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58 课 * 甘露丸 Back

《极乐愿文大疏释》58 课 * 甘露丸


不怀疑前后世的存在性   

有些人也许会想:到底有没有来世?如果有来世,现在做准备当然是可以的,如果根本就没有来世,那做准备又从何谈起呢?其实,要证成前后世的存在并不难,佛教的经论中有很多有力的理论依据,在现实中也有很多回忆前世的公案,很多人对前世经历之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记得清清楚楚,而且经过调查也完全属实


有些人会想:虽然有人能回忆前世,但这只是少数人的经验,大多数人都不能回忆前世,以少数人的经验能够证明前世存在吗?这些人的疑惑很容易遣除:虽然是少数人的经验,但只要是事实的真相,从道理上完全说得过去,那大多数人就应该承认这件事。比如,美国宇航员登月后,见到了月球表面的事物,虽然地球上的其他人并没有登月,但通过宇航员的所见,也可以相信月球上存在某类事物;同理,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回忆前世,佛经中也说只有少数人能回忆前世,但通过回忆前世的个案,完全能够证成前世是存在的。既然前世存在,后世自然也存在。


还有些人认为:因为很多科学家不承认前世后世,所以前世后世不存在。其实,所谓不承认有两种:一种是有可靠的依据而不承认,一种是因为不懂而不承认。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比如通过研究佛教的千经万论,最后举出了有力的证据否认前世后世,那我们也没必要出于宗派的偏执而固执己见。佛教是讲道理的,《胜出天神赞》里也说:我既不贪执佛陀,也不嗔恨外道,谁有道理我就跟随他。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说因为不懂而不承认,那这种不承认并没有依据,我们就没必要跟随他们的观点


很多科学家虽然在某一领域颇有建树,可是他们对甚深的佛法并不在行,不要说真正研究并通达佛教的观点,甚至连想都没想过这些问题。如果向他们问起前世后世、极乐世界方面的问题,就好像向偏僻地方的牧童询问大城市的高楼大厦一样,他们根本答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现在有些人对佛法的评判,只不过是以愚昧无知而得出的相似结论,这些结论在佛教的正理面前经不起观察,按照因明的说法,这样的结论是一种非量。作为科学家,应该客观公正地探索真理,如果一个人没有充分的依据,仅以主观臆测来下结论,那这样的人只是相似的科学家,对这样的科学家我们没有必要去盲从。


正确面对生死   

如今我们获得了暇满人身,趋入了甚深的大乘佛法,也遇到了善知识的教言,这是极为稀有难得的因缘,在这个时候,一定要通过实修佛法获得生死自在的把握


虽然每个人都会死亡,但在如何应对死亡上,世间人跟佛教徒完全不同。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在出世间法上努力过,只是为了今生的感情、工作、财富、地位而忙碌,而我多多少少在出世间法上努力过,所以当疾病、死亡等违缘降临到自己或者亲人身上时,自然会有应对的能力


当死亡到来之际,每个人的身心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将不得不舍弃今生的一切,独自前往另一个陌生的世界。在那时,生存的形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我们的基本需求——希求快乐、远离痛苦却不会变,世间人常说,“人是追求快乐、躲避痛苦的生物”,既然每个人都想拥有快乐、远离痛苦,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呢?


修行人要遣除邪分别念

大家对佛法一定要广泛深入地闻思。对末法时代的修行人来说,尤其要以佛法的智慧剖析现代科学、其他宗教的观点,以遣除内心中障碍修行的各种邪分别念。如果道路被堵塞了,不管这些路障是金子还是石头,都会障碍行人前进,只有清除路障才能顺利抵达目的地;同样的道理,要往生极乐世界,首先通过闻思来遣除内心的各种障碍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凡夫人本来善根就微薄,一旦遇到世间的种种邪说,很可能在相续中引发邪见的熊熊烈火,最终彻底焚毁自己的善根。一旦自己的闻思究竟了,对净土法门没有任何怀疑,对阿弥陀佛有了稳固的信心,那时就没必要进行过多的分析和观察了,应该实地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明观福田、积资净障、发菩提心、发清净愿


重视听课和集体闻思修

其实,每天如法地听一堂课,这里已经具足了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正因为如此,以前法王如意宝在世时,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天的讲课从来都不会中断。现在也是这样,只要我们坚持如理如法地听课,就应该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希望

因此大家要重视听课。其实,这样和道友们共同闻思修行非常有必要,因为如果没有大众的加持,凡夫人很难保持长期的精进。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情况:如果哪一天没有上课,当天的顶礼、念《普贤行愿品》等善法可能就会缺失。就像一个孩子的自觉性再强,如果他不去学校学习,也很难独自完成学业一样,凡夫人行持善法也缺乏自觉性,必须依靠大众的鞭策。所以,希望大家尽量参加集体的闻思修行。


不对旁生说恶语

动物也有情感,如果以恶名称呼,它们也会不高兴。当然,在初劫的时候,由于众生的福报所感,旁生也会说人的语言,如果对它们以恶名相称,它们能直接向人表示抗议,现在由于众生的福报微薄,旁生无法直接和人沟通,但我们也不应以恶名称呼它们。……佛陀讲了这个公案后教诫诸比丘:“旁生听到恶语都会难受,更何况人听到恶语呢?所以要说善语,不能说恶语。……佛陀教诫大众:“口应出爱语,决勿出恶言。”


恶语过患大

有些人可能是业力现前,经常故意以恶语刺伤他人,其实这些人在伤害他人的同时,反过来也在伤害自己,就像举起斧头砍到自己一样。如《因缘品》中说:“天生一出言,便说恶语者,犹如利斧头,将砍断自己。”有些人经常在人群中骂人,而且骂起人来滔滔不绝,可是要他背教证时,连一个偈颂都背不出来,表面上看来这种人很成功——他一出现其他人都害怕,但实际上这种人是在害自己,最终他的很多事情都不会成功。


邬金莲花生大师说:“恶人之语如毒树,触于何处断一节。”恶人的语言就像毒树一样,接触到哪里,哪里就要烂掉。佛经中说:“为恶语垢所制服,无论何者无安乐,犹如狮蛇极凶残,恶语之人无善趣。”只要一个人相续中有恶语垢染,无论他是谁都不会快乐,恶语者犹如凶残的狮子毒蛇,他们不会得到善趣的安乐。就像不敢接近狮子毒蛇一样,人们一般都不敢接近恶语者,他的周围都是空荡荡的。《报恩经》中说:“炽热诸铁轮,恒旋头顶上,其苦非难忍,倘若说恶语,果报更难忍,永莫说恶语。”炽热的铁轮恒时在头顶旋转,使自己脑浆飞溅,这样的痛苦不算难忍,说恶语的果报才更为难忍,因此永远也不要说恶语。


当断恶语、宣说善语

恶语不仅会导致来世的痛苦和不幸,即生中也会给自他带来很多痛苦。这一点大家应该能感觉到:如果自己向某人说了恶语,说完后自己心里会像堵了石头一样不舒服,甚至两三天吃饭都没有胃口;如果别人向自己说了恶语,自己心里也同样不舒服。在人群中说恶语更是如此,如果向一百个人说了难听的话,就像在他们心中撒了毒药一样,这一百个人都会非常难受。所以有智慧的人要观察自己的语言,尽量不要对任何众生说恶语。可是有些人由于素质太差,不要说对人和旁生说恶语,甚至对无情物都要说恶语。


我觉得作为一个凡夫,相续中当然会有贪嗔痴,要永远不吵架是不可能的,但学了这么多佛法,多多少少要有一些自控的能力,要尽量避免那些过分的行为。如果自己不赞同某人的观点,与其和他吵架,还不如以符合正理的语言和他辩论。否则,你学了这么多佛法,也发誓要利益无边无际的有情,但是连一些非常粗大的恶行都不能遮止,那就太惭愧了。因此,希望有些人的旧习惯要有所改变。其实只要有决心,要改正从前的恶习并不是很困难。古来的很多高僧大德最初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也有各种不同的缺点,但他们励力对治自己的缺点,以正法调伏自相续,最终成了令无数人仰慕的圣者,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


佛教十分提倡断除恶语、宣说善语。《律藏》中说:“故当说柔语,莫言不悦语,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意思是,应该说柔和的语言,不要说不悦耳的语言,说悦耳的语言是善业,不会夹杂任何罪业。(不仅如此,如果说悦耳的语言,什么事情都很容易成办,如果一开口就是刺耳的语言,很多事情都比较难成办。)萨迦班智达说:“伤害他人之恶语,即使怨敌亦勿说。”古德曾说:“莫揭他人过。”《修心七要》中也说:“莫发粗恶语。”道宣律师曾说:“宜出善言,互相赞美,令彼心悦,勇进修道。”意思是,修行人应该说善语,要互相赞美,这样令人心情愉悦才有助于勇猛精进修道。


在佛教里,像这样的教言非常多,多看这些教言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世间有那么多宗教和学说,但唯有佛法才能将众生从痛苦中彻底解救,才能赐予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安乐。现在的人大多是人云亦云,不经详细观察就轻易跟随一种观点,有智慧的人不应如此。大家可以比较佛教和其他宗教,看看到底何者对众生更有利?其实,只要稍作观察就会明白佛教的殊胜。不要说那些高深莫测的见解和修行,即便是刚才所讲的这些道理若能普及到全社会,人人都知道什么是有过失的语言、什么是有功德的语言,人人都杜绝恶语、宣说善语,这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利益啊!现在人们都说要构建和谐社会,但如果没有抓到问题的核心——以佛法改造人的身心,和谐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断除恶语的功德

如果能够断除恶语则会获得许多功德:不会转生到恶趣,经常能听到悦耳之语,受到众人恭敬,有众多亲朋好友,一切事业自然成办,即使沦为一无所有的乞丐,也会得到众人的欢喜,永无死于恶性(无有善法)之中的顾虑

《大方等大集经》中说,远离恶语有十种功德:一者得柔软语,语音柔软不刺耳。二者捷利语,说话流利,不结结巴巴、吞吞吐吐。三者合理语。四者美润语,沙哑的声音很难听,别人听到就想捂耳朵,若远离恶语,则语音不沙哑、优美润泽。五者言必得中,说话能说到点子上,不是说了半天,谁都听不明白在说什么。六者直语,即说话公平正直,无有谄曲。七者无畏语,即在大众中发言无有畏惧。八者不敢轻凌语。九者法语清辩。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

佛经中说:“断除诸傲慢,恶语伤感情,何者说柔语,彼士转善趣。”如果能断除傲慢,杜绝以恶语伤害他人的感情,恒常说柔软的语言,这样的人将转生到善趣。佛经中还说:“圣者断恶语,恒说柔和语,极喜美语者,近住于涅槃。”圣者都是断除一切恶语,恒常说柔和语,因此喜欢说美语的人离涅槃已经不遥远了。《受十善戒经》中说:“若能不恶口,是名大丈夫,人中端正者,一切皆乐见。”不恶口者是人中的大丈夫,也是人中的端正者,一切众生都喜欢见到他。我们学院有些道友因为平时从不说恶语,很多人一见到他们就心生欢喜。《正法念处经》中说:“黠慧离恶口,正语喜乐行,如是美语人,则近涅槃住。”有智慧者远离恶语,他们喜欢说真实的语言,这样的美语之人将趋近于涅槃。

看到这些恶语的过患和远离恶语的功德,大家应该下决心断除恶语,尤其是金刚道友之间更不应该说恶语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57课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56课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55课 * 甘露丸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 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