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2课
脉络梳理
课前引导
1、上节课主要讲了“所讲之法”中的“共同外前行”之“暇满难得”中“思维特法圆满”的最后两种圆满——“自入圣教”、“师已摄受”,至此十八种暇满宣说完毕。
2、若要让所具足的十八暇满不被逆缘所转,还需要注意远离无垢光尊者所宣讲的十六种无暇,分为 “暂生缘八无暇”和“断缘心八无暇”,本课详细讲述了暂生缘八无暇。
课前开示
1
发心:如理思维(1-2)
a)今生有幸遇到佛法,要依靠加持通达如来真实密意
b)以菩提心来听闻佛法
1)上根者
2)中根者
3)下根者
2
修习:珍惜暇满人身,修好前行
a)想方设法具足十八种暇满,让人身具意义,教证:《中观藏论》
b)长期串习,修好前行,令暇满人身不空耗,否则修其他法非常困难
1)闻思:(5-8)
i.比起世间法,佛教更为深奥,若想通达,需要更长时间
ii.佛教最高的无我境界,具足贪嗔痴分别妄念的凡夫俗子难以通达
2)修行:(9-14)
i.学习佛法要实修实证,才能对治烦恼
ii.对《前行》这种窍诀书要重视,方可获得加持和法利
iii.对莲师教法生起信心,定会受到猛厉加持(10)
1.莲师于魔障违缘猖獗的末法时代有特殊因缘(11)
2.祈祷莲师,能遣除弘扬佛法和个人修行的违缘,令佛法久住世间(12)
a)佛教面临对方面的冲击,违缘重重(13)
b)三宝弟子不但自己要明白佛教道理,还应传播佛法,让更多人感受佛法利益(14)
总说十六种无暇
1.重要性:虽不常见于经传,却是修行佛法的逆缘
2.与十八暇满的关系:如果被违缘所控制,也就失去了暇满,堪布阿琼的比喻
3.重视佛法基本道理,按次第修学
4.分类:暂生缘八无暇、断缘心八无暇,《如意宝藏论》
一、暂生缘八无暇
1.总说:
a)特点:随时随地找麻烦,断除修法的因缘
b)对治:观察自相续,依靠正知正念守护根门,分析并遣除违缘
2.分说:
a)五毒粗重:
1)特点:偶尔生起修持正法的念头,但大多数时间被烦恼所控制
2)原因:前世业力,或今生不能对治
3)过患:无论自己修行,还是利益他众,都很困难
4)对治:烦恼刚刚萌生时,以正知正念对治,立即根除
i.依靠佛法加持,归入正道
ii.对治之道符合心的实相,可遣除烦恼
b)愚昧无知:
1)特点:没有闻思修行的缘分,无法品尝佛法的美味
2)原因:往昔罪障深重
3)对治:
i.进行忏悔
ii.祈祷智慧本尊——文殊菩萨
iii.愚者更应精进闻思、求知识,萨迦班智达教言
c)被魔所持:
1)特点:与佛陀教法背道而驰,无法趋入解脱正道
2)对治:以三喜依止具足菩提心的善知识,远离魔知识,教证:《窍诀金钥》
d)懈怠懒惰:
1)特点:渴望学修正法却不精进,对求学一拖再拖
2)对治:忆念死亡无常。
e)恶业涌现:
1)特点:精进修法却生不起功德,对上师和正法大失所望
2)对治:
i.学法要有恒心
ii.遇到违缘、障碍时如理思维,坚信因果,进而忏悔,教证《金刚经》
f)为他所转:
1)特点:有修法愿望,受他人控制
2)对治:寻找良策,摆脱受人控制的处境
g)求乐救怖:
1)特点:对正法没有定解,很容易退转而行持非法
2)对治:想办法生起出离心、菩提心
h)伪装修法:
1)特点:形象是修行人的模样,内心却贪求今生今世的利益
2)对治:认识到谋求现世利益的过患,予以断除
编写师兄:定解X04
审核师兄:定解X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