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摄颂 | 忍辱之法是极其殊胜的苦行法门!
宗喀巴大师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讲释
忍为力士妙庄严,除烦恼忧胜苦行,
如鹏降伏嗔蛇敌,遮挡恶语刃铠甲。
如是知后胜忍铠,多种形式去熟练。
瑜伽我亦如是修,你欲解脱如是行。
安忍波罗蜜多亦称忍辱波罗蜜多。此者亦可分三:怨恨忍、苦行忍、深法忍。
其初者怨恨忍,即耐怨害忍,缘遇他人之嗔恨、打骂,乃至诽谤、伤害,皆能宽容安忍,不生任何恼恚,反当以慈悲心而饶益彼者,是为此忍。如出家人有“沙门四法”:他人恨我我不恨,他人害我我不害,他人骂我我不骂,他人打我我不打。此为修行忍辱之殊胜法门,否则要想忍辱亦是很难很难的。
曾遇一例:城市街头一拉板车者,不慎撞到一卖西瓜摊,瓜随落地,卖瓜者顿显恼色,然前者仍直理云:“我为让路,实非有意。”后者怒云:“你必是故意所为,当速与我赔偿。”是故二人互不相让,各诉己“理”,争吵半日,亦未见胜负。本来极小之事,旁人观之甚觉好笑,然于当事者总觉难咽此气,无法忍受。是故未修忍辱之人,如此小事亦难调顺,更不言大的方面了。
由此我等无论于何事何情,都应稍微忍让一下,这很重要。真正修行则应像沙门四法那样,任凭他人如何打骂亦不还手,任凭自己身心遭遇何种极大痛苦,亦不起一点嗔心、恶念,一切都只发善心、只发菩提心。
这样修行对于一般初学者可能有点困难,本来在世间就是有许多许多的困难,但我等学修佛法,就应该英勇一点。并非如世法那样,拿起刀枪向敌人面前冲去,即称为英雄。以佛教角度而言,其人确实不能称为英雄,仅为愚笨、愚痴之人,而佛教之英雄是指能对治烦恼、调伏自心之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其次为苦行忍:真正修行佛法,谁都会遇到甚多极大之困难,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屈服,应继续努力精进。如唐朝玄奘法师等高僧大德去印度求法取经时,一路不知遭受了多少险难,但亦是无有任何退缩,而最终得到了殊胜法要。是故为修正法,当忍一切苦痛寒热而事修行,即是苦行忍。
其三即是深法忍:于甚深空性之法勿生邪见。一般小乘者易生邪见,而大乘之法本来一切都是任运离戏,皆显现为空性,无有来去、异同。但有时会马上生起邪见,如此密法一切本来清净,中观一切空性缘起,心里总觉并非清净,或者并非空性,这样就对深法生起一点邪见。于此修证见地之差别亦应安忍,故称深法忍。
是故,安忍波罗蜜多大致可分如此三种,宗喀巴大师于此一面分而释之,一面又赞颂忍辱之殊胜功德。
首先,于佛法之修行而言,为圆满自他功德而勤修安忍度之人,通常被赞誉为具足大力之人。
一般世法之力士可分两种,一种是以前世善业所感而今生富贵具势之人,另一种则能忍受各种苦难之人。而佛法着重是指后者,为寻求真实解脱之道,利益广大众生,自己甘愿忍受他人一切打骂恼害,忍受身心一切烦恼痛苦,凡能如此精进修行安忍波罗蜜多者即可得殊胜堪能之力,故被冠誉为“力士”。
如《法集经》云,行持忍辱得六种殊胜之智慧力:1、忍一切所骂得“如响平等智力”,2、忍一切所打得“镜像平等智力”,3、忍一切所恼得“如幻平等智力”,4、忍一切所嗔得“内清净平等智力”,5、八风无所动得“世法清净平等智力”,6、烦恼无所染得“集因缘平等智力”。如是勤修安忍度之力士,彼者相貌亦必定妙善庄严。
《入菩萨行》有言:“生生修忍得:貌美无病障,誉雅命久长,乐等转轮王。”是故修行忍辱,可得到世出世间多种功德。诸如相貌庄严美满、常享美誉安乐等,皆因往昔修行忍辱所得。但以甚深真实谛而言,于此自心安立之分别显现不应太执著。
然而,真正要修行安忍波罗蜜多却有极大之困难。如《入菩萨行》云:“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一切罪业之中,嗔恨过失最为大,而一切苦行之中,忍辱法行最为难。
通常之苦行对我等而言大都已能忍受,如缺衣少食、寒暑交困,仍能坚持修法,如此并非甚难。但当遭遇他人“无故”打骂,“有意”伤害,无论多大之委屈痛苦,仍能心生安忍,无为所动,那可真不简单,如此真正修行起安忍度后,内心之中去除烦恼和忧愁,身心之处生起轻安和愉悦,亦是自然之事。是故忍辱之法亦应称之为极其殊胜之苦行法门。
(未完待续)
敬摘录《菩提道次第摄颂浅释》
1.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1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2
3.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3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4
5. 金刚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5
温馨提示:公众号后台,不是留言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