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旅91 | 快乐人生,是发现心的奥秘
2015年11月13日,老师受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邀请,为与会听众分享有关“快乐人生”的主题相关内容,
来,我们一起去看看。
日本早稻田大学,(Waseda University),简称早大,1882年由日本前首相大隈重信创立,校本部位于东京新宿区,是一所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是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成员校,也是学术研究恳谈会、卓越研究生院计划、领先研究生院计划、研究大学强化促进事业、大学宇宙工学联盟、核能人才培养联盟、日本海洋创新联盟、东京六大学联盟成员,国际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Universitas 21、亚太国际教育协会、日瑞Mirai项目成员。
1、世间快乐的本质
世间任何人,不论生活在哪个国家,也不论是何种身份,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幸福,为此而不断地奔波忙碌。不仅是人类,我们看得到的动物也一直在忙于营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可以说,得到幸福是所有众生的共同愿望。
世间的幸福并不可靠,它短暂虚幻,终归破灭。
我们感受的每一种快乐,都在不断变化,虽然当时感觉很开心,似乎幸福的生活拉开了帷幕,但很可能这份快乐正悄悄酝酿着痛苦。所以,世间快乐的本质是一种“坏苦”。
出世间的快乐不依赖于外物,是从内心获取的,所以比较容易得到,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心;相反,如果要依靠外物得到快乐,首先不容易得到,即使得到,也容易失去,即使没有失去,也会变来变去,整个过程都给人一种不安全感。
2、思索生活的意义
21 世纪算是比较和平的世纪,更重要的,它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跟自己的思想、行为相背离的信息,每天也在冲击着人们的内心。
事实上,很多人特别感兴趣的一些事物,表面上很吸引人,但却可能让人的内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边缘化和低俗化。
1969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塞缪尔·贝克特,也说:“我们庸俗的感知只涉及庸俗的现象。”
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对现代生活失去了信心,成了悲观主义者,我只是想唤起大家对生活真实意义的思索。
3、人生苦味
从各类媒体报道看,世界各地的人都有不少痛苦,不论孩童、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孩子既要背负学习的重担,又要承受他人的歧视、欺负,对于这些孩子,快乐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大多数年轻人承担着工作和生活的巨大重负,需要从早到晚不 停地忙碌,有甚者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个别人承受不住压力,甚至选择了自杀。
这个年龄段的人生如夕阳西下,他们不再拥有年轻时的精力、美貌和地位,不仅承受身体上的种种衰相,内心也常常陷入寂寞与失落的状态
4、苦因不在外面
对于痛苦,一般人往往将其归咎于外在原因:我的钱财不够多,我的名声不够大,我的权位不够高。其实这也不一定,如果你赚了很多钱,得了很大的名声,拥有了很高的位子,痛苦也许更严重。
相反,如果一个人具有信仰、智慧和悲心,即使物质条件有些匮乏,内心却可以非常快乐。
5、三种人的快乐
在《大智度论》中说,世间有三种人:上等者,依靠利益众生而获得快乐;中等者,希求后世的快乐;下等者,希求今生的快乐。
追求今生快乐,在佛教中也是允许的,不过人生非常短暂,仅仅追求这种快乐并不值得。
1、心中的宝藏
人类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应该寻找更高层次的快乐——并非依附外物,而是从内心流露的快乐。
一切外在的富足在内心中本自具足,如果能开发内心,就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源源不断输送出快乐,受用不尽。
2、禅修,让愿望实现
如果能运用禅修让自心变得柔和、自在,那么所有员工也会慢慢变得调柔,从而会实现最高层次的管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借助禅修调整自己和学生的心态,就可以开发自他的潜在智慧,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运动员,如果能常常禅修,就可以让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升成绩。
3、深究与广学
在学习仏法时,有时要深度挖掘,有时要全面通晓。
不论你是大学教授还是普通民众,一方面有必要研究甚深佛理,另一方面也应当学习浅显法门。
日本禅师池田大作曾说:“掌握了哲学,就等于在心里燃烧起一个太阳,以后将是以哲学照亮、开拓黑暗人生的时代。”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pexels”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