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心得分享】关于《金刚经》的几点感悟(网络) Back

【心得分享】关于《金刚经》的几点感悟(网络)

 

 

         关于《金刚经》的几点感悟

 

《金刚经》以空慧为主要内容,探讨了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简略。

当时佛祖住在孤独园里,佛祖乞讨完并且吃饭后,便跏趺而坐,然后就是佛祖与须菩提的对话了。

1.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之众,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悟:

1)佛祖措施严谨,论证严密,不愧是大师级的导师,其表现有二,所有一切众生为一小主题,为使其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其后的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皆是所有一切众生的细化和深化,丰富了一切众生的内涵;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无想严格遵循MECE原则(相互独立与完全穷尽),有心智活动的,没有心智活动的,以及说不上有无心智活动的。

2)注重逻辑与推理。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之众,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如果要菩萨来度化众生,那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众生得到度化,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如果菩萨还存有我相,他相和众生相,则菩萨不是真正的菩萨,他自己都不能做到无我相无众生相,不能解除烦恼,脱离苦海,他如何能够度化众生。因此,如果菩萨执着于我相和众生相去度化众生,看似度化了无数众生,实则任何一个众生都没有得到度化。

3)如此得出结论,自助者天助之,除了你自己,如来佛也解救不了你。

2.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悟:

菩萨对于万法都应该无所执著,以不执著的心态来施行布施,既不应该执着于形色布施,亦不应该执著于声音、香气、味道、触觉、意识而行布施。布施不应拘泥于形式、场合与对象,能量的散发无所不在,不必作用于物,而又无时无刻无处无地不在布施。不执著于相的布施方是不可度量的。

3.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非身相。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译:不可以依身体相貌来认识如来的真实本性。一切诸相都是虚幻不定的,若能悟得诸相皆虚妄不证,就能证见如来了。

悟:

从最严格的意义讲,的确是一切诸相皆虚妄。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的主观映像或经加工而生成的。我们永远无法看到事物原本的样子。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我们应该持虚幻、空无的态度。毕竟,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不是事物如何,而是事物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因此,就算是短暂的虚幻的,对我们而言就算足够的。(当然,并不能否认客观的重要性,更不能无视客观事物)

4.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译:不应该执着于任何法相,也不应该执着于任何非法相。佛法尚且应当被舍弃,何况那些与佛法相违背的非法

不应沉沦于心头欲念,亦不可执迷于消除欲念。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苦。

5.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译:没有固定的法是如来所宣讲的,如来所说的法都不可以执取,也不能用语言来诠释,他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

悟:

不要痴迷于佛法,世上本无佛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佛法可以使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拜佛的人不是真正的信佛,只是拜他心中的诸相,真正理解如来的人不会迷信如来,迷信如来的人都没有真正理解如来。

6.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故名说法

译: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即是毁谤佛陀,因为他不了解我说的真谛。须菩提,所谓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说,只是假名为说

悟:

如来没有说,他也不能说,或者说如来说其实即是消除,因为本来就没有。他能提供的仅有的教导其实是想尽办法让你不要执迷于他的教导。

7.汝等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普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译:你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意念:我应当度化众生。须菩提,不要如此生心动念。为什么呢?因为实在没有众生让如来度化,如果真有众生让如来度化,那么如来就落入自我、他人、众生和寿者相状的执着之中。

悟:不要幻想如来会度化你,解救你。如果有一个想度化你的如来,那他就不是真的如来。因为如来是无我相无众生相的。

8.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译:菩萨对他所做的福报功德,不应贪求而生起贪著执取,所以才说菩萨不领受有为福报功德。

悟:拜佛的人简直是对佛的不敬,那些给菩萨送礼的简直是对佛的亵渎。

9.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悟:太虚了,我还有大好年华等我去享受呢,管他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又如何,我只愿过好我自己的生活。

 

通篇感悟:

如来是大智者,大彻大悟者。但他一开始也差点步入歧途,妄图用苦行僧般的修炼来悟道,无奈即使形容枯槁也无法找到解脱之道,而后在菩提树下苦思冥想终于恍然大悟,顿悟真谛。

完全消除自身的欲望是不现实的,也无法做到的,苦修是永远无法得到的,因为苦修本身即是受欲望的驱使——消除欲望的欲望。

人的烦恼和欲望也不可能是通过自身之外的其他人得到解除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任何人的生活都只能通过自身得以完成和圆满。

佛祖通篇的核心道义其实在于告诉大众:你们不要执迷,因为凡事皆虚妄;我在教导你们,但我不是有意在教导你们,因为在我眼里,你们也是虚妄的;虽然我教导你,但是你们也不要迷信我,因为我也是虚妄的。

看了一遍,绕了一圈,佛祖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我跟你们说,你们不要听我说的。哈哈,然后,我一想有理啊!不要听他说的。可是又发现,我不听他说的其实就是在听他说的。佛祖真是高级黑!

天地有道,风月常新。宇宙万物,原本就是分分合合,轮回变化,何况你我?就算覆水能收,也不再是当日之水了,又何必自寻烦恼?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千秋黄粱梦,弹指尽成空

然而生死轮回,天地之道。纵然你长生不死,或是复活再世,故人不在,世界已殊,何喜之有?何庆之有?

尘世即天堂,何必他处苦寻觅?众生皆我佛,只须今生善待之!不偏执,不虚妄,不庸人自扰,不消极颓废,岂非做地成佛之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