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德育 >> 何以为家:一个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Back

何以为家:一个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

“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这段看似荒诞的对话,就是电影《何以为家》的开始。


该电影讲述了一个12岁小男孩赞恩的故事。赞恩生活在黎巴嫩首都的一个贫民窟里。赞恩的生活,看上去就和整个电影的氛围一样:灰暗、没有生气。


赞恩没有身份证明,不能去上学,每天在杂货店里打工,帮家里做事,同时也在街头卖自制的饮料。


赞恩唯一的快乐,就是他和妹妹萨哈在楼顶,敲着铁皮桶唱歌。但即便是这唯一的快乐,也被父母夺走了。妹妹萨哈被卖给杂货店老板,最终因为怀孕大出血而离世。赞恩在愤恨中,拿起刀冲向杂货店老板,最终被判入狱。



孩子绝不是生下了就万事大吉了



赞恩的父母尚在,他还有许多兄弟姐妹。他不是孤儿,却始终孤独地生活在这仿佛暗无天日的地狱里。没有人在乎赞恩在想什么、做什么,也没人关心他的未来。这样的生活状态,才是他痛苦的根源。


每一对父母,不仅仅对孩子负有生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向孩子传递爱和温暖。人性也不应该是相互利用,而应该相互关怀。


赞恩的父亲在法庭上这样辩解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也是这样出生,这样长大的,我做错了什么……”或许,真的是因为贫穷,让他没有办法给孩子和家人更好的生活条件,但这并不是他无法给予孩子关怀和爱的借口。



爱,其实没有那么难



我们看到电影里赞恩的父亲,宁可躺在沙发上无所事事,也从未做过什么改变现状的事。与之相比,在更加没有生存能力的赞恩身上,反而能看到更多爱的光辉。


他会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妹妹不被街上的恶棍招惹。当他担心妹妹可能会被卖掉的时候,他甚至帮自己的妹妹找好了逃跑路线。后来赞恩离家出走,被非法移民拉希尔收留,他又开始照顾拉希尔的儿子。当拉希尔被关进监狱时,赞恩想方设法谋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个和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拉希尔的儿子。


赞恩自己,则给我们上了生动的爱的一课。如果像赞恩这样弱小又无助的人都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来关怀和爱,那么其他人没有理由做不到。


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生活的窘迫,吝于把爱带给周围的人。但有时候,只需要你轻轻的一声问候,对方就能感受到你的爱。你真心的为你的孩子付出,他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他孤独无助的时候,你带给他安全感,他也能感受到爱。爱和温暖,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家庭之爱



电影中,赞恩一直是一副眼神呆滞、忧郁、麻木的表情。只有在最后,他在拍身份证时,才强挤出一副笑脸。电影最后定格在这个笑脸上。这不是一副让人看了会感到欣慰的笑脸。


没有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是这样一副无望的表情,可这副表情的缔造者往往还是父母自身。


即便在不是那么贫困的家庭里,还是有孩子有着这样一副从未被世界温柔对待过的模样。在没有爱的家庭里成长,这些孩子会有着什么样的一生呢?



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事例。在外面辛苦工作的父母回到家里,无心过问孩子在学校的经历。孩子成绩不好,或者在学校闹事,父母就直接对孩子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也许在物质上并不缺乏,但很难真切感受到家庭带来的关爱。


对于问题青少年的报道,常常见诸报端。时常有媒体评价说,现在的孩子,似乎失去了往昔的那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气质。沉迷游戏、过早恋爱、忤逆师长、不服从家长的管教。这些种种问题的根源,往往来自于他们无法从原生家庭里,体会到应有的关爱。


大部分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长的。有些家长,还会给孩子设定各种各样的宏伟目标。只是这里要给各位家长提个醒,不论孩子以后走上什么样的道路,他都需要一个充满爱的家,作为出发的起点!


“愿所有勇敢的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这是在电影的末尾,出现在荧幕上的一行字。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它需要每一对即将成为父母的人认真思考,我们该如何养育即将出生的孩子。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爱中长大!


文字:敖攀

来源:智悲德育原创组


end



推荐阅读

童趣

吉吉幼儿园的小日常(一)

有声漫画 | 弟子规 第四集

爱你,我的小树苗


关注我们


本文文字系『智悲德育网』独家策划制作,

并享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