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妇女节,
祝所有女性佛友修行圆满、
无碍自在、
善妙吉祥、
开心快乐。
我从内心中祈祷上师三宝,
加持你们每个人获得真实的快乐。
在佛教中,有不少经典,题目以女性命名,并以女性为主人公。如《佛说月上女经》、《佛说摩邓女经》、《佛说龙施女经》、《佛说无垢贤女经》等,讲述了一个个女性皈依佛门的故事,并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从前舍卫城有一个四处流浪的乞女,她的名字叫做年嘎姆。当时,国王、大臣和施主们请佛陀和僧众应供并且供养许多油灯,见到这些富裕之人广作功德,她一方面非常随喜,另一方面暗自想:我往昔造了什么恶业而转为乞丐?现在虽然遇到三宝,却无有可积累福德的钱财。有一天,她乞讨到一枚铜币,于是到油店去买油,店主问:“一文钱只能买很少的油,你要这一点油做什么?”贫女说她想供灯,店主怜悯她的善心,于是多给了一倍的油。贫女非常欢喜,她做了一盏油灯,供在佛前,并发愿说:“今天我以小小的一盏灯供养佛,以此功德愿我将来具有智慧灯,并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黑暗。”贫女顶礼如来后便离开了。
第二天,目犍连去收灯器时,其他的灯都已经熄灭了,唯独贫女供养的灯就像刚刚点燃一样燃烧着。目犍连想:白天点灯没有意义,也很浪费,应在晚上佛陀传法时再点。想到这里,他便去熄灭那盏油灯,但他用种种办法也无法熄灭那盏灯。
世尊看见后说:“目犍连,停下来吧!身为声闻的你是无法熄灭这盏灯的,因为这盏灯是以利益诸多众生的广大发心供养的。”并授记道:“年嘎姆未来将会成佛,佛号灯光如来。”
如果一个女人具足信心、慈悲心和智慧,她将远远胜过不知取舍因果的男人。在藏传佛教史上,曾涌现过无数的伟大女修行人,如:玛吉拉准空行母、益西措嘉空行母等等,她们为后世众生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世间的男子们,又有谁能同她们比肩呢?
密宗的第十四条根本戒:舍弃智慧女性。这是对总的女性进行舍弃、诋毁。女性中有金刚亥母、妙音天女、度母等佛菩萨,世间有许多女性成就者,还有的女性很快就会成佛,所以我们不能诋毁她们。
有些人看到佛经中宣说女人的过失,便认为所有的女人都不清净,她们都无法成佛,于是以一切女众为对境进行诋毁、谩骂,如果对方听到自己的语言,自己就会犯密乘戒。当然,如果说个别凡夫女性不好,这不会犯密乘戒。此处的关键在于,对境是“所有的”女性,即心里认为女众和男众有很大差别,所有的女性都是低劣的,然后说出诋毁之辞,这样才会犯本条密乘戒。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问答 三
问:如今美国有很多女性佛教修持者和导师,可能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多,但我们对这方面的历史了解得不多。请您谈一谈,女性在您的传承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在喇荣五明佛学院,觉姆的人数要比喇嘛多。而且,我们佛学院的院长——门措空行母,就是一位女性上师,她会在重大的法会上,为包括堪布、堪姆在内的全体僧众灌顶和传法。
汉僧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汉族堪姆的人数比汉族堪布多。虽然历史上的情况有些不同,但按照现状看,女性佛教徒的数量比较多,而且在我们各地的学佛中心里,大约70%的负责人都是女性。
北京大学座谈『 2015年6月6日 』
主持人:最后一场“密宗文化与现代教育”,也是我最关心的话题,出场嘉宾是女子德慧大学堂的王校长和北大的朱教授。请王校长先提问。
王校长:尊敬的堪布,在座的各位朋友,有机会近距离地向堪布请教,特别荣幸。
之前我读过很多关于堪布的报道,说堪布给汉地传法近三十年,日夜奔波,他的心脏不太好,但他自己可能并不觉得,因为有一个钢铁般的意志。
今天跟堪布面对面坐着,的确感受到了堪布的“心脏”。接下来的提问,因为我是女子德慧大学堂的校长,所以问题可能都会跟女人有关。
主持人:堪布,您可以拒绝回答噢。校长不要为难出家人噢。
王校长:不会的,我想在堪布心里,男女都是平等的。
当年大爱道在佛陀面前恳求出家的时候,虽然佛陀慈悲应允,但是他说,因为女众出家,佛法要早灭五百年。在《大爱道比丘尼经》中,佛陀甚至讲了女人的84种丑态。
但在密宗里,女性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还有很多女性成就者。
所以我想问堪布,您如何看待女性的地位和修行?
索达吉堪布:
关于佛教的住世,不同经典、续部,包括一些世间智者,对此都有非常多的说法。比如《白莲花经》中讲,佛法不会隐没,佛陀也没有涅槃的时候。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佛陀虽然讲了《大爱道比丘尼经》,但他的真实意趣并不是女众出家会缩短佛教住世期;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佛陀的教期确实有年限。
其实佛教教义有了义、不了义、意趣、秘密等不同说法,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如果只根据个别历史和教言来判断整个佛法的内容,是不合理的。
包括佛教戒律,从总体上看,也是男女平等的。不管在显宗还是密宗,男性都可以受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女性也可以受居士戒、沙弥尼戒、比丘尼戒。虽然出家后的戒条会有所不同,但在受戒待遇上是平等的。
但男女众的出家戒条为什么会有差别呢?这是因为女众在生活的某些方面的确存在弱点,比如成办事情的能力比较薄弱、嫉妒心比较强、心眼比较小等等。当然,有些女众也像男性一样,比较开放、包容,但大多数女众还是会有这种特点。所以佛陀在不同经典中,针对女性也宣说了不同的教言。
而在密宗当中,不仅男女平等,甚至诽谤女众就犯了密乘戒。这也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种思想。
所以佛在不同经典中讲的内容,有不同的意义和解释方法。
我本人在男女平等方面做过一些研究,在不同场合也进行过讲座。我认为在某些层面上,佛教应该更加重视女性,这一点很有必要提醒大家。为什么?因为十四条密乘戒中,并没有说诽谤男性会破根本戒;而女性,佛陀说是不能诽谤的,从历史上看,女性修行者中间也确实有很多的成就者、空行母。
去年在哈佛,我听过一堂课,上课的人是珍妮·嘉措教授,听课的大概有二十来人。当时他们正在学习藏传佛教益西措嘉空行母的传记,讲藏地女性的智慧和勇敢,我说:“我也去当她一节课的学生。”学习过程中,他们说:“藏地女性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非常坚强。”
后来我说,一般在藏传佛教里,益西措嘉空行母的传记并不是很受重视,因为那只是一种故事。但哈佛大学原本对女性的精神、智慧就研究得非常深,对藏传佛教的历史也很感兴趣,所以会把它当教科书一样来分析。
当然这跟西方的女权主义思想也有关系,在座很多女性可能对此有所了解,包括那位教授也在倡导女权主义。二十年前我陪法王去美国的时候,她就在法王面前说:“女性应该跟男性平等。”当时她还比较年轻,非常活跃。但去年再见到她时,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太太,没有当年活跃了,不过也还是在这个领域研究着。
总之,佛教对于性别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性在不同层次的经典、论典中都可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