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佛祖许愿:“我不想死”
这两年家里走了好几位长辈,孩子才四岁,但也经历了四场葬礼。
上个周末,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去爬山。宜兴有座龙池山,山的半腰有座寺庙,我们爬到那,我问宝宝想不想去拜菩萨,他很开心,于是我们就带着孩子去到大雄宝殿。
看到有酥油灯,宝宝想点盏灯,于是我让他拿了盏灯,义工阿姨笑眯眯地做着示范说,这样把灯供到佛祖前面的佛台上哦,还可以许个愿呢,祝愿宝贝健康长大,读书聪明。
孩子小心翼翼走到佛台前,我在一旁怕他不会许愿,于是想帮他说“保佑宝贝健康勤奋努力,长大做个对人类社会有......”
我话还没说完,他看着手里的灯说“我不想死”。
我一惊,说:“哦,你是不是想像佛菩萨一样与大家永远在一起呀?
“恩恩”
“真好,那你要像佛菩萨学习哦!”“好”。
下山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这两年家里走了好几位长辈,孩子才四岁,但也经历了四场葬礼。所以他时常好奇地问过我许多关于生死的问题。也时常在我们面前表达,不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离开他。虽然我温和地告诉他人都会死,死并不可怕,我们会去更好的地方,但现在看来,求生是本能,孩子说“我不想死”,天真无邪,诚实地竟让我有些惭愧。
是呀,一切难舍,莫过己身。
其实有时候,如果撇去所有的束缚和标签,直面自己的灵魂,我们内心深处的愿望到底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坦诚地面对自己,不否定,如实地温柔地告诉自己,我现在就是这样,为了求得一个好的对象,为了怀上一个孩子,为了治病、赚钱、养家、哪怕是为名为利,但是我希望我能有更大的愿心,我想从内心里真实地发愿利益众生,去掉哪怕一点点的自私自利,且这个发愿不是为了自己。
我们都是想求安乐的,我的孩子也“不想死”。
放眼现在流行的各种养生理论,养生方法,人们都趋之若鹜。身体是带着我们的灵魂来走这一遭的小飞船,当然希望能够保养好它,使用寿命长一些,给我们带来愉悦多一些痛苦少一点。这很重要,好的身体能够让自己集中精力去做事,也能不麻烦别人照顾自己。
就像我的胃不好,最近吃了胃药迫切地希望能够快点好起来,否则总是一个心事,说着不在乎,还是会时常想到。
但是我同时看到了自己生活中太多“急功近利”,连吃药都是,胃不好不是一天形成的,是自己长期的习气导致,而现在又想在短时间内借助外力好起来,想把过去的忽视、不好的习惯一笔勾销,而不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内心没有改变,真的很难从根本上好起来。
每年单位体检过后,总是会有同事遇到新的问题,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着“不定时炸弹”,大大小小的疾病,倘若一直和它们斗争,大概就没完没了了。
但是也是由此,我开始深刻地想到,其实“养生”,养的是生命,而非简单的物质上的这个身体。无论身体好坏,早晚一天都会消失的,那么在这极有限的旅途中我们要去体验什么,学习什么,留下什么,带着什么样的经验离开。
想到这里,就会对自己平时的时间、生活做一个安排,知道什么是重要的,才能把那些不重要的,并划一空。
希阿荣博堪布说:“我们的生命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局限性。每个人都自以为独立,有想法,自由自主,实际上我们的每个念头、一言一行,都被无数条件、无数因素限制、影响、塑造着,无一不是条件的产物。轮回中的众生,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我一直被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但是这两年对这句话的理解却有了一些不同。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内心是失落、悲凉,带着些消极,仿佛生命中提不起什么劲。
现在觉得,是的,我们受着各种牵绊,我们不自由,但是遇到的每一次牵绊也都是积累资粮的机会,一遇到困难就逃避和怨天尤人,就逃掉了成长的机会。逆境顺境,如果让我们的灵魂停止了进步,没有使之更好更强大,都可能是困难。
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就会发现一手好牌有打烂的时候,也有一手不够好的牌打好的时候。直面人生的课题,迎着课题走下去,把它变成道资粮,不然就是业障。它可以障我们几辈子,甚至于累劫千生,也可以这一刹那,转贪嗔痴为戒定慧,都随自己。
想到这里我觉得我们既然还没有“成佛”,在这人世间走一遭,但佛法的指引在心中,也意味着我们有奔头,有方向,都在用功的进程中。我们都“不想死”,因为我们都在努力地积累着一点点福报,求得解脱,求得灵魂上的永生。
稻盛和夫说,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何来到这世上?”
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孩子天真,他尚不知今后的人生要遇到什么,要经历多少悲欢离合。但是我告诉他,人生是趟得之不易的旅程,虽然我们的身体会消失,但是这次旅程中我们能做许多事情可以是有意义的,我们的精神可以是不朽的,这就取决于你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做什么事。
我希望他在这一生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时刻开心,因为开心是种选择;希望他能够不急不懒,踏实成长,成为他自己;也希望他能够永远保存着他的单纯和善良,天然郑重地对待每一刻,对世界有情,心中有光。
人常常是怀揣着一个简单的愿望上路的,一路前行中也像树的生长,会长出许多旁枝末节。我们需要时刻回头看看自己的初心。有生之年,自己需要不断努力精进,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也给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一颗不后悔坦然踏实的心。
宜兴弟子
2019年
一年一次的扎西持林八关斋戒法会,今天即将圆满。无论有无受持八关斋戒,均可参加法会念修。祈愿大家随缘参加共修,以三殊胜摄持共同祈祷、赞颂、忆念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并将共修善根回向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成就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