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功德,需要恒时隐秘两件事
◎ 万物的孕育都要隐藏,才能深厚,如果暴露,很快就会消亡。
◎ 胎儿都是深藏在母胎里面,而且要经十月才能孕育成人;
◎ 酿酒也是要密封,不能漏气;
◎ 一切草木的根都是隐藏在地下,而且扎根越深,生命力越旺盛;
◎ 下至煮饭也要密闭才能熟。
积德需积“阴德”
所以,古人教我们积“阴德”,做了善事,要不留名,不居功,不自己宣传,这样才能与道相应。如同雁过长空,不留一点痕迹,我们做功德,不要在心里耽著,做了好像没事一样,这样才清净。如果做了一点功德,天天都执著,天天都嘴在嘴边,见人都要宣传一遍,这样也不会有很大功德,因为功德都因你的口舌而漏尽了。
隐秘修行的验相和证相
从修行产生的验相、证相上来说,也不能随便讲,讲了境界就容易消失。这是缘起上很微妙的地方。
但是现代人和古人的作法完全相反,稍有功德,就想让天下人都知道,不需别人宣传,自己首先就作广告,而且有一点功德,宣传起来可以放大十倍。这样只是贪求名声而已,最后一定会败亡的。有些凡夫人公然自称是某菩萨的化身、得了登地等等,这样说上人法妄语,根本戒都会破掉。
我们看大地的器量非常大,能够包容一切,在大地上放不净粪,大地也能容;车马在大地上行走,大地也能持。而水要是太清了,里面反而养不了鱼。这是表示有包容才能有福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要求很严,对别人非常宽厚,那就是有福德的相。
恶名越大,隐恶的功德就越大。不能隐的人,都是自己无福隐恶。
古代的大舜,隐恶扬善。大舜在河滨,见渔人争抢深潭,老弱只能在浅滩急流中打渔,大舜见了心里很悲哀,他也去打渔。见到争的人,隐藏其过,口中不说;见有谦让者,就赞扬效法他。一年后,渔人都以深水相让。
◆
《菩萨宝鬘论》中说:
发露自己之过患,
不觅他人之过失,
隐藏自己之功德,
宣扬他人之功德。
对自己,应当多讲过失,隐藏功德;对待他人,应当多讲功德,不宣扬过失。常见他人过失,就是诸恶之门;常见自己过失,就是诸善之门。
所以六祖说: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
印光大师也教导我们:要常见自己是凡夫,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萨,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这样做才会与道相应。否则,日日自赞毁他,菩萨戒也会破掉。
《梵网经菩萨戒本》说:“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 念佛人什么知识都学一点好吗?
• 净土的念佛法门有五个要诀
• 学习这部经典,对往生西方有直接利益
点击在看,随手法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