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文殊密语 >> 菩提心|声闻、缘觉阿罗汉没有修菩提心,他们不是照样从生死当中获得了解脱吗? Back

菩提心|声闻、缘觉阿罗汉没有修菩提心,他们不是照样从生死当中获得了解脱吗?

文殊密语 2019-11-11

不论在哪里,

佛陀加持你

点击蓝字,开卷有益



 

《入行论》第34课(摘录

 


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

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

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

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

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

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颂词


今日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

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上师讲记






菩提心不仅能成办自己的利益,而且也能成办众生的利益,对此大家理应生起欢喜心。我觉得今天很开心,前段时间讲忏悔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罪业深重,好像没有希望了,有时候特别特别伤心,但今天,我看大家也是非常的欢喜,应该要这样!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

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你们背诵的时候,这一段背得特别好听,背起来也不是特别费力,几个颂词都比较相似。有些背得不是特别好的道友,背到这一段时,马上就抬起头来——“即此菩提心……”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


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的流转是无边无际的,

而能摧毁众生死主的胜妙甘露,

就是这颗菩提心。


所谓的甘露,大乘法要中说是天人的甘露,天人在与阿修罗作战时,身体受伤后依靠甘露就不会死亡,服用后即刻得以恢复。后来释迦牟尼佛的妙法也有“甘露”之称。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也曾说过:“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妙法吾已得。”因此所谓的甘露,从出世间角度而言,就是指摧毁死魔,灭除了众生的生死;从世间角度来讲,它是一种无上的妙药,即使病人已经奄奄一息,依靠它亦可重新康复。


在六道轮回中,能灭尽生死的就是这颗菩提心。我们不管是传讲者还是听受者、修行者,只要有了菩提心,从此以后就不用再步入漫长的轮回之道,故称之为甘露。


“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


遣除众生一切贫穷的无尽宝藏,

也是这颗菩提心。


世间中有些人没有福报,不具备物质受用,非常贫穷;有些人虽拥有无尽财富,但内心却十分空虚,始终有一种失落感,快乐不起来。现在世间上的人们也是这样,尽管外面的物质资具样样具足,可始终没有满足感,贪婪之心与日俱增,因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而非常痛苦,不断处于渴望和欲望当中,精神世界非常贫穷。


然而,如果有了菩提心,就能远离这种贫穷,由于断除了自私自利,不会对财产或其他事物妄起贪执,内心就经常有满足感,根本不会痛苦的。或者也可解释为,菩提心能赐予众生暂时的人天福报,究竟的三解脱果位。缺乏这种快乐的众生,依靠菩提心也能如愿以偿、得到满足。从这两方面来讲,菩提心在整个世间中,是唯一能满足一切众生所愿、犹如国王宝藏般的无上之宝,它是极其可贵的,我们相续中若生起了菩提心,就会变成真正的大福报者。


有些人说:“我很想供养三宝、布施众生,帮助世间上那么多的可怜众生,但由于现在没有福报,所以特别的伤心!”如果你真想帮助可怜众生,他们确实是特别好的悲田。


佛经中也讲了,

积累资粮有几种对境,

一是像佛陀那样的功德田,

二是像父母那样的恩田,

三是像可怜病人那样的悲田,

我们若能以强烈的意乐,

长期依靠这三种田来造善业,

其福报功德是相当大的,

《亲友书》也有如是的宣说。


因此,你想满足可怜的众生,这种愿望是相当好的,但即使你没有经济条件,如果有了菩提心的话,也一定能满足所有众生的。


有些人经常说“我帮助众生没有能力,等发财以后再说吧,现在有心力不足”,但你如果真的有了菩提心,那就会有心力也足了。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能尽除众生身心疾患的最胜妙药,

还是这颗菩提心。


世间上有很多疾病,要想治疗众生身体和心理上罹患的种种病症,也必须要依靠菩提心。大家都知道,八万四千病的根源就是贪嗔痴,由此导致风胆涎不调,所有的疾病才会出现。


如果我们相续中有了菩提心,断绝了贪嗔痴的根源,所有的疾病自然会销声匿迹,所以菩提心是唯一的妙药。华智仁波切在有些教言中也说:“菩提心是八万四千法门汇集的醍醐,如同如意宝珠,有此则一切具足,无有此心,则不能证得等觉之位。”华智仁波切一生都赞叹菩提心,原因也在这里。


尤其是作为修行人,有了菩提心以后,不管你遇到疾病、魔障,还是修行中的违缘,都可以将其转为道用。


米拉日巴尊者曾说:“病魔、违缘、障碍均安住于气脉明点当中,如果修持菩提心,这些就会成为我修行的庄严、德行的庄严。”所以在他的修行过程中,任何违缘也不能伤其丝毫。


同样,我们相续中若真的有了菩提心,即使邪魔外道天天加害,自己也愿意将身体布施他们、帮助他们,并作意道:“我没什么可害的,你们想害就害吧。”如果遇到一些痛苦时,也用菩提心来转为道用,那痛苦就会烟消云散了。由此可见,具有菩提心的修行人,实在是非常快乐。相反,假如没有菩提心,即使表面上做的善事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功德也不太大,而且有时候也不一定成为积累福德的善道。


在座的每个人应该好好观察一下自相续,如果你有了菩提心,那确实应该值得欢喜。我相信大家这次都获得了菩提心,获得之后,就应该像如意宝一样时时保护。比如在出现战争时,人们会想方设法把如意宝保护起来、藏起来,知道这个不能损坏、不能丢失,如果丢失了这么昂贵的东西,那简直太可惜了。同样,我们现在依靠自己的善缘和福报,已经获得了菩提心,那么每个人应该好好守护,临死前千万不能舍弃。如果能做到这样,虽然人生很短暂,但这一生却活得非常有意义,为自己的生生世世都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所以我再三地劝请大家、祈祷大家:


你们相续中依靠上师的加持,

获得了菩提心如意宝,

从今以后永远也不能舍弃,

一定要善加保护,

终有一天你们会知道

“原来我在因地时发了菩提心,

即生才有如此的功德”,

你们是会发现的!




   智诚堪布

辅导



菩提心不但能够成办自利,而且能够成为利他的因缘,由此可以产生很大的欢喜心。



菩提心的第一个功用是“灭死胜甘露”。菩提心是摧毁众生生死最殊胜的甘露。甘露就是无死的妙药,是天界的天人通过福报而形成的一种宝物。在和阿修罗作战的时候,天人只要头颅没有受到致命伤害,身体的其他部位受伤,使用甘露便可以迅速痊愈。阿修罗的福报比天人稍逊一筹,所以一旦被天人的武器伤到要害就会死亡。因此,有时阿修罗也会因为争夺天人的甘露水而发动战争。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为了利益众生而布施自己的身体,然后通过发起谛实语或天人以甘露恢复菩萨的身体,这类公案在佛经中有很多记载。由于甘露能够摧毁死主,所以叫做“灭死胜甘露”。


为什么说菩提心就是灭死胜甘露呢?


因为众生在轮回之中流转,生生死死的次数多得不可计数,若想真正地灭除众生的死亡,令众生从生死中获得解脱,就必须要有一个殊胜的教法。这个殊胜的教法,就是修持菩提心。


有人会问:声闻、缘觉阿罗汉没有修菩提心,他们不是照样从生死当中获得了解脱吗?


实际上,生死轮回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分段生死;一类叫做变易生死。


分段生死就是指没有获得圣者果位之前的六道轮回,这种生死阿罗汉已经灭除。


但根据《宝性论》、《中观》、《智慧品》等大乘经典的说法,阿罗汉圣者还会有无明习气地、无漏业,还有意生身、不可思议生死。意生身和不可思议生死就属于变易生死,是一种很微细的生死,或者说是一种很微细的轮回。这样的轮回、生死,阿罗汉并没有灭除。


菩提心不单能够灭尽分段生死,把众生从六道当中解救出来,而且具有灭尽无明习气地、无漏业及变易生死的能力。


由于菩提心能够将众生最粗大、最细微的生死统统灭掉,是令众生从生死轮回当中解脱的无上妙药,而我们现在已获得如此殊胜的甘露,怎么会不发自内心地数数欢喜呢?



“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众生的贫穷无外乎两种:一种属于心的贫穷,一种是属于资具的贫穷。


这两种贫穷,菩提心都可以遣除。


首先,我们从资具贫穷的侧面进行分析。菩提心本身是一个很深厚的善法,修行者自己如果修菩提心的话,能够迅速积累无尽资粮,不会有资具方面的匮乏。另一种情况是菩萨通过菩提心的力量,也可以遣除众生在资具方面的贫困。


第二种贫困是心理上的贫困,如有些人资具很富裕,但内心很空虚、很贪婪,具有诸多烦恼,这是缺乏正法的一种贫穷。生起菩提心之后,通过菩提心可以带动出离心的功德、清净戒律的功德、知足少欲的功德、完全利他的功德……从而令内心当中具足圣者七财,福德圆满。


当菩提心究竟圆满的时候,就获得了佛果,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福德宝藏。由于果是无尽的,所以可知因也是无尽的。因此,无论想要成办的是暂时利益还是究竟利益,无论想要利益自己还是无尽众生,菩提心都绝对是非常殊胜善妙的一种方便。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能够尽除众生疾病的最胜的灵药,同样也是这颗菩提心。众生的疾病也不外乎有身心二种。一个受持了菩提心的人,可以在因缘和合的时候,通过发菩提心的力量遣除众生的身体疾病。如佛陀在世的时候,便是通过放光、摸顶等方式来遣除众生身体上的疾病。在《西藏生死书》当中也有一段记载:恰卡瓦尊者在修持菩提心成就之后,给很多麻风病人传授自他相换菩提心的修法精要。麻风病人依此观修,逐渐痊愈了麻风病。实际上,真正令麻风病得以痊愈的妙药,便是菩提心。


菩提心不仅可以尽除众生身体的疾病,还能够治疗众生内心贪、嗔、痴的疾病。因为菩提心是完全利益众生的,所以断除了贪心;因为菩提心是完全的慈悲之心,所以断除了嗔心;因为菩提心是充满智慧的心,所以断除了愚痴之心。菩提心是很清净的善心,它的本体不会有烦恼;只要修持菩提心,修持者绝对不可能有贪、嗔、痴、嫉妒、骄傲等等的疾病。菩提心也能够疗治众生的疾病,如果把菩提心的修法传授给其他众生,可以尽除一切众生内心的贪嗔痴疾病。


所以菩提心生起之后,的的确确能够成办众生的利益,以此缘故,我们应该产生欢喜。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

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

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

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

愿以发心皓月之光明

五浊黑暗消于法界中




 

一起学中观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