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弟子规另解】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Back

【弟子规另解】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三年,常悲咽”:父母一旦去世了,子女必须守丧三年。在此期间,应当处于追思父母的哀痛之中,不能开开心心、唱歌跳舞,好像母亲死了特别高兴,父亲死了犹如怨敌离开一样,这种态度绝对不行。


那么,要以何种方式表达你的哀悼呢?


首先要“居处变”:父母死后,自己的住处要尽量简朴,不能奢靡豪华。在古代,子女一般还应为父母守丧。晋朝有个叫王裒的人,他母亲生前很怕打雷。母亲过世以后,他就在墓旁修一个茅棚居住。每逢雷雨交加的天气,他都会跑到墓前,安慰母亲:“不要怕啊,儿子就在这里,一直陪着您!”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王裒泣墓”。


其次要“酒肉绝”:以前喜欢喝酒、抽烟、吃肉的,三年中必须戒酒、戒烟、断肉,还要断除歌舞等喜庆活动,行持善法以纪念父母。


“守丧三年”这一传统,藏地跟汉地大致相同。在我们藏地,父母去世之后,子女如果比较孝顺,上等者是三年不过年、不办喜事,也不打扮等;中等者是两年;下等者也要一年。倘若父母刚去世,你就载歌载舞地过年,那大家都会笑你:“看,还有这样的人!父母死了还做这些。”


在藏地,人刚死时,需要念四十九天的经,第二年、第三年为纪念他,也必须念三天的经,即三年中要为亡人念经,这是历来的传统。念经的时间,应在祭日之前,不能在祭日之后。比如,我父亲在今年38号去世,那明年38号之前,我要为他念经三天;如果条件不允许,念一天也可以。但不管怎样,三年中一定要给他念经。如果第一年念了,第二年却没念,大家就会说:“这家人多不孝顺,连父母的祭祀法会都停了。”


不仅对父母要守丧三年,对上师也应这样。大家都知道,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辞世之后,我们学院几千个人,三年中没有过年,也没开夏天的娱乐法会,这些活动全部取消。而且,在上师如意宝的法体火化之前,学院所有法师都发愿:三年中不离开学院,一直讲经说法,三年后再决定何去何从。这些是非常有意义的行为。


不但我们藏地如此,印度也有类似的传统。我翻译的《密宗大成就者奇传》中,就有一个护喜的故事:护喜是梅志巴尊者的弟子,从小精通各种学处,后来皈依佛门,依止梅志巴尊者十二年。上师涅槃后,他守护在上师的塔前,寸步不离,每日涕泣,哀哭了整整三年。三年里,万念俱灰的他没对人说过一句话,一心一意地修行。因为他的诚心祈祷,一天上师的加持顿然融入心间,他亲证了觉空无二的境界。三年过后,他前往印度南方利益众生,后来不舍肉身前往地下,进入吉祥之门。直到现在,他还住在非人之处饶益他们。这是多罗那他亲口所述。


因此,不管在汉地,还是藏地、印度,都强调以三年追思父母尊长。这是什么原因呢?以前孔子的弟子也问:父母逝世要守丧三年,时间会不会太长了?孔子答言:“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对子女不但有生育之恩,而且子女生下来之后,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内,都是在父母怀抱中长大。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你,为你的吃饭、穿衣特别操劳,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为了纪念这一点,父母死后守丧三年并不为过。《孟子》亦云:“三年之丧,齐疏之服。”意即守丧要守三年,丧事期间要穿素服。这是中国的古代传统。


但现代人不是这样,父母今天死了,过几天他仍会过年,也许丧事还没处理完,他就到酒吧去唱歌跳舞了。我知道有一个人,她丈夫刚死时,她痛不欲生,说要如何如何,但四十九天的经还没念完,她遇到另一个人,就跟着他跑了。许多人听说后都笑她,但也没办法,人没有道德约束,就会想什么做什么,已经不同于古人了。


究其原因,也是在“文革”期间,因为政治上的需要,号召“批林批孔”、“推翻三座大山”,结果把传统文化看作封建主义大山推倒了。很多人都觉得:“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这是封建迷信,是陈旧落后的行为,现在的新社会、新时代中,这些教条主义没有必要。”于是他们纷纷效仿西方,但学到的多是糟粕,不适合自己的知识,一个个粉墨登场、为我所用,而那些值得借鉴的慈善观念,很多人都学不到。因此,现在这一代人,全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在他们的思想里,传统已经断了,这样一来,人就没有规矩,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


故而,要依靠传统以外的方法来约束自己,对我们并无益处。在古代,即使是很出名的人,也都坚守传统。像苏东坡,他父母死了以后,他不顾自己的前程,坚持守丧三年,可现在人绝不会这样。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要值得观察。没有这些传统,汉人将面临什么样的未来?对此也应该考虑。汉地虽不像藏地一样全民信教,但自己也有优良的传统文化,若把这些全部都抛弃,那年轻人该怎么办呢?


感谢您的阅读,《弟子规另解》连载中,敬请继续关注......




感恩您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微信号:WYBS_HK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成立宗旨:开放、包容、求真、利他!

官方网址:http://www.wybuddhist.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573842014

联系我们:wybuddhi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