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学习】能断 051:“如来”是什么意思(十七品)
你们若想研究《金刚经》的话,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这几个译本拿来对照,这样才会便于理解。有些不好解释的地方,参考一下其他译本,意思自然一目了然。
——索达吉堪布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 之七
“如来”是什么意思
前面讲了,释迦牟尼佛若真实存在,就不会得到授记,不真实存在,才得授记。表面上看似乎难以理解,为什么是这样呢?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为什么?所谓如来,即诸法的本义。
如来是佛的十种名号之一,“如”是真如之意,指法界的胜义本性,“来”是已经到达了这种境界。按照藏传佛教的解释,如来就是究竟达到了真如本地。
所谓的真如,《成唯识论》中定义为:“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真如有声闻、菩萨、佛陀之分,唯有佛陀才能彻底通达真如实相。
此处,如来与真如是同一个意思,因为如来并不是有眼有鼻的形象,而是一切诸法的本性,这种实相是真正的如来,所以如来不能得授记。
〖诸法如义〗
诸法的本来面目即是如此。从空性角度来讲,佛菩萨来人间也好,不来人间也好,法性永远都不会改变。《金刚经》之所以甚深,原因也在这里。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假如有人说:如来已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这种说法不正确。须菩提,在实相中,无有法令佛得到无上正等觉的果位。
此处与玄奘、义净翻译的略有不同,玄奘译为:“若如是说‘如来、应正等觉能证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者,当知此言为不真实。”义净则是:“若言如来证得无上正等觉者,是为妄语。”藏文中说:“须菩提,若有人说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人已入邪道。”
你们若想研究《金刚经》的话,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这几个译本拿来对照,这样才会便于理解。有些不好解释的地方,参考一下其他译本,意思自然一目了然。
尚未通达般若实相的人,在其迷乱根识面前,可以承认如来获得了正等觉果位。不仅凡夫如是承许,佛陀当初也承认自己在菩提树下悟道,并说:“我得甘露无为法,甚深寂静离尘垢,一切众生无能了,是故静处默然住。”
所以,在名言中,佛在众生面前显现为:先发菩提心,中间修六度万行,最后现前法身与色身双运的果位,确实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从胜义角度来讲,这些都是不真实的,都了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