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显密佛网 >> 菩萨因何求生净土 | 净土十疑论01 Back

菩萨因何求生净土 | 净土十疑论01

显密佛网 2021-12-05



隋 天台智者大师 说
智圆法师 讲解


前言
《净土十疑论》被赞为“东土第一净土论典”,是深有原因的。智者大师能洞达净土大道的纲宗,知道群生往生得成大利的路径、往生利益和法门的大缘起相,因此,有力地破除人心当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疑惑:

■ 有菩提道次第进程上的疑惑

■ 有与通途法门不同处的疑惑

■ 有专修、普修上的疑惑

■ 有凡夫能否往生、如何往生的疑惑
今此一论,犹如千年暗室顿现日光,亦如人乘上轮船迅速达到信心之地那样,这都是由大师本身的力量所致。

点击此处查看智者大师略传

我们学习本论会发现,每一处都能够断疑生信,极具正理说服力。破除十疑后,心中疑惑的高墙会彻底倒塌,从而明见到净土大道,在心中建立起信愿的基础,因此是净土宗的根本教典。


——智圆法师

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途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生,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对此以八个字来回答:“分清阶段,抉择因缘”。


01

分 清 阶 段



● 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


02

抉 择 因 缘



 一、秽土修行得无生忍完成利他为难行道

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途,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途,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

 二、净土修行得无生忍完成利他为易行道
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鸟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树传枝,不能远去。翅翮成就,方能飞空,自在无碍。

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故论云:游戏地狱行者,生彼国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国,教化地狱受苦众生。以是因缘,求生净土,愿识其教。故十住婆沙论名易行道也。







1. 自己求生净土,与发菩提心在浊苦世界度众生是否相违?为什么?

2. 从因缘上分析,凡夫菩萨在秽土修道完成利他和在净土修道完成利他的情形分别是怎样的?

3. 为了迅速成办利他,我们应如何选择自己的菩提道路?


智者大师略传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音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