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汉藏家庭观念之别 Back

汉藏家庭观念之别



大学演讲系列四

仁波切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家庭理念——佛教之家


在现在的人中,孩童沉迷于游戏之乐,年轻人沉迷于令人眼花缭乱的贪嗔之境,老年人沉迷于身心衰退的迷乱当中,而真正以佛法来内观的人却非常罕见。不要说像古人那样学习佛法,就是真正钻研优秀传统文化的人也很少见。


以前我遇到的老师都很喜欢唐诗宋词,古文也能倒背如流。可是现在很多老师除了上网、发短信之外,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表面上看,现代社会物质有巨大的发展,科技有前所未有的进步,可是伦理道德和高尚行为却不断退堕,所以这并非真正的文明。


道友们应该清楚,获得人身之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佛法,所以大家应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早上早点起床,晚上晚点睡觉,白天少一点散乱,每天都要挤时间学习佛法。


我们原来没有安排学习《入行论》的时候,很多人的生活都很散乱,双休日要么去观光旅游,要么跟朋友聊天吃饭,经常做一些无意义的事。自从安排学习以后,很多人都有时间学法,可见我们并不是没有学佛的时间,只是自己没有安排好时间而已。本来政府官员学佛很不方便,但有些人还是有办法,比如领导讲话时默念咒语等。


当然,像前辈高僧大德和山洞中的修行人那样,把所有时间全都用在佛法上,这对城市里的人来讲非常困难,但抽一部分时间来学佛也应该没有问题。对于安住在寂静地方的修行人来讲,自然应该放下一切琐事,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佛法上;即使不能完全放下,也要尽量约束自己,千万不要过于散乱。学院很多道友都佩戴“止语”牌,门口上也挂着“闭关”牌,这非常好。但有些人虽然佩戴着“止语”牌,却一直在说话;有些人在门上写着“请勿打扰,内有闭关”的字样,但人早就出去了,这样就不太好。当然有止语、闭关的心也很不错,但更希望大家都能名副其实。


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后没有重要的事情,最好不要打扰别人修行


有些居士打电话特别啰嗦,把别人的时间全占了。有些出家人也很麻烦,去道友家时主人往往很害怕:请他吃一顿饭倒没什么,但是这个人很啰嗦,他会一直不走,耽误我看书。所以希望各位,除了跟别人交流佛法之外,最好不要打扰别人,因为时间非常宝贵;即使你对时间无所谓,也应替别人考虑考虑。


而大家务必清楚的是,佛教的根本就是讲法、闻法和修行。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佛教徒,但真正能认清佛教的人却少之又少,比如很多人都将建寺院、做慈善等行为认为是佛教,其实真正的佛教就是闻思修行,也就是说唯有教法和证法二者堪为佛教。


佛经中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其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教法,“自净其意”是证法,这两者合起来就是所谓的佛教。


世亲论师亦云:“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意思是,佛陀的妙法有教法和证法两种,受持教法者唯一讲经说法或听闻佛法,受持证法者唯一修行佛法。


由此可知,闻思修行乃佛教的命根,所以只有具有教法和证法的道场,才是真正的道场。如果一个道场光有佛像和形象上的佛教徒,而没有真正的闻思修行,那也只能说这个道场徒具形象,并不存在真正的佛法。所以,今后各个寺院一定要有闻思修行。


如果一个家庭有闻思修行,那这个家庭就是佛教家庭。有些人认为,我们全家都办了皈依证,家里也设有佛堂,所以我们家是佛教家庭,这也不一定。因为,是不是佛教家庭,要看你家是否有教法和证法。如果你们家没有闻思修行,那就不可能有教法和证法,既然如此,也就不是佛教家庭。如果有闻思修行,那才是名副其实的佛教之家。





汉藏家庭观念之别---出家人


在我的感觉中,藏族人的佛法观念很强,普遍比较重视人死后的解脱,会把这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在藏地,如果一个家庭有出家人,这家人都会有安全感——家里如果有人死了,肯定会有出家人念经超度。而汉地的观念跟藏地恰恰相反,可能是因为佛法的观念比较薄弱,而对传宗接代过于重视了,所以某一家如果有人出家,父母都会很伤心:完了,我们家族的“传承”断了。其实这些父母很愚痴,因为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即使儿子没有出家,也不一定能把家族延续下去。


出家人的生活自由自在,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束缚,而在家人的生活没有自由,始终生活在亲人的束缚中。


本来,生活在束缚之网中是很痛苦的,但有些在家人不懂这个道理,反而认为依靠亲人能得到幸福和快乐,结果他们的痛苦永无了期。






汉藏家庭观念之别---对死亡的态度


的确,在面对生老病死时,好修行人都有世人所不具有的洒脱与自在。在生病时,世人都是愁眉苦脸,而修行人却能将病转为道用,从而增上修行的境界。在衰老时,世人揽镜自照,见到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内心的痛苦就像刀在割一样,而修行人却会更加从容地修行。


可能对老的态度,也与传统习俗有关,藏族人就不太怕老,甚至很多老人还因为老而自豪,很多妇女也因有白头发而骄傲;但很多汉人不但不愿意别人说他老,还为了延缓衰老而做各种整容手术。对于死亡,世人根本没有勇气面对,甚至连这个字眼都不愿意提,但修行人却为了生死自在而毕生修行。


最近,炉霍县有这样一件往生实例:

果青寺附近有一个叫嘎巴的人,他生前精进、信心都很不错,但行为并不是很好。要圆寂那天,他对家人说:“我今天就要死了,你们帮我洗个澡,给我穿上出家人的法衣,阿弥陀佛肯定会来接我。”旁边的人觉得他在说胡话,所以谁都没在意。过一会儿他又说:“快给我洗澡,阿弥陀佛来接我了。”家人还是没理他。后来他一直这样要求,家人没办法,只好给他披了一件法衣,然后他就高兴地圆寂了。


家定则国安


其实,即使按世间道德的要求做一个好人,也需要以佛教的理念来摄持,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


《大学》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其前提也为正心,所以它们完全可以佛法的核心——万法唯心来统摄

如果人的思想端正,那就有完善的人格;

如果自身的修养完善了,那就可以使家庭井然有序;

如果家庭井然有序,那国家就能安定繁荣;

国家安定繁荣了,就会出现天下太平、无有斗争的局面。


所以大家应将佛法的甚深道理积极融入现实生活,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吉祥。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 

插图来源 |一心一意

求学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