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懂得缘起和对治的因缘,就能进入如理的忏悔 Back

懂得缘起和对治的因缘,就能进入如理的忏悔

 5.区分自性与客尘


造颂 | 法王如意宝

注解 | 慈诚罗珠堪布

译文 | 益西彭措堪布

出自 | 忠言心之明点忏悔要义颂



请在WIFI环境下打开



忠言心之明点忏悔要义颂讲记(5)


法王如意宝 造颂

慈诚罗珠堪布 注解

益西彭措堪布 讲述



自心明界无垢水晶镜,

若为忽现障尘悉掩蔽,

深明等持影相难现故,

四力白布精勤以拂拭。



(二)业由妄心造作,故是客尘

1


以妄心来满足自我的造作

只能增加轮回流转


“因缘所生、自无始轮回以来所集起的自性罪与佛制罪,障碍生起觉受、现证的彼等诸业。”


一切时方所摄的现相,无非因缘合成。


缘聚时显现一刹那影相,过后了不可得。


如果不晓得这些事是虚妄的,就会不断地分别计较、追逐求取,发生各种造作、各种癫狂的行为。


世人一直被妄相蒙骗,在妄相中不断地建立各种意义,进行各种取舍。


还会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些改善得更好?让它们的作用变得更多?


继而为此做出各种努力,让妄相显现更丰富、更便利地满足人类。


等到能集聚因缘来创造它,或者能够控制这些假相时,他就自认为已经有了大智慧。


其实,这些妄心的错乱分别,根本不相合法界理体。


不仅如此,迷在现相中的分别心会造下各种有漏业。


一切业果的根源即此妄心。


虽然妄心自以为有智慧,认为凭借造作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事物,但由于是基于一种私我的欲望,也就是以满足自我为根本。


因此这类以我执为根源,所引生的一切行为或虚妄的造作都叫做有漏业,只能增加轮回流转。



2


非福业障蔽善趣安乐

福业不动业障蔽解脱或菩提


其中,如果一心想求得今世的安乐,就会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人利己,由此积下杀生等成为非福业的业障。


如果想求得后世的安乐,并懂得“善有善报”等因果律,就会通过上供下施等付出,以谋求来世的幸福。


虽然会有一些利他的行为,但目的还是为了自己得到快乐,只不过造作的方式高明一些。


他所积下的布施等有漏善业,其实也是障蔽出世正道的福业。


还有些人认为追求外在的五欲乐受很不值得,不仅过程辛苦,而且得到的安乐受用太低劣,尤其最终落在痛苦当中等等,有各种过患。


所以,他宁可选择从内在引生的喜乐。


智慧更高一层的人,还会舍弃内在的喜乐,求取无苦无乐的境界。


这两类人都会修习禅定,形成有漏的不动业。


以非福业会障蔽人天善趣的安乐,其他福业、不动业,会障蔽解脱或菩提。



3


对于本性的开发

小乘行人仍有微细的障碍


小乘行人观见无我,证得人无我空性,由此止息一切私我的欲望,在一切时处当中,都不会缘“我”发生造作。


因为没有我,便不会在“我”上建立得失成败等,无论遇到何种境缘都不会以执著自我而起烦恼,从而止息了一切有漏业。


但由于没有证得诸法无我,他仍会执著有实法存在。


因此,小乘行人安立极微和刹那是万法的实相,叫做胜义谛。


这种更微细的障碍虽然不障善趣和解脱,却会障蔽本性的开发。


也就是说,只要这种缘法产生的分别心没有寂灭,就见不到无二法界。



4


相对二边的虚假之法

都是客尘的体性


这一切无不是基于一念无明而起的各种或粗或细、或苦或乐的妄现,因而都是客尘,所积集的一切造作也都是障蔽本性的业。


就像浮云遮蔽虚空的本面一样,各种各样的业也原本没有,只由一念无明,导致误入幻梦。


这轮回大梦中似有很多生灭、来去、增减,又好像有苦乐、染净等等,但都是相对二边的虚假之法。


什么是相对二边呢?


就因果法而言,果唯一依赖因而成立,没有独立自性;因也同样。


所以因和果是一对,离因无果,离果也无因,都是观待而安立的假法。


由此认定,因和果显现的当下就了不可得,只是客尘的体性。


所以,对于彼等障碍,上师用“忽现障尘”四个字来说。


“忽现”就是客,它有障蔽的作用,就叫做“尘”,“障尘”也是本来没有的。


又如梦中错乱显现一切幻相,醒来就清楚了知,梦心以及它所变现的事物都是真实中不存在的假法。


识透了这一点,对梦中的一切就自然放下、不再执著。


其实世俗生活里的一切都是白日梦,跟晚上做梦无不相同,因此将轮回称为长夜大梦。



5


懂得缘起和空性的道理

就能如法地忏悔


了解生死的虚假性,就能知道从中现起的一切业——所净的垢染并非实法。


它们在觉悟的当下都会消失,或者在缘起法中出现对治时,就会发生转变。


客尘法不是一成不变。随着心的转变,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也就是说,如果见到本性清净,它们会消失。


即使暂时无法证得空性,也可以借助缘起的力量去改变它,如同衣服上浓重的油渍,在因缘上集聚洗衣剂、水,再配合手的揉搓等,马上就能清除干净。



懂得缘起、发起对治的因缘,就会发生转变。


所以说,只要懂得空性和缘起的道理,就能进入如理的忏悔了。


由于明了净障的运作机制,内心深极忍可本来清净,或者运用其他对治法消减业的力量。


一旦懂得障碍只是像迷梦那样虚幻的客尘,就能确信它会被净除,如同认识到梦里现的种种恐怖境界都仅是错乱时,就很容易消除怖畏。


当智者明见空性,便可以不受障碍——既然现相只是一念妄心所起,当妄心停歇、根源断绝,所现的相也就自然消失。


所净的障垢不是心的本性中具有,所以正现之时即一无所得,犹如空中浮云。


虚空本来远离一切相状,暂时的因缘聚会,忽然就现起了白云。但去寻找它时丝毫也得不到,这叫做“无基离根”。


或者观察它到底从哪里来?结果根本没有来处。


  • 先前没有,在一刹那间忽然显现了;

  • 正现的时候,寻找它的住处也了不可得;

  • 消失后,追查它的去处,同样一无所得。


由此可知,浮云本不存在,只是忽现的假相而已。


从譬喻遍推一切有为法,应当一概决定它们的体性不可得。


因此,从无始轮回以来,由身口意集起的无量无边的自性罪、佛制罪等等,全部是客尘,都是忽现的虚妄法。


虽然在不断地生起,但生即是无生;虽然在不断地显现,但现即是无现或妄现。



忏悔要义颂

自心明界无垢水晶镜,

若为忽现障尘悉掩蔽,

深明等持影相难现故,

四力白布精勤以拂拭。

忠言心之明点



法王如意宝 造颂



往期精彩




↓↓↓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金刚萨埵心咒内部共修》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