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俄色的故事 Back

俄色的故事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2-09-18


冬日清晨,阿弥陀佛圣号转经筒伫立在熹微的晨光中。错阿敬老院的俄色拄着拐杖来到转经筒旁,开始了他的转绕日课。

很难想象在此之前他是一个卧床五年之久的病人。只为能转绕这个家门口的转经筒,他努力站了起来。


俄色最大的心愿

— BUDDHA DHARMA —



俄色今年70岁,来自扎西持林附近的马达村,和老伴生活在一起。老两口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其中一个女儿早年出家修行,另外两个孩子也已成家。

今年,是他来到错阿敬老院的第十年。早在2007年敬老院建立时,俄色就想搬去那里。俄色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到敬老院生活,一心行持善法。无奈当时正在生病,无法成行,这个心愿只好一直搁在心底。

这一病就是四年多。直到2012年,61岁的俄色病情好转,才终于如愿和老伴一起来到敬老院。

俄色患有心脏病,病情时常反复,多年来为此吃了不少苦头。2016年,已住进敬老院的俄色再次因心脏病发作而卧床不起。严重时,后背和肩部痛得夜不能寐。

虽然病痛缠身,有时甚至会影响诵经持咒,但俄色仍然乐观,只要这副身体还有力气修行,他便满足了。

在老伴的照顾下,几年卧床的日子就这样在平淡中度过。



俄色心中的决定

— BUDDHA DHARMA —



一年秋天,爱心人士给敬老院送来一批电动轮椅、助行器和根据身高调节的拐杖。这天刚好是药师佛节日,上师希阿荣博堪布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们,亲自安排物资发放,并和老人们一同学习安装和使用。

大家聚在门前的草地上,围绕着上师,热闹欢喜。有了轮椅和拐杖,老人们出行和转经就更加方便了。

达森堪布将轮椅带给俄色,对他说:“不要再躺着了,坐着轮椅转一转。”

那时,阿弥陀佛圣号转经筒,打算安放在敬老院的马路尽头。刚好是俄色的家门口。

这是一个电动转经筒。考虑到老人们体力不支,稍大的转经筒想要靠一个人的力气转动很困难,总要好几个人合力才行,因此,敬老院的转经筒大多都是电动的。

阿弥陀佛圣号转经筒每分钟自动转1圈,一昼夜转1440圈,亦可手扶推动转绕。转绕此转经筒一圈,就可获得持诵等同装藏数量的阿弥陀佛圣号的功德。见闻忆触甚至风吹过的地方皆可成办吉祥诸事,是具信者往生极乐净土的殊胜助缘。

从那时起,俄色心中作了一个决定——站起来。他要亲自去转绕这个家门口的转经筒,他要为去往净土的旅程攒足行路粮。



转绕成了他的“执念”

— BUDDHA DHARMA —



这对于常年卧床的俄色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那年冬天,当转经筒终于伫立在高原的阳光轻风中,俄色也拄着拐仗站了起来。在信心和愿力的支撑下,他做到了。在此之前,他已卧床五年之久。

起初,他颤颤巍巍来到转经筒旁,也只能转一圈。但就是这一圈,已经让他感到无比欢喜。

从那以后,转绕成了他的“执念”。一圈,两圈……日子一天天过去,俄色的体力逐渐恢复,转绕的圈数越来越多。

现在,一并转绕转经筒和一旁的白塔15圈,再单独转绕转经筒12圈,已经成了俄色的日课。除了天气恶劣的时候,他基本上每天都会拄着拐杖出来转绕,天气好的时候甚至能转20圈。

许多人被俄色的经历打动,便来问他:“能站起来,是因为想去转这个转经筒吗?”

他肯定地回答:“对,完全是因为这个。”

入住敬老院后,少了内外琐事,俄色修行更加精进。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转绕,回到家天还未亮,便打坐念诵阿弥陀佛圣号。一直到晚上9点多休息之前,除了吃饭喝茶,其余时间他全部用来念诵经咒。

从上师发起阿弥陀佛圣号念诵起,仅一年半的时间,他就圆满念诵了1000万阿弥陀佛圣号和1000万金刚萨埵心咒。

念过圣号的人都知道,这是怎样的精进才能完成的数字。



俄色年轻时就体弱多病,和别人一样,他也曾惧怕病痛和死亡。但随着这些年的精进修行,他的内心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在已经念了那么多圣号,又在转转经筒,因此一点也不害怕死亡了。”他还半开玩笑地说:“没念之前特别怕,但是现在有底气了。”

上师来敬老院看望老人们时,有时也会来到他住的小屋,询问他的生活和修行情况。

谈到上师,俄色眼中泛起光:“每天特别开心。能值遇这么好的上师,自己也念了那么多的圣号,也一直在做善事,现在一天到晚都是特别开心的。”

在朗朗诵经声中,在马头金刚神山脚下,在去往那个美好世界的路上,日子如水般平淡柔和地流淌,在老人们的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在心中留下无惧岁月的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