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宗萨钦哲教言 >> 戒律的训练 Back

戒律的训练

宗萨钦哲教言 2024-01-29

三、戒律的训练

最后是第三个——戒律的训练,这一条很重要。如同三摩地的训练一样,戒律的训练也必须与智慧有关。

如果你的戒律与智慧无关,不论你做什么——像绕行多次,用绳索将身体完全捆绑起来——都不是我们这里所谈的戒律。

我们讨论的是福德,所以我讲的是积聚福德的方法。戒律和智慧不相冲突,这点很重要。

如果一个持戒的人心里想:“噢,我的戒律持守得很好,我凌晨四点钟起床,不吃鸵鸟肉,不杀蟑螂反而收养它们……”

如果你以此为傲,你守的戒律就与智慧无关,这种戒律会使你变得像清教徒一样严肃而拘谨,你因此会产生优越和自卑两种情结。

譬如当你走在纽约的苏活区,看到那里的妓女,你会产生优越情结,因而瞧不起她们。而当你看到耆那教的僧侣,你会产生自卑情结。

自卑不是谦卑,它基本上像是愤怒,你会努力在耆那教僧侣的身上挑毛病,我们佛教徒就常常做这种事。也许不该说我们,实际上是我常常做这种事。

我觉得耆那教很好,不知道为什么它没能在这世界上兴盛起来。当我看见耆那教的出家人,我即刻的反应是:“他们没有智慧,他们没有空性和明觉。”而不是去欣赏他们细琐而狂热式地坚守非暴力原则。

狂热的非暴力,你们听过这种说法吗?旧金山有耆那教的中心吗?你们应该上网查查。听说美国东岸有他们的中心,加州的比基尼对耆那教僧侣来说可能多得难以招架。

我们再回来谈戒律。任何事都可以被当作戒律。通常的建议是你自己规范自己,而不是让别人强迫你,不过你也可以选择去要求某个人给你戒律。

你知道戒律相当于什么吗?就是“誓言”。誓言可以关于任何事,它也可以是很可悲的誓言,好比新年愿景。


还可以是刚刚吃完很大一份意大利面,产生了罪恶感,于是发誓:“从明天开始,我再也不吃意大利面了。”可是到了明天,你又吃了,然后你产生更多的罪恶感,这就是一种“充满罪恶感的誓言”。

持有某种戒律来发展三摩地禅定,并进而发展智慧,这是必要的。假使这个戒律的训练还能利益他人,就更好,大乘佛教尤其这么看。我要跟你们说,不要瞧不起微小的行为。

也许我们没有能力立一个像是“不杀鸵鸟”的誓言,但你有能力发誓在刷牙时把水龙头关上以免浪费水,你可以发这种誓言。

问题是,我们许多人认为这个誓言是那么微不足道:“我们不要发那种誓,我们要试着发比较大的誓言,比如不要有性行为。”

这样的誓言就很难了!哪怕只是每个星期三不要有性行为都很难,有时你会忘记。不过老实告诉各位,我发现连刷牙时关上水龙头都不容易。

我们许多人会认为这样的小事和灵修道路无关。关掉水龙头?有何灵性可言?其实这个戒律算不算是灵修,完全在于你的动机,端看你多有创意。

如果你是菩萨,曾经受过菩萨戒,并且发誓每一次刷牙的时候都要关掉水龙头,这个行为就会利益众生。这不只能帮助他们证悟,也有益于生态环境,还能帮助人类。

受戒或发誓是一个积聚福德资粮的好方法。比如说,你我现在没有到处杀人,我们这样没有杀人已经过了多少年?

但我们没去杀人,其实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胆量,没有时间,没有力气,也没有理由去杀人。杀人要花很多时间,你要细心处理全部过程。

可是我们不杀人,有没有累积福德?没有。我们没有累积杀人的恶业,但也没有累积不杀人的善业,我们只是懒惰。佛教积聚福德的方法非常巧妙,只凭一个简单的行为就可以积聚大量福德。

如果你一开始就发誓不杀人,那么一旦发了誓,即使是因为你在睡觉而没有杀人,你都在累积福德。这是真的!所以,如果你想要积聚福德资粮,就得发誓。


公众号推荐

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

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

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

(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



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

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