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随笔 | 专访康卓恰度(红度母化身)
专访·康卓恰度
康卓,被称作「康卓恰度」是什么意思?
“康卓” (藏语:མཁའ་འགྲོ་མ་ 梵语:ḍākinī)的字面意指“天空行者”,即获致证悟的女性。通常而言,上师的妻子会被尊称为“康卓”,女性上师也是如此。当我去西藏旅游时,我发现有人称我为 “康卓”,但我没当回事。因为这个头衔实际上与仁波切的地位关联,而非我本人。不过,当仁波切亲自认证我为上师,且建议我使用“恰度康卓”这一头衔时,意义就变得深远了——它不断提醒我与仁波切、西藏与西方的恰度贡巴(ལྕགས་མདུད་དགོན་པ་)以及他的传承之间的连接。
当然,康卓也让我联想起过去那些伟大的空行母,譬如佛母耶西·措嘉(ཡེ་ཤེས་མཚོ་རྒྱལ།)和佛母玛吉·拉准(མ་གཅིག་ལབ་སྒྲོན།),以及恰度仁波切的母亲德洛·达瓦·卓玛和他的妹妹钦列·旺嫫,这位仍旧生活在东藏的粗犷的空行母。
您说的“粗犷的空行母”品质是什么意思?藏传佛教中女性原则的本质和气息指的是什么?
空行母,并不总是经由某种可预测的方式来开展上师的证悟事业。她们的行为体现出自发的无私。通常,我们会认为女性化意味着温柔。我们会时常想起美丽的唐卡绘画,画面中,佛母益西·措嘉跪伏在莲师的身旁,双手以祈祷之姿合十,用充满向往与虔敬的神态仰慕莲师。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佛母的解脱行传,即会发现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实际是一位非常执拗的少女。她违抗父母让她结婚的意愿,拒绝一切正值壮年的俊美追求者,挫败所有约定俗成的期望,众人施予她的报复亦相当残忍。无论她的嗓音和性情多么甜美,她的意志却是无坚不摧的。
为继续她在世间的佛行事业,莲师独自离开前往罗刹国拂尘洲埋藏伏藏教典。这是她人生中最有趣的时刻之一。因为我们都期待看见她的坚忍不拔。相反,她却悲痛欲绝,扑倒在地,扯着头发,抓着脸,大吵大闹。她向莲师哭诉说道:他是她唯一的心,离去是他做的一件没有慈悲的事。尔后,莲师赠予佛母最后两项遗教,便融入光芒之中。但佛母继续号泣痛哭,求莲师回来。终于在第三次遗教的时刻,她若有所悟:与上师一起亦或分离,都是场梦。深埋于心的希惧瞬间粉碎,她生起无毁的信心,现起上师乃周遍法界的直接洞见。并且,由于她自流露之智慧,佛母经由莲师又得获了另外三种可以饶益众生的口诀。
仁波切的妈妈,非常美丽迷人,深不可测,她因慈悲而极受大众爱戴。一次,我在康区遇见一位老和尚,他说记得当年在一次法会上,因为自己把罡令(རྐང་གླིང་)吹得非常糟糕,她便把金刚铃朝他扔了过去。五十年后,那一刻对他而言仿佛仍旧历历在目。
至于仁波切的妹妹,士兵曾两次试图处死她。有一次,士兵让一群藏人歌颂领袖,于是她就开始大声咒骂。士兵们抓住她剥掉她的衣服。其中一人用枪对准她的心脏扣动扳机,但没有成功,又试了一次,枪还是没有开火。然后他向空中射击,枪开了火令他兴奋,于是决定再次用枪杀死她,奇怪的是仍旧没有成功。当着诸多目击者的面,士兵感到相当无趣,他把枪扔在地上,命令其余士兵们用手铐铐住她,结果手铐碎了。他们只好将她拖进监狱,第二天早上无奈把她放了,还对她嘶喊道:“滚出去吧,你这个疯婆子!”
前一秒她还凶得很,下一秒就乐得像小孩子一般。她特别喜欢香水和小饰品。我从未见过谁的情绪像她那样鲜明多变,以至于让整个寺院的僧团感到极为困惑。但她毕竟是他们的空行母,因此大家都希望她开心,不过她的愿望通常都十分奇怪。有一次她说想拜访祖古阿里克,那是一位尊贵的圣者,非常严肃。由于闭关期间,祖古并不想会见她。可最终还是让她进去了。而当后来有人问祖古为什么让步时,祖古恼怒地回答说:“金刚亥母都来到家门口了,我能怎么办呢?”
我也曾经遇见过其他伟大的空行母,包括索甲仁波切的姨妈康卓·慈玲·雀谆(མཁའ་འགྲོ་ཚེ་རིང་ཆོས་སྒྲོན།)。她有一种全然超脱的甜美与单纯。不过,她真正的空行母品质在于她灵性证悟的光辉,而不是她外显人格的某种面向。延伸阅读:《翻译随笔·忆念康卓慈玲(乐慧空行母)མཁའ་འགྲོ་ཚེ་རིང་ཆོས་སྒྲོན》
玛吉·拉准也是西藏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修行者之一。众所周知,她特别擅长修持决法(གཅོད།)——旨在切断“我执”的一种强大的金刚乘教法。
专访·康卓恰度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