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47课
Back
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47课
一、 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
我们正在学习如何修持菩提心。首先讲了自他平等的修法,接着又讲了自他相换的修法。自他相换当中讲了它的理念和实际事宜。本课内容属于“宣说事宜”,涉及大科判“行为”当中“子一、行为修法”和“子二、以行为主宰心”两个科判。要义归纳如下:
(一)行为修法
1、断除珍爱自己,以心行置低位。(详见颂词1)
(1)我们不应该在别人面前赞叹自己。因为其一,这是断除珍爱自己的一种方式。如果把重点放在自己的过失上,意识到自己的功德很少,自己的过失很多,对自己的珍爱程度就会越来越低;其二,作为一个初学的凡夫人,相续当中的过失的确是远远多于功德的,而且我们现在暂时具有的功德还有一种无常性,不值得夸耀。
(2)要以隐藏功德为本。因为其一,这也是断除珍爱自己的一种修法。关注功德会助长自己的傲慢心,会让自心处于高举的状态,对修行非常不利;其二,特意去宣扬自己的功德,很容易遭到别人歧视和一些违缘。
2、摄义
(1)入菩萨道后心和行为的改变。在没有进入菩萨道之前我们所有的心念行为皆是为了自利,我们的心念行为经常损害众生;发了菩提心后,我们应该有一种彻底颠覆的决心:现在则为了替他人谋取利益,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愿一切的伤害都归在我的身上。(详见颂词2)
(2)菩萨修道时身心的行持。不要让自己表现成刚强、顽固不化,因为通过调伏外在的行为,可以约束自己的心,对自心有一定的影响;应该犹如初嫁媳一样有羞愧、畏惧和谨慎的心态和小心翼翼的行为。(详见颂词3)
(二)以行为主宰心。
以对治主宰。
以利他意乐和行为对治主宰:以利他的行为或者调伏我爱执的行为,让我们的心处在利他的状态,如果它逾越了取舍,就要用对治来惩罚它。(详见颂词4)
发心师兄:定解C30
审核师兄:定解C18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