发婉转相着。文彩不坏。节头槃龙不见其迹。手指参差不失其所。于指节端十二轮现。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赤铜爪。其爪八色了了分明。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合曼掌相。张时则见??指不见。如真珠网了了分明。胜阎浮檀金百千万倍。其色明达过于眼界。于十指端各生卍字。卍字点间有千辐轮。众相具足如和合百千莲华。自有众生乐观如来掌文间成如自在天宫。其掌平正人天无类。当于掌中生千辐相。于十方面开摩尼光。于其轮下有十种画。一一画如自在天眼清白分明。然后入掌相中。自有众生乐观如来毛背毛上向靡。如绀琉璃。流出五色光入网曼中者。


自有众生乐观如来手足柔软如天劫贝。自有众生乐观如来手内外握。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胸德字万印相。三摩尼光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脐如毗楞伽宝珠。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胁助。大小正等婉转相着。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诸骨支节。槃龙相结其间密致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钩锁骨卷舒自在不相妨碍。自有众生乐观如来骨色鲜白。颇梨雪山不得为譬。上有红光间错成文。凝液如脂。自有众生乐观如来伊尼鹿王??


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踝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足趺平正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足趺上色。阎浮檀金色。毛上向靡。足指网间如罗文彩。于其文间众彩玄黄。不可具名。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赤铜爪相。于其爪端有五师子口。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脚指端?文相。如毗纽羯磨天所画之印。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足下平满不容一毛。足下千辐轮相。毂辋具足鱼鳞相次。金刚杵相者。足跟亦有梵王顶相。众?不异。如是名乐顺观者。自有众生乐逆观者。


从足下千辐轮相。从下观至足指上。一一相一一好一一色。从下至上了了逆观。是名逆观法。自有众生乐观如来金色。佛生阎浮提故作色中上色。如百千日耀紫金山不可得具见。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巨身丈六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圆光一寻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举身光明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说法时瑞应相者。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脐。上向相下向相者。”




因此,随自己的意乐,心专注于佛像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可以的。《前行》中讲金刚萨埵修法的时候也说,可以有时观想金刚萨埵佛的法器,有时观想他的白色身相,有时观想他的报身服饰等。


我们观修佛陀的时候,也可以时而观想如来的功德,时而观想他的身相,时而观想他在无数劫中为众生所做的无数苦行等。


下面大家就按照这样的方式,自心专注于本师释迦牟尼佛,安住三分钟。


如此修持时,恰如徒手抓蛇一样,刚开始时难以调伏,自心急躁,分别念迅猛、粗大,此正所谓第一阶段如峭壁落水之动摇觉受。


下面讲五种觉受,这在修行过程中很重要。不管修什么法,刚开始就像手里抓着蛇一样,心难以调伏,有一点急躁,分别念非常迅猛、粗大。这是第一阶段的觉受——如峭壁落水之动摇觉受。


像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等瀑布,水流都特别急,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我们的分别念也像这样,不管谁修都是如此。很多人说:“我修行不成功,怎么办啊?分别念太重了!”其实,这是因为你从来没有安住过自己的心,刚开始肯定会这样的。这叫做动摇觉受,就像瀑布一样。


此时应如是思维:自己之心识恒时处于飘摇不定之中,出现此种状况亦在所难免。《妙臂请问经》中云:“心如电如风如云,亦如大海起波浪,须臾随意散外境,动摇迷乱当调伏。”


这个时候应该这样思维:自己的心恒时处于飘摇不定的状态当中,这是在所难免的。无始以来,我们凡夫的分别念都是非常多的。


《妙臂请问经》中说:心就像电、风、云或大海的波涛一样,须臾随意向外散乱,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修,动摇迷乱的心也是可以调伏的。


我们的心就像野猴子一样刹那不住,又像云一样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一会儿产生善心、一会儿产生恶念。但是长期修心的话,确实也很容易令其调伏。如果没有修行,只是每天学一点理论、做一些辩论的话,肯定是没办法令心调柔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