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为什么极乐世界有池水? Back

为什么极乐世界有池水?

  


观经四帖疏 26

善导大师 撰著

益西彭措堪布 讲解

五、宝池观

【五、就宝池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七:】

(一)总举观名

【一、从“次当想水”已下,总举观名,即是牒前生后。

此明宝树虽精,若无池水,亦未名好。一为不空世界,二为庄严依报。为斯义故,有此池渠观也。】

(二)正明池数,并辩出处

【二、从“极乐国土”下,至“如意珠王生”已来,正明池数,并辩出处,

即有其五:

一、明标指所归之国。

二、明池有八数之名。

三、明一一池水七宝所成,正由宝珠映彻涌出八德之水,其体即是七宝,故名宝水也。

四、明虽是七宝,体性柔软。

五、明八池之水,皆从如意宝中出,即名如意水。】

 1.八功德水释 

【此水即有八种之德:

一者清净润泽,即是色入摄;

二者不臭,即是香入摄;

三者轻、四者冷、五者软,即是触入摄;

六者美,是味入摄;

七者饮时调适、八者饮已无患,是法入摄。

此八德之义,已在《弥陀义》中广说竟。】

 2.宝池赞 

【又赞云:

极乐庄严安养国,八德宝池流遍满。

四岸含晖间七宝,水色分明映宝光。

体性柔软无坚触,菩萨徐行散宝香。

宝香宝云成宝盖,宝盖临空覆宝幢。

宝幢严仪围宝殿,宝殿宝铃垂珠网。

宝网宝乐千重转,随机赞叹宝宫楼。

一一宫楼有佛会,恒沙圣众坐思量。

愿此有缘常忆念,舍命同生彼法堂。】

愿有缘者能够常常忆念极乐国土的胜妙,舍弃了此生的寿命后,共同生到这样的法堂当中,亲自听佛说法,开悟自心。

(三)正明池分异流,旋还无乱

【三、从“分为十四支”下,至“以为底沙”已来,正明池分异流,旋还无乱。

即有其三:

一、明渠数多少;

二、明一一渠岸,体是黄金;

三、明渠下底沙,皆杂色宝。 

言“金刚”者,即是无漏之体也。】

(四)正明水有不思议用

【四、从“一一水中”下,至“寻树上下”已来,正明水有不思议用。

即有其五:

一、明别指渠名,显彼庄严之相;

二、明渠内宝华多少;

三、明华量大小;

四、明摩尼宝水流注华间;

五、明宝水从渠而出,寻诸宝树上下无碍,故名如意水也。】

(五)正明水有不思议德

【五、从“其声微妙”下,至“诸佛相好者”已来,正明水有不可思议德。

即有其二:

一、明宝水华间流注,微波相触,即出妙声,声中皆说妙法;

二、明宝水上岸,寻树枝条华果叶等,或上或下,中间相触,皆出妙声,声中皆说妙法。或说众生苦事,觉动菩萨大悲,劝令引他;或说人天等法;或说二乘等法;或说地前、地上等法;或说佛地三身等法。】

(六)正明摩尼多有神德

【六、从“如意珠王”下,至“念佛法僧”已来,正明摩尼多有神德。

即有其四:

一、明珠王内出金光;

二、明光化作百宝之鸟;

三、明鸟声哀雅,天乐无以比方;

四、明宝鸟连音,同声赞叹念佛法僧。然佛是众生无上大师,除邪向正;法是众生无上良药,能断烦恼毒病,令法身清净;僧是众生无上福田,但使倾心四事,不惮疲劳,五乘依果,自然应念所须而至。】

这也是启发极乐众生的善根智慧。

【其宝珠前生八德之水,后出种种金光。非直破暗除昏,到处能施佛事。】

这都是如来的智慧变现出这些妙相,演说法音来契悟众生,起到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作用。

(七)总结

【七、从“是为”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明宝池观竟。】

 

六、宝楼观

【六、就宝楼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一:】

 

(一)总举观名

【初、从“众宝国土”者,即是总举观名,牒前生后。

此明净土虽有宝流灌注,若无宝楼宫阁,亦未为精。为此依报庄严种种圆备也。】

(二)正明宝楼住处

【二、从“一一界上”者,正明宝楼住处,地界遍于彼国,楼亦无穷也。】

(三)正显其数

【三、从“有五百亿宝楼”者,正显其数。一界之上既然,遍满彼国亦皆如是。应知。】

(四)正明阁内庄严

【四、从“其楼阁中”下,至“作天伎乐”已来,正明阁内庄严。】

(五)正明楼外庄严

【五、从“又有乐器”下,至“不鼓自鸣”已来,正明楼外庄严。宝乐飞空,声流法响。昼夜六时,如天宝幢,无思成自事也。】

这都是不可思议的。由弥陀的妙心所现,悲愿所成,众生善心所感,因此诸缘和合时,没有分别而自然能够发出各种的法音,引导众生归入菩提。

(六)正明乐虽无识,即有说法之能

【六、从“此众音中”下,至“念比丘僧”已来,正明乐虽无识,即有说法之能。】

(七)正明显观成相

【七、从“此想成已”下,至“宝池”已来,正明显观成相。此明专心住境,悕见宝楼,克念不移,自上庄严总现。】

这样积久功深,达到极其精益的地步,上面的各种庄严会总的现在心前,这样就初步观到了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

(八)总结

【八、从“是为”已下,总结。】

 

(九)牒前观相,生后利益

【九、从“若见此者”,牒前观相,生后利益。】

(十)正明依法观察

【十、从“除无量”下,至“生彼国”已来,正明依法观察,除障多劫,身器清净,应佛本心,舍身他世,必往无疑。】

(十一)辩观邪正之相

【十一、从“作是观者”下,至“邪观”已来,辩观邪正之相。】

【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明宝楼观竟。】



QUESTIONS

思考题

1、宝池观:
(1)净土宝池中水是何体性?从何而出?有何功德?
(2)此水有何不可思议德用?
(3)摩尼珠王有何神妙功德?
2、思维净土的宝楼庄严。


REVIEW
往期 精彩 回顾

观经四帖疏 01

观经四帖疏 02
观经四帖疏 03
观经四帖疏 04
观经四帖疏 05
观经四帖疏 06
观经四帖疏 07
观经四帖疏 08
观经四帖疏 09
观经四帖疏 10
观经四帖疏 11
观经四帖疏 12
观经四帖疏 13
观经四帖疏 14
观经四帖疏 15
观经四帖疏 16
观经四帖疏 17
观经四帖疏 18
观经四帖疏 19
观经四帖疏 20
观经四帖疏 21
观经四帖疏 22
观经四帖疏 23
观经四帖疏 24
观经四帖疏 25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