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卑的力量---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 修行的无误要点
真正的修行人,应该怎么样修行呢?华智仁波切告诉我们:“随时随地都要谦虚谨慎、身居卑位、身着破衣、恭敬上中下所有的人,以慈悲菩提心作为基础,以正法调伏自相续,这才是修行的无误要点,它远胜过无益于自心的高高见解及甚深修行。”希望大家把这段话铭记于心!
修行最根本的,是修慈悲菩提心,让心调柔。《大宝积经》中云:“具足柔软心,常乐行慈悲,若与众生语,谦下心和悦。”这也是我很喜欢的教证。真正有修行的人,心一定很柔软,不会特别刚强,而且常怀慈悲心,与众生交流时,姿态也非常谦卑、和悦,不会为了一点点小事,就让大家彼此不开心,甚至让周围的人也特别痛苦。
总之,大家今生有了难得的人身,又值遇佛法,这是自己的福报,也是三宝的加持,这种缘分何时灭尽,谁也不好说。所以希望你们要珍惜眼前,在修慈悲菩提心的基础上,好好调伏自心,这就是真正的佛法。因此,大家要以慈悲菩提心、以柔和的心、以谦虚的心,来对待众生。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
一个故事:有一年,北大新生入学,一个学生带着行李,一时顾不过来,他看见不远处有位老人,就让这位老人帮他看行李,自己去报到。
一个多小时后这个学生办完手续回来,那位老人一直在那里恪尽职守。这个学生只是简单道了谢,老人也没说啥就离开了。
第二天,学校举行开学典礼,那个学生发现给他看行李的老人竟然是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
其实,无论什么时代都一样,真正有成就的人,鲜有张牙舞爪、狂妄自大的,反而大都是谦逊而低调的。
我们都应该谦和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你尊重别人,才能换来别人的好感和认同。凡自高者,必降为低;凡自低者,必升为高。
成熟的麦穗,是饱满而弯下腰的;真正有内涵的人,一定是俯身做事情。你有多谦卑,你就有多高贵。人若懂得尊重和自重,世界便会把他举过头顶。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只有谦卑的心态才能让人保持初心,获得力量。这种力量能让人在最艰难的时候站起来,在最风光的时候不迷失。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曾讲过一个故事。他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坐在大餐厅中一起吃,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内一个不被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到大家遍寻不着时再跳出来。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大家离去,他才蔫蔫地走出来吃了些残汤剩菜。从那以后,他就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就会大失所望。
一定要学会认识自己,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离了谁地球都照样地转。
放低自己,并不是为了贬损自己,而是为了让自己更专注。
放低自己,力量才会向你汇聚。
“水因善下终归海,山不争高自成峰”,
高人,总在静默中伟大。
唤醒迷梦 早证菩提!
相逢很短 关注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