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六 | 輪回與涅槃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佛教的
見地與修道
✦✦✦
第九節 輪回與涅槃
✦✦✦
由業力造成的幻覺,根據發心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因緣,所以就有輪回和涅槃的不同結果。
這些概念最好用相似的例子加以說明:如果有一個人急躁緊張(第一個因),又非常堅持自己的想法(第二個因),最近他度假的時候幾乎被毒蛇咬到(第三個因),這個人走進一個漆黑的房間(第四個因),有一條有紋路的繩子橫臥在地板中央(第五個因)。由於以上五個因的組合,這個人看見一條有條紋的蛇橫臥在地板中央,於是他驚慌起來,也許會心臟病發作而死——這就像輪回一樣,完全是一種幻覺。
許多人看不起幻覺,認為那只不過是一種想像,但是我們生活中很少有什麼東西不是幻覺和想像。在剛才的例子中,幻覺的能力非常大,它經常決定了你全部的生活經驗。
習性、經驗、偏執、憤怒和貪欲,這些因緣投射到相對現象的空白螢幕上,假如沒有障礙,你會發現,自己就是“輪回”這部電影的製片、導演、演員和觀眾。因為你只知道這些,所以把它們當成事實。
你看到一個人,認為這是位美麗的女孩或瀟灑的男子,就發生了跟繩子和蛇相同的過程。
有個寂寞的人(第一個因),一般而言他很熱情(第二個因),最近才離婚(第三個因),他走進一間燈光柔和、現場播放著浪漫音樂的房間參加宴會(第四個因),那兒有個女郎(第五個因)。
再次地,由於因緣具足,我們這位朋友發現“她”是全世界最美麗、最可愛的女人,非追到她不可。以後的經驗又完全依賴其他的因緣決定:如果那名女子對他表達愛意,他就會感到非常美妙;如果她不理他、拒絕他,他就會很難過;如果她和別人在一起,他就會很嫉妒等等。蛇以及美麗女人的經驗,除非遇到它們的對治方法,否則不會中止——你的幻覺可能永遠欺騙你。
好消息是在這一切之中存在著“基本的善良本性”——基本的善良本性就是沒有蛇的這個事實,只不過被嚇到的人不知道罷了。如果真有蛇,那我們就麻煩了。假設另外有一名女子,她很平靜、謹慎,最近也沒有任何遇到蛇的恐怖經驗;當她慢慢走進房間的時候,看到有一個人倒在地上,已經差不多快死了,那個人旁邊還有一條有條紋的繩子。
她問:“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不對嗎?”那個人仍在驚駭中,無法回答。那位女子於是瞭解到,躺在地上的人可能把繩子當成了蛇,所以她就打開電燈;由於她從一開始就把繩子當成繩子,對她而言,蛇從來沒有存在過。但是躺在地上的人,在開了燈之後,看見那條有節紋的繩子——蛇消失了。
他得到難以形容的解脫感——蛇終於走了,不再有蛇了。他的痛苦消失,感覺到極為強烈的喜悅;可能他還會笑自己竟然曾經有這種幻相。
這種快樂的體驗——這種蛇消失了的體驗,就是我們所謂的“涅槃”。但這是否是“佛性”?是否為“究竟實相”呢?
我們現在須要思考的問題包括了:一、房間裡有沒有蛇出現過?答案當然是沒有。二、第一個人是否有錯誤的見解?也就是說,當他進入房間的時候,有沒有幻覺呢?是有的,因為他有幻覺,所以他的見解是錯的。三、開燈之後,蛇不見了的體驗,是不是正確的見解呢?這也是錯誤的見解,因為他認為消失的東西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既然沒有出現過,當然也就沒有消失。因此,不再有蛇的這種輕鬆感覺也和實相不一致。
對於第二個人來說:一、她看到蛇了嗎?沒有。二、她體驗不再有蛇嗎?沒有。三、她在情緒上有沒有體驗到輕鬆或是痛苦的中止呢?沒有。四、她看到什麼?她看到繩子。這就如同“大涅槃”——超越了輪回和涅槃。
輪回就如同前面例子中的髒衣服,涅槃則像乾淨的衣服,兩者都不是實相;但是,如同乾淨的衣服比髒衣服接近衣服的真正狀況,涅槃也比輪回接近實相。輪回是執著在幻覺上,而涅槃則是執著在幻覺的消失上。涅槃仍是二元對立的成見,因為你所認知的是幻覺消失,而不是“實相”。
從前你錯誤地相信“幻覺真實存在”。現在你又錯誤地相信“幻覺消失真實存在”,沒有出現過的東西怎麼會消失呢?不真實的東西消失掉的狀況,怎麼可能呢?換句話說,不真實的東西從未存在過,怎麼可能存在呢?涅槃的存在是依靠輪回,真實事物的存在哪有可能依賴不真實的事物呢?
涅槃就像是幻覺之後的幻覺,如同電影結束之後,你還瞪著空白的螢幕——你仍然沒看到實相。
第十節 見與道
✦✦✦
所有的道都為了引導眾生瞭解正見,例如不侵犯別人、不作惡事,這種正確的行為,就是趨近正見的間接方法。不知道正見就是無明,不正確的行為滋養無明。
不侵犯別人是減少無明愚癡、減弱無明干擾力量的一種方法,其他還有無數的方法。許多形式的戒律是必要的,我們需要各種方法來得到正見。
雖然“道”在究竟上來說也是一種困惑,一旦達到目標,道也必須捨棄。但在那之前,道是必要的,因為透過邏輯、爭論或分析,你絕對無法瞭解實相,只有透過修行才成。這是由於情緒永遠壓過理智,阻礙我們見到實相;只有透過修行,才能降伏情緒煩惱。
根據佛教哲學,心創造出萬物;或者更正確地說,萬物就是心。這表示,除非有個意識知道某事物為某事物,否則它就不成某事物了。主體、客體彼此互相依存、互相關聯,因此沒有客體可以完全和心靈過程分開。
如果外在客體真實存在,那麼我們就可以透過智力的分析、數學理論或科學實驗室來發現現象的真實狀況。但是,因為情形並不是這樣,所以只有從自心下手,你才能體驗到現象與自己的實相。
雖然老師能幫助你更瞭解究竟實相的模型,但也只不過相當於給你一張更清楚的相片,用以幫助你認出實相。別人無法把實相的體驗送給你,你必須透過修行,自己去證得實相。不論你的老師悟境有多偉大,他只能把月亮的照片給你看,並告訴你應該朝哪個方向才能看到真正的月亮。
他永遠無法向你顯示真正的月亮,也不能幫你看;因為你沒有辦法透過其他人的眼睛來看,或體驗他人的經驗。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懷疑到底老師和教法是不是必要的,或者 你是否可以完全靠自己成就?其實這兩者都是必要的,教法的需要 在於可以增加你對於正見的瞭解;因為在獲得正見的途中有許多障 礙,這些障礙都非常精巧,能讓你誤把短暫的五蘊和合當成真正的 自己,而完全看不到真正的本性。為了成功地擊垮這些障礙,你必 須要具備比它更精密的武器,因此老師和教法都是必要的。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七筒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随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