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脚印 >> 一条最快的成佛之路——《事师五十颂》传承、法本及辅导资料 Back

一条最快的成佛之路——《事师五十颂》传承、法本及辅导资料

智悲脚印 2020-06-25



他经过多次闭关修法、思维抉择, 终于找到了一条最快的成佛之路——如理依止上师。他把依师的具体内容撰写出来,这就是 《事师五十颂》!


——大德




其实,藏地、印度、汉地曾出世的无数大成就者,都是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完完全全依教奉行,最后与上师意趣成为无二无别的。所以,我们要想得到成就的话,依止上师非常关键。 


《事师五十颂》的作者跋维谛瓦,是特别精通佛法的人,但最初没有弘法利生的机会,于是他就离开寺院,想去东方朝拜一尊度母像。


途中乘船过海时,他被劫持到了一个海岛上。他很想回印度去,可不知道离开的方法,就每天向度母祈祷。终有一天,度母在梦中指示说:“你想去什么地方,头就朝什么方向睡。”  他按度母的指示回故乡后,发现寺院有了很大变化,同时代的人许多都圆寂了,年轻的又不认识他。


于是他对岛上的人生起嗔心,认为是他们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就修法结手印指向海岛。海岛顿时发生地震,整个陷入大海之中。 做完以后,他立刻就后悔了,于是准备从故乡磕头到文殊菩萨的圣地,通过苦行来忏悔恶业。


这时度母出现在他的梦中,告诉他:“你即使这样做,也消不了你的罪业。但是,如果你用多年修行的经验,抉择出成佛最快的一条道路,用来指导未来众生,让他们能快速成就, 这个功德就能抵消你的恶业!”  


随后,他经过多次闭关修法、思维抉择, 终于找到了一条最快的成佛之路——如理依止上师。他把依师的具体内容撰写出来,这就是《事师五十颂》。表面上它只有五十个颂词,但实际上,依靠它能迅速清净罪业,成就无上菩提。

——节选《前行广释》





节选《事师五十颂略解》


《事师五十颂》的作者巴布拉尊者,公认为是马鸣论师。


他原本是一名外道,在佛涅槃后600年出世,生于婆罗门家,对婆罗门教和外道论典了如指掌,智慧超群,在外道中无人能及,每次辩论均可胜伏对方,于是自认为天下第一。 


当时那烂陀寺的佛法非常兴盛,经常受到外道攻击,于是最厉害的班智达守护东南西北四门,以接受外道的挑战。马鸣前去辩论时,诸班智达与他累日论战,竟无一人能胜,他生起极大的傲慢心,宣称失败者要跳入恒河(不同历史中, 说法也略有出入)。


后来圣天论师奉师命去与他辩论,彻底取得了胜利。马鸣决定履行承诺跳河自尽,当时很多班智达劝阻他,并把他留在那烂陀寺里。他在寺中空闲之余翻阅了《大藏经》,被佛陀的智慧深深折服,明白自己智慧十分浅陋,实无法与释迦牟尼佛相较。


他还在一本佛经中看到,佛陀早已作过预言,说未来有一个叫马鸣的人与佛教辩论,最终会失败。见此预言后,他对佛陀佩服得五体投地,终于醒悟并皈入佛教。





圣天论师告诉他,若想忏净曾经对佛法的毁谤,就要造一部积聚诸续部教义的论典,还要造一部赞颂释迦牟尼佛的论典。


马鸣论师遵照嘱咐,后来撰著了《事师五十颂》与《三十四本生传》。他的诗学造诣非常高,唱颂时连马都听得懂,故称之为‚马鸣论师。


尤其是他赞叹佛陀的《三十四本生传》(又名《百传》),收录了佛陀因地时108则公案,用一棵树的108个枝叶来作比喻,这在历史上非常有名。


你们有些人未学佛之前,也学过外道、诽谤过佛教, 但学佛以后,通过造论、传法来忏悔也未尝不可,马鸣论师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次学习《事师五十颂》,我们依照宗喀巴大师的《事师五十颂释-满弟子心愿》来讲解, 其中不乏密续教证的大量引用,对法义的深入了解极有帮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即能体会。宗喀巴大师的传记,每一个佛教徒都耳熟能详, 故在此不作赘述。





事师五十颂》的传承、略解、辅导及辅导讲记,请点击阅读原文,在戒律第四栏中查找;或者直接进入本公众号的菜单栏中查找。



回     向   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累劫积资,今生终于遇见您~再也不分离~

很多人修行不成功?不能证悟?就是因为这个。

修行不是闭着眼睛,非要看到有面有相的本尊,这才是真正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