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要想永远脱离三界轮回,最的关键是什么? Back

【索达吉堪布】要想永远脱离三界轮回,最的关键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9-05-06



现在世间上有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名声、地位、财富,其实,今生短暂的快乐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要永远脱离三界轮回。若想达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要皈依三宝。汉地的《庐山莲宗宝鉴》说:“佛言一切众生,若不归依三宝,永劫堕三恶道。”《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里也有相似的教证:“归依佛法僧宝,脱苦方便。若不归依,后悔何及?”所以,脱离轮回的最好方法,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在我们藏地,大大小小、男女老少都特别重视皈依,他们从小就对三宝有非常虔诚的心,皈依偈也念得特别多。前两天,我们学院刚圆寂了一位老喇嘛,他念了很多皈依偈,具体数目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还念了六亿遍观音心咒,十万遍《三十五佛忏悔文》,一百万遍《普贤行愿品》。他叫丹珠喇嘛,学院许多人都认识他,我刚来学院时,他就已经在了。前不久他圆寂时,好像是去往另一个地方一样,没有任何恐惧心,非常自在洒脱的感觉。他一辈子都在行持善法,去世时是84岁。希 荣博堪布的传记中说,第一次到学院时,自己就是跟他一起上来的。据他隔壁的有些法师讲,丹珠喇嘛在闻思上不是很聪明,但在念诵、观修方面,还是很下功夫,白天晚上非常精进,晚上睡眠也比较少。其实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离开这个世界时,有些人是满载而归,有些人却两手空空。

 

话说回来,我们若想从轮回中解脱,没有皈依三宝的话,是根本不可能的。阿底峡尊者是藏地后弘时期著名的大德,他在朗达玛灭佛后一百多年,即公元1040年59岁时来到藏地,从阿里开始弘扬正法,后渐扩展至整个藏区。他对浩瀚如海的显密正法,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对个别有缘者也传过密宗的灌顶、窍诀,但考虑到皈依对初学者来说是重中之重,于是在所有的法会中,着重弘扬皈依和业因果,由此被人们称为“皈依班智达”、“业果班智达”。

 

有些弟子曾问阿底峡尊者:“您是印度那么出名的大班智达,结果来到藏地之后,却被称为‘皈依班智达’。这对您来讲是一种侮辱吧?因为皈依是特别简单的法。”尊者回答:“显密所有教法的根本,就是皈依。人们给我这个称呼,是对我的莫大赞叹,我今后还要不断弘扬皈依。”

 

由此,皈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打好这个基础。否则,光是身上穿着红色僧衣,头发剃得光光的,对三宝连尊重心、欢喜心都没有,那怎么称得上是出家人呢?倘若连皈依的基本要求都做不到,这是特别可笑、可耻的。

 

因此,作为已迈入解脱道的佛教徒,从今往后,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绝不可舍弃皈依及皈依戒,这一点必须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中。正如经中所说:“何人皈依佛,彼为真居士,何时亦不能,皈依其他尊;皈依于正法,远离恼害心;皈依圣僧众,不应交外道……”

 

这个教证,与我前面引用的《涅槃经》 意思一致,只不过译法不同。意思是说,皈依佛陀之后,你就成了真正的居士,何时也不能皈依帝释、梵天等外道天尊。常有人说:“我只想皈依三宝,居士戒不想受。”其实你皈依了三宝的话,就已经成了居士了。

 

皈依正法之后,千万不能损害任何众生。当然,你无意中因嗔心控制不住,可能会直接或间接伤害众生,但做了以后要马上忏悔,而且不能杀害众生。

 

皈依僧众之后,与外道徒、无信仰者,乃至詈骂上师或亵渎正法之人,绝对不能交往。否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慢慢受到他们的影响,自己的见行也会同流合污,结果与正法背道而驰。

 

若能虔诚地皈依三宝,佛陀是绝不会欺惑我们的,始终会赐予加持和悉地,让我们真正得到快乐。诚如《妙法莲华经》所言:“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所以,佛陀、佛法、僧众这三者,是一切功德之海,我们理应恭恭敬敬、欢欢喜喜地皈依,经常观想和祈祷,《华严经》中也说:“一切诸导师,正法菩萨众,圣僧功德海,皆悉应恭敬。”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9年5月6日(周一)晚19点30分

悉尼,墨尔本 - 22点30分

阿德莱德 - 22点

布里斯班 - 21点30分

堪布将传讲《维摩诘经》第52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72383501


【长按二维码可进闻法】




每日箴言



如今有些人在感情或事业上稍遇挫折,就患上自闭症、抑郁症,就是因为这些人内心无法承受挫折所致。其实你的所求并非只在一个地方能得到,在一个事业中失败了,可以去开拓另一个。


-- 索达吉堪布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1677855

布里斯班:

0420687876









图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