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来稿选登 | “伏藏”到底是什么? Back

来稿选登 | “伏藏”到底是什么?


“伏藏”

到底是什么

来稿选登



另说伏藏法


伏藏

“伏藏”是指莲花生师为后世弟子之福运而埋藏起来的自己的秘密教义及密典、法器等圣物,以供后来者取用。

1、埋藏“伏藏”的动机

从历史的角度看,不外乎以下几点:

(1)希望自己的学派或教派的思想能被很好地传承下去;

(2)希望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生命能得以延续下去;

(3)因为所学而得的或自己证悟到的智慧或见解,难以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通过“伏藏”借希望于若干时间之后的来者能接受和理解;

(4)担心某些珍贵的知识或经卷在社会流传过程中,被篡改、错漏、歪曲或散失。



2、伏藏在印度

自公元前六世纪的佛教诞生之后,印度最初流行的是小乘佛教,到公元一世纪开始流行大乘佛教。

自佛陀去世至公元一世纪,印度流行的只有小乘教义和小乘经籍。

但到了公元一世纪后,印度社会上突然涌现出数量极为庞大的大乘经典。问题来了:这些突然大量出现的佛经来自何处?佛教的回答是:皆自“伏藏”中取出。

据大乘佛教文献记载,印度大乘佛教的早期代表人物,约生活于公元一至二世纪之间的龙树菩萨是佛教大乘经典的主要取藏者。

龙树菩萨不仅可以采取常规的方式取出“伏藏”——如他在南印度的一个铁塔中取出了部分密宗经典,他还能通过超越常规的方式,运用神通到龙宫之中,将龙族收藏的佛经——《般若经》《法华经》等重要的大乘经典取回到人间来流通。

据说南印度的铁塔与龙宫中收藏的大乘经典是当年佛陀与一些大菩萨们认为在佛陀驻世及稍后的一段时期内,不适合在人间流传,故而将这些大乘经典记录下来,先“伏藏”在铁塔或龙宫之中。

如是,“伏藏”在佛教这里,特别是在公元一世纪开始于印度崛起的大乘佛教这里,其含义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不再似从前那样,只是把经卷以常规方式埋藏于某处,取藏者也不再是以常规方式获得这些经卷,自此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内容:非常规方式埋藏“伏藏”和非常规方式获取“伏藏”。

佛教是东方传统文化所有流派中,最为注重“伏藏”的流派,特别是到了六世纪后,在印度新崛起的金刚乘佛教(俗称“密宗”)尤为重视。



3、汉地伏藏

我们中国和印度一样,在历史中始终存在着一个隐士传统,尤其是在上古与中古时期,隐士一直是一个庞大的团体。这些人曾经在历史上对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和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隐士中一直有一个传统——“藏书”或曰“藏经”的传统:将一些珍贵的书籍或文字埋藏于隐蔽处,以待有缘。

就连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都在其《报任少卿书》中说:“仆(司马迁对自己的谦称)诚以著此书(指《史记》),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意思是说,我(司马迁)所著的这部《史记》中藏否人物,批评时政,恐难见容于当下,那我把它写好后就“藏诸名山”吧。尽管司马迁写完《史记》后,并没有真的将其“藏诸名山”,但“藏诸名山”的思想和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与中国的隐士传统一起流传至今,尤其是以道家为代表:某某人从名山大川中偶得一本治世或修道的奇书,学习后成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或得道高人。

这些事迹并不都是无稽之谈,很多都是有事实根据的。我们可名此现象为“汉地的‘伏藏’”。

汉地的“伏藏”与印度的早期“伏藏”,就动机而言,并无差异。


宁玛的伏藏


宁玛派最神奇、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伏藏品。

虽然其他教派也有伏藏品,而且在那些教派的上师当中,也有很多人可以取伏藏品,但伏藏的源头却是莲花生大师。

莲花生大师所处的时期是前弘期,那个时候只有宁玛派,所以绝大多数伏藏经文是宁玛派的。

 伏藏是非常重要的藏经方式。譬如说,如果某一天发生核战争,整个地球被摧毁了,但伏藏密法也是毁不掉的,这一点我们大可放心。因为伏藏是藏在伏藏大师心里面的。

从外表上看,伏藏大师每次取伏藏的时候,或者是在湖泊当中,或者是在岩石、神山当中取出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伏藏的一个信息而已,真正的伏藏不需要外界的条件。

当年莲花生大师给弟子们灌顶、传法之后,就把各种灌顶、修法、仪轨的传承,交付给不同的人,并特别嘱咐不同的护法神保护这些伏藏。莲花生大师也同时授记:未来什么时候需要这些伏藏法,什么时候就能取出来。正是依靠这种殊胜因缘,才使藏密不会断绝。只要有一位标准的伏藏大师,就可以从他的心田里取出伏藏。

在取出的伏藏中,灌顶、修法、仪轨的传承应有尽有,而且传承非常清净。这是莲花生大师特有的、非常伟大的弘扬密法、续佛慧命的窍诀!依靠这种窍诀,藏密永远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毁灭!除非众生的福报穷尽了,那只有另当别论。

 伏藏品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修法,也有佛像、甘露等等,真可谓面面俱到,但最重要的是佛经。佛经里面的一部分是灌顶内容,一部分是与灌顶有关的修法,还有一部分是修法仪轨,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从前行到正行的一系列具体修法。

 伏藏品的传承非常清净,是由莲花生大师直接传给伏藏大师的。如果我们去听这个法,修这个法,则莲花生大师跟我们之间就只有一个人的传承间隔。


伏藏的传承方式


伏藏这方面,在密意、表示、耳传的基础上还具有三种特殊传承,为此共称具六种传承,即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如前所述。

宏愿灌顶传,是指以“但愿自在的补特伽罗开取彼伏藏”谛实语发愿作印持;

奉教授记传, 是将所表义智慧密意的核心交传给取伏藏的那位士夫后,以未来授记予以慰藉。

空行授印传, 是罗列能表的表示文句传承以后放在金刚岩、险湖、不坏宝箧等中,指定给各个伏藏主目录后印持不见,后来授记时间已到,发愿力成熟、宿缘苏醒的伏藏师,经护法神与伏藏主劝请,如实开取有目录无目录所有的甚深伏藏宝箧。





修伏藏法

修法

不仅法王如意宝,包括以前很多的高僧大德,都从空中取过伏藏。

一个真正的伏藏取出来之后,都会度化一定数量的有缘众生,特别是在刚刚取出来的时候。 就像在释迦牟尼佛刚刚转法轮不久的五百年当中,修行成就的人特别多,后来修行成就的几率会慢慢减少一样,一个伏藏法刚刚取出来的时候,如果能如理修持,它的加持力会非常大,很容易获得成就。


伏藏能用科学来表示吗?


以目前的物理学常识来解释空中出现一个宝箧的现象,恐怕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从量子物理最深的高度来探讨这一现象,就是有可能的。

量子力学认为,世上所有的物质,都是从纯能量当中产生的。

既然如此,那么,宝箧完全有可能在空中产生。不过,想完全用科学来解释伏藏,还有一定的距离,至少目前的科学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伏藏师


西藏的这些伏藏师所具有的九大功德是:

第一,他必须是来自伟大的种性氏族,具有王族或贵族的功德。

第二,他的身相具足圆满吉祥的相好庄严。

第三,他通达各种智慧知识。

第四,他通达一切显、密二宗的教法。

第五,他明了一切名相与其内义。

第六,他必须修证成就,具足高超觉悟的智慧。

第七,他具足勇猛、无怯懦的体性,能使众人信服。

第八,他具足辩才无碍,能够善巧反驳他人的恶言。

第九,他能够了悟分别法与非法。

一位伏藏师,如果不能圆具这九种大的功德,就是伪冒的。除此之外,伏藏师必须能够安忍不动,善巧调伏自己的内心。这是伏藏师所必备的条件。



秘密名号


所有埋藏的伏藏,都有其自身的秘密名号。

圆满伏藏的佛法,必须符合佛陀的究竟教义与圣者的授记,其义理更具足因明理则。这些伏藏如果是属于显教的教法,必须与显教中的所有教义相应;如果属于密教的话,必须是随顺密续中的种种心要。


伏藏自身的密号,则显示在伏藏师们必须具有十种正确的示现上。

首先他必须具足正确的氏族,使身心健康,能够自在地书写与念诵经典。

他具足正确的心地,所以有着智慧与慈悲的胸怀。

他具足正确的行为,能够为佛法勇猛精进,甘受一切苦难。

他必须具足正确的三昧耶誓句,永远不违背他的誓愿内容。

他具足正确的身心思维,所以不会与别人产生论诤、争辩。

他具足正确的布施,所以能够使众人供养佛法,具足了方便善巧。

他有正确的菩提心,所以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能为佛法、为众生努力奋斗。

他更有对待财物的正确观念,所以不会吝惜一切的财物。

伏藏师具有正确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所以不会去扰乱他人的身心。

他必须具足正确的生命目标,所以对待一切人,根本没有任何矫揉虚伪的情形。

如果不具足这十种正确的示现的话,就不是一位真正的伏藏师。不具足这些示现的伏藏师,有些人虽然表面看起来十分的强盛,似乎具有广大的因缘,但是,他们不过是毒草毒花而已,不能种下真正的菩提之根。


而伏藏深奥的秘密号意义则是:埋藏伏藏的地点必须十分的圆满。其中具有特别的五种深奥及普通的五种深奥。

普通的五种深奥是土深奥、水深奥、崖深奥、佛殿深奥、木深奥。

五种特别的深奥是中间地点深奥、东方地点深奥、南方地点深奥、西方地点深奥、北方地点深奥。

具足埋藏地点所示现的藏处深奥与方位的深奥,伏藏地点也就圆满了。


而守护伏藏也有其密号的存在。在此应当了知,土地有三种示现即:变动、可悲与损耗等三种。

由于忿怒的因缘,会使人间出现战争。在贪欲之中,则将示现饥荒。在愚昧之时,疾病将会顺势出现。



离我们最近的伏藏

上师的大学演讲,就是上师的伏藏法哦~


学习上师的大学演讲

为您进行专题分享

欢迎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