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收录 >> 行蕴的魔~ | 《楞严经》108导读
Back
行蕴的魔~ | 《楞严经》108导读
精彩摘录
五十阴魔当中,前面已经讲了三十个阴魔,色蕴、受蕴、想蕴的魔已经讲完了。下面还有二十种阴魔,它可以叫魔,但是文字上可能没有这么说,说是堕入外道,第一外道、第二外道,这样来讲的。所以我们今天开始讲行蕴的魔,讲这个道理。
想蕴灭尽以后,就像大圆满修行人的境界当中,虽然他面前显现一切的现象,就像镜中的影像,这些影像对他来讲,来去不留,没有任何的阻碍。
比如说我已经到达了想蕴灭尽的境界,这个时候,我面前显现的各种各样敌人也好、朋友也好、亲人也好,中间的人也好,什么都能显现。但是我对这些人既没有贪心,也没有嗔恨心,也没有其他的执着,就像镜子里面显现的影像,根本不会有痛苦、快乐。
所以我们佛教当中,确实通过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一种非常坦然、了然、明了,但是它也并不是虚无、没有的东西,像龟毛兔角一样,不是这样的。在明然当中,一切显现依然存在,这种境界。
这已经总结了上面所讲到的想蕴灭尽的境界,留下了真心、智慧。
行蕴尽的话,实际上就像水面上动摇的波浪和花纹一样,通过修行,通过禅修,慢慢慢慢,就像波浪入与大海一样,我们动摇的分别念、动摇的心识,慢慢融入不动的大海、本来清净的阿赖耶当中,这个可以叫做行蕴已经灭尽。
我们修行蕴的时候,认识到本来清净的话,魔是不会干扰的。但是如果我们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当中,他没有了悟真性光明,反而很有可能堕入外道断见当中。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