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大乘论》30
重 要 提 醒 !!!
一者众相皆无有,
瑜伽安住空鸟迹,
于无起现无生藏,
增益诸法岂能有?
——《普作续》
不没胜幢品
【了义】这里指抉择本性,远离一切增益。
《入大乘论》中经常有不同的名词,大家应该注意一下:
菩提心、如来藏、菩提藏、菩提果,胜义谛、自然本智等,不同的名称。
有时用菩提藏,有时用菩提果,有时用菩提心,有时用胜义谛,有时是如来藏,有时唯一明点等。
麦彭仁波切的《三本性》,里面专门讲过这些不同名称,不然一会菩提藏,一会菩提果,一会如来藏,到底是什么呀?实际上没有很多的差别,也就是说圣教的自性,就是菩提藏的意义。
《维摩诘经》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其他学不懂的话,“什么都不说话”这一句懂得也可以,藏文当中经常用这个词。
有些人话特别多,经常爱说各种各样的是非,天南地北、东南西北的新闻、旧闻、丑闻,什么都知道,这种人要默言,这个还是很重要的。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
以心传心。
——禅 宗
内外二者外即内,
无有证悟深分境,
三有虚名颠倒力,
故离平等三摩地。
……
无有证悟深分境,
三有虚名颠倒力。
——《普作续》
“明乐无念”
——《禅定休息》
内外之誓言,性如蕴界住,
三时不离彼,无有立誓言。
——《普作续》
以强力禁行,无有所住基,
若具阿与巴,许生虚幻乐。
——《普作续》
三十品
《定解宝灯论》中讲,“阿”是胜义无生的门,“巴”也是无染清净的门,这个意思。
意思是,阿字和巴字,一个是无有产生的意思,空性的意思;巴是无有贪执、显现的意思,这两个双运,最后承认获得了一种出生虚幻的佛果的安乐,承许能产生。
阿字无生之法门,
绕字远离诸垢门,
巴字显现胜义门,
匝字无生无死门,
那字远离名称门,
德字甚深智慧门。
——《定解宝灯论》
自性不一定,
如观显现彼,
欲现勤心乐,
亦是大障过。
——《普作续》
《入菩萨行论》中讲:以正知正念,观自己的心。
若以正念索,
紧拴心狂象,
怖畏尽消除,
福善悉获至。
——《入菩萨行论》
一切觉支门,观装如水月,
无贪无染生,以修如童境。
——《普作续》
忿怒坛城装,执为怒尊身,
纵现前文字,非见寂真如。
——《普作续》
五浊黑暗极深时,
八乘星光难除之,
三信七马应牵引,
极密精要万日光。
——《忠言心之明点》
百千无数法,凡生皆开花,
因无相状故,不由憩处生。
——《普作续》
无余皆圆满,非变正直住,
如空平等际,法非待他生。
——《普作续》
任运住大乐,无等之本智,
以自力觉悟,法不由他生。
——《普作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