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仁波切:即使只是一小时的修持,也可以把它当成我们此生做了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简介:
当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佛教上师之一,公认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仁波切,曾引发中国知识分子学佛热潮。
我宁愿一个人
“祈愿一切众生获得快乐”自称佛教徒
而不希望他因吃素、持咒、禅定而自称佛教徒
点
击
播
放
器
收
听
对于我们这些能够领略、欣赏佛法的人来说,我们做这些事情是非常值得庆贺的。即使只是一小时的修持,也可以把它当成我们此生做了有意义的事情。
为什么值得庆贺?有很多原因,在众多原因中,容我说几句藏文中的“桑杰密切巴”,即“不可思议的”。
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做过很多可以思议、可以想象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并没有把我们带到哪里。
因为我们如此忙于欣赏那些可思议的事情,以至于忘却了不可思议事物的庄严和美丽。事实上,我们很多人会对那些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恐惧。
我们会给那些不可思议的事物贴上标签,将它们贬低成只是一种传说、一种神话或者某种宗教性的东西。
之前就有一位堪布问我,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教法?我建议他说,要教导《华严经》。
如果你想去领会什么是不可思议的事物,就去读那部佛经。那部佛经会把爱因斯坦变成只是一个幼儿园程度的人,它让我们所有珍视执着的事物变得可笑。
那部佛经起始于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佛没有离开那个地点,却行至了所有处所。并且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与各种各样不同的弟子交流,而那些弟子是我们甚至没有勇气去思量的。
我们在这里会有一种安全感,因为大家都只有两只脚,如果今天出现一个三条腿的人,可能你们有些人明天就不敢来了。
在《华严经》中有非常多的弟子,甚至多数弟子,他们都没有下半身。
他们有些人下半身就只是一团云雾,其他人的下半身可能是蛇、马等各种东西。但是他们彼此互相交谈,没有人会盯着别人的下半身看。
对我们心量狭小的很多人来说,这些事情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稍加留心,那么我们就能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的精髓所在。
这样的理解能将我们从对虚幻事物非常强烈的束缚和执著中解脱出来。能够有这样的领会和欣赏,基本上就是我们所谓的“福德”的根本元素。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要经由像现在这样的讨论来理解福德。通过讨论来理解福德的时候,我们会使用的就是逻辑,还有一些非常小的工具。
话虽如此,这些还是很重要,因为我们都热爱逻辑。但是当我们建构这些逻辑的时候,它已经开始发出腐败的味道了。
有时候,重视这些智识上的讨论也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我们的情感来趋近这样的福德,接近这样的魔幻。
而我们在这里,就是要试图激发起这样的情感。这些水晶灯,音乐,古琴,花瓣等等,希望它们都能激发起大家这样的情感。
总之对于众多问题的回答就是,我们应该庆贺自己,即使只是些许的好奇心,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而这样的好奇心可以被种植在我们的身语意之中。
当然我们很多人会分心散乱,最终便会成为某种好斗者,或者成为某种会从鸡身上拔毛的人,可能未来5000世都会做这样的事情。
通过这样的“种植”,或许在5000世之后,你可能突然碰到了某个古琴的残片,就因为这样的相遇,或许就会勾起你现在种下的这个种子。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这样,但是有时候晚上,你们唱诵的这些旋律突然就会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即使我都没有跟你们一起唱诵。
禅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