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文殊密语 >> 【时光 · 密语】 Back

【时光 · 密语】

文殊密语 2020-02-17




10





2020-1-6


如果我们经常做关于鬼魂或死人的噩梦,梦里有许多可怕的场景,根据《地藏经》,这是前世眷属亲友堕在恶趣,通过托梦,希望我们以福力救拔。若能在佛像面前读三遍或七遍《地藏经》,他们就会获得解脱,这样的噩梦也不会带来不吉祥。






09





2019-2-17



就像拉车的牲口,为了吃路边的一撮草,就要遭受不断的鞭挞。它得到的,只有一口草那么少,身心却蒙受了巨大苦痛。


得利少,痛苦多,世间贪欲莫不如此。


——法王晋美彭措 








08





2018-2-16


新年好!这是法王如意宝的“长寿灌顶”。通过法王的妙音加持,祝福你们在未来,健康长长久久,善念长长久久~  






07




2017-2-18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个贬义词吗?






06




2016-2-18


佛教不但要广,也要深。






05





2015-2-17


当一个人兴盛成功时,不是他的功劳也会推到他头上,无数人进行点赞、献花;当一个人衰败破落时,不是他的过失也会堆到他身上,无数人进行谩骂、唾弃。所以,面对一些是是非非,若具有敏锐的辨别智慧,才不会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04




2014-2-16


佛教不是神秘主义,而是现实主义。它并非充满玄妙的神话,而是指出如何面对情绪、衰老、疾病、死亡,让我们乐观,不再忧郁。






03




2013-2-16


任何一个宗教,都难免有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什么其他宗教的很少报道,佛教的却常见诸报端,任人调侃?佛教还能被肆意歪曲,无底限地娱乐?因为在有些人看来,佛教以慈悲为怀,似乎怎么践踏都没危险。但实际上,慈悲并非像石头一样不懂取舍,佛教的神圣性,我们也有责任捍卫,因为它是全人类的心灵财富! 






02





2012-2-17


学佛,并不是求佛。虽说供养三宝能种下善根,但佛陀告诉我们,关键是自己造了什么因,才会感召什么果,苦乐纯粹是自作自受。而没有说只要肯花大钱贿赂,佛陀就会将快乐、名声、财富、健康、平安统统赐予。若是如此,佛度有缘人,岂不变成了佛度“有钱人”?






01





2011-2-17


我们不要因自己是佛教徒,就拼命赞叹佛陀;也不要因为不是佛教徒,便竭力毁谤佛教。若欲了解佛教之理,则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用智慧再三观察、对比。否则,倘若你从未深入、系统研究过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就一味地歌颂它或谩骂它,这样的语言一看就知道很空洞,没有什么价值可取。







  不离  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