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残酷才是青春》第五章(1~3)|索吉达堪布|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残酷才是青春》
索达吉堪布
第五章 1~3
有了信仰的人,内在的自律,远比外在的法律要管用得多;而没有信仰的人,做事往往没有底线,为了蝇头小利就无恶不作。
不要让心理危机超过经济危机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说过∶"无愧的良心,是床上最好的枕头。"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功利心比较强,将短暂的人生都用于竟争了。
对此,有人曾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每天一早,非洲的梅花鹿就会想∶"我今天要用最快的速度跑,不然就会被吃掉。"狮子则会考虑∶"我今天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追,否则就会饿死。"
图|梅花鹿
每个众生制定的目标虽不相同,但其实根本上都是为了自己。我还看过一种说法∶在电影院里,如果前排的一两个人站起来,后排的人因为看不到,也只好从座位上站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其结果是∶最终电影院里的所有人,都只能站着看电影,即使脚疼也没办法。
如今的社会就是这样,许多人只考虑自己而不管别人,由于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以至于很多工厂都在造"毒"品,根本不顾他人的健康和利益,如此,到头来只会害人终害己。
这种现象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人们没有正确的信仰,不相信前世后世存在,缺少善恶有报的因果观。这样的心理危机,实际上远远超过了经济危机。
图|马丁·路德·金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说过∶"无愧的良心,是床上最好的枕头。"
因此,每个人若想活得心安理得,是要无休止地索取,还是不间断地付出?相信大家都应该清楚!
没信仰的人不可靠
有信仰的人比较可靠。一个人只要有了信仰,不论是信宗教或者其他什么,内心至少会有所约束,不敢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如今许多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不缺知识、不缺文凭,看上去似乎样样具足。但他们最缺的是什么呢?
正确的信仰。
我们都清楚,每个人从课本上得到的知识,工作时真正能用上的,可能不到20%。一个人在进入社会之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与人交往,怎样对待上级、平级、下级,以什么样的态度投入工作……诸如此类的基本问题,假如你从来没有学习过、思考过,那即使是名校毕业的硕士、博士,也常会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其实,不仅世间人需要人格教育,从佛教的层面来讲,若想成佛,也要先学会做人。"人"都没有做好的话,"佛"是根本谈不上的。
因此,假如不懂怎么做人,无论身处哪一个领域,都是相当困难的。
我始终认为,人格教育对每个人一生中的任何阶段,都具有极大的意义。我曾去过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演讲,发现他们的教育方式特别值得内地借鉴∶
这些学校的任何一个部门,对各大宗教都不排斥。他们普遍有种理念,认为有信仰的学生比较可靠。一个人只要有了信仰,不论是信宗教还是其他什么,内心至少会有所约束,不敢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这一点是令人值得深思的!
佛陀是最大的心理学家
在所有的宗教中,佛教的心理疗法最为殊胜。
现在城市里的年轻人,感情不顺利,事业不成功,压力巨大。据统计,其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买房供房、父母健康、孩子教育、情感婚姻。这就像四座大山一样,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所以,他们感觉活得特别纠结,极度缺乏快乐感和满足感。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拥有高尚信仰的人,抗压能力较没有信仰的人强很多,为人处世和谐圆满,也更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成功。
心理学家荣格也认为,现代人心理疾病的增多,与信仰的衰落有很大关系。他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一文中就说∶"在科学极其发达的当今时代,人类的思想极不健全,此时就需要一种宗教信仰。而在所有的宗教中,佛教的心理疗法最为殊胜,包括坐禅、祈祷、诵经、念咒等修行方式,被认为对治疗心理疾病有颇佳疗效,并被采用、 改造为心理疗法。"
一个人如果有了信仰,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痛苦,心里也有了依靠处。
乔治布什
记得在200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来清华大学的演讲中讲道∶"信仰为我们指出一种道德的规范,这超越人们的法律,也号召我们承担比物质利益更为崇高的使命……."
有了信仰,今生的行为就会有种约束,否则,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诚如《涅槃经》所言∶"不见后世,无恶不造。"
当然,信仰什么,最好通过智慧来观察、抉择。有了智慧的信仰,就不太会改变,对人生也有正确的引导;反之,没有智慧的信仰,则容易成为一种迷信,人云亦云,最终误人误己。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鹅仔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參與的朋友可以聯繫紫瑩老師
随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