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这两个条件才叫禅定,否则可能是在发呆哦!
好,我们打坐十分钟了。这个十分钟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肯定是产生了很多很多的杂念,根本就控制不住。这个我们之前也讲过了,刚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这样,这都没有关系的。
我们刚才观心平静下来的时候有一种感觉,这个禅定的感觉跟深度的睡眠,跟昏迷的状态,还有跟发呆的状态有不一样的地方。
不一样是什么呢?我们禅定静下来的时候,不但是没有太多的杂念,而且我们心里就有一种非常清澈的感觉,或者是我们整个的意识感觉到很透明,从感受的角度讲的话,就是非常平静。我们打坐的时候,非常清楚地感受到这种透明和这种清澈。
深度睡眠,它也没有杂念,佛教里面把这个深度的睡眠就叫做无念的状态,就是没有杂念的状态。昏迷的时候也叫做无念的状态。但是它们没有这种透明或者是这种清澈的感觉,它没有非常清楚的感觉,发呆也是。发呆的时候,因为身心过度地疲劳了以后,我们的心不想去思考,已经没有能力去思考、去想很多事情,自然就很平静。但是这种平静也是没有这些清澈和透明的感觉。
我们可以这样讲,只要有两个条件具备的话,那么我们的这个境界是禅定的境界。一个条件是没有明显的杂念,另外一个条件是不仅仅没有明显的杂念,同时整个内心就是很清澈、透明的状态。什么是清澈透明呢?我们在自己的感觉当中会找到相应的东西,我们找到的这种感受应该叫做透明,应该叫做清澈,那这样的感觉我们自己能找得到。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样的是透明?什么样的是清澈呢?大概可以这样说:浑浊的水在泥土沉淀了以后,上面的部分是非常清澈、非常透明的,也是如如不动的,就是这种非常透明的水。类似于这样的东西我们在内心当中会感觉到,那么这个就叫做禅定。
在这种没有杂念的情况下,我们如果能够保持这种状态一分钟,就是一分钟的禅定;如果是两分钟,那就是两分钟的禅定,就是这样子。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有几秒钟,有些时候根本就没有,根本就感受不到这种境界,根本就找不到这种感受,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杂念干扰。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以后,因为我们杂念太多,这种感觉根本没办法找到。
另外,我们还没有找到这种感觉的时候,就想办法不要去搅动这个心,让它自己逐步逐步地去沉淀,沉淀差不多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得到。只要感觉到这种感受的时候就停下来——这叫做安住。
安住的同时,我们再继续保持这两个状态:一个是没有杂念的状态,另外一个就是这种非常清澈透明的状态。这两个状态同时能够维持下来的话,那这个就叫做禅定。虽然还不是四禅八定的禅定,但是差不多,稍微比较接近了。《俱舍论》当中讲的四禅八定的标准是很高的,如果没有长时间禅修的话,很难。但是我们这样子,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短期之内所感受到的跟四禅八定是差不多的。
因为禅修的时间很长,然后四禅八定已经得到了高度的自由自在,想进入这种状态随时都可以进入;进入了这种状态后,他在这个状态当中想安住多长时间就能安住多长时间。我们现在虽然没有达到这样的自在,但是在这个短短的时间当中,我们也就感受到了这种状态了,所以也算是一种禅定,这个也是有用的、有意义的。
这两个具备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叫做禅定。但还不是证悟的禅定,只是寂止而已,这里面还没有胜观,还没有智慧。所以这种禅定如果我们修了一百年、上千年的话,也就只能当下控制住我们的烦恼。它能不能断掉烦恼呢?不能,因为它没有智慧,所以就没办法断除。烦恼断不掉,只是停留在这个状态的时候是没有烦恼的,但是出来了以后,也就会有杂念,也会有烦恼。
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可以在几万年、上百万年当中禅定,可以达到这么长时间的禅定。但是最终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解脱,他们还会回到人间或者是饿鬼、畜生道,这都有可能。
所以这种禅修有它的好处,比如说各种各样的神通也在这个当中会产生,这些也是我们证悟的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这些都是它的优点。但是它本身是属于轮回当中的,跟解脱还不一定有什么关系,有可能它跟解脱没有任何的关系,就是心很平静而已,大家必须要知道。否则的话,我们去打禅七,然后打禅七的时候,只是心稍微静一点,没有任何的其他方面的证悟,然后心稍微平静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通常我们不会感觉到的感受,一旦有一些这样的感受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证悟了等等,这样的话就会走错路的。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这是要分清楚的。
这个里面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的语言没有办法讲得非常清楚的,很多东西是自己去体会,体会了以后我们自己到时候就会分辨什么是禅修、寂止,什么是证悟。我们到时候自己就有这个辨别的能力,我们自己就能够分辨,现在用语言讲的话,很多都是相同的。
大家这样再来五分钟,又试一下,我们再修一修,再去找一下这种感觉。再来一次,大家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专注自己的意识,让它不要往外去感受外面的这些东西,也就让它不要去接受五种感官传递的这些信息,不要去管。就像我们的电话响了,我们不想接的话,就不管它一样。这些感官给它传递很多很多声音、画面,传递很多东西,但是它不接受、不理它们,自己就保持自己的这种状态,就这样再感受一下。
用五分钟的时间,我们大家现在开始,又开始修五分钟的禅修。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