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 >> 新书 丨《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3 Back

新书 丨《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3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2019-05-09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连载3






上期:

新书抢先读:《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1


新书 丨《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2




四, 自心本是无戏论的法身自性,沦陷在迷乱轮回淤泥中,委实可惜。



 

心的本性是佛性。密宗会告诉我们,心的本性是法身。


何谓法身?

佛有三身:化身、报身、法身。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以人的形象出世的释迦牟尼佛,就是佛的化身。当时的人们,无论是贫穷的人、富裕的人,出家人、在家人,佛教徒、外道徒,所有人都能看得见,这样的佛,就是具代表性的化身。报身是普通人看不见,只有一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见到的佛身,譬如金刚萨埵、阿弥陀佛等等。


佛的法身,是真正的佛。如《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具有身体、形状、颜色、面孔的佛的报身,只是法身的投影。化身,又是报身的投影,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佛。但因为每个众生心中有法身的存在,所以一地以上的菩萨能看得到报身,普通众生能看到化身。


法身到底是什么呢?


在藏传佛教中,经常称普贤王如来的像叫作法身。汉传佛教的密宗里面,也称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为法身。但这些有头、有手、有面孔、有形象的佛,只是一种象征,实际上不是法身。


真正的法身,是心的本性。


在小乘、大乘,显宗、密宗,藏传、汉传中,将心的本性诠释得最清楚的,是大圆满法。大圆满法中,心的本性讲得非常细致,非常透彻。大圆满的证悟方式,也简单明了。除了大圆满以外,禅宗也讲心的本性,尤其是达摩祖师的论典,将心的本性剖析得一清二楚。


虽然心的本性是法身,但以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感知到的众生形象并不是佛,世界也不是清净的刹土,而是充满了贪嗔痴、不公平、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等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唯有以证悟的智慧,也即以慧眼或者法眼来观照时,我们不是众生,而是佛。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也不是娑婆世界,而是像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光世界一样清净的刹土。



为什么会感知到不完美?

因为我们的感官不清净。


为什么我们的感官不清净?

因为我们没有证悟,有业障,所以感官不清净,看到的东西也不清净。


当经过长时间地修炼,而使感官提升,从不清净转化为清净的时候,感官所感知到的,就是清净的世界了。那是什么层次的境界呢?从显宗的角度来讲,就是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在八地菩萨的眼耳鼻舌身里,没有不清净的世界,一切都是纯净无染的。佛的境界,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佛经会讲“境由心转”。心的清净与不清净,不是外境来决定;而外境的清净和不清净,却是以心来决定的。是我们的心,创造了这个世界。当然,这是比较深层次的意思。“境由心转”的浅层意思是指,当我们开心的时候,我们眼里所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美好无比的;不开心的时候,即使看到完美的事物,也会觉得肮脏可恶。


“境由心转”不同于唯心主义的观点,而是要告诉我们,从心的本性当中,产生出化身和报身。心的本性,也即法身。法身不会有颜色、形状,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就像六祖惠能大师所讲的一样:“本来无一物”。它本来的源头,是不存在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又是光明的。




禅宗讲“明心见性”,“明”即光明、佛性、如来藏。大圆满和密宗都讲,在证悟以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没有证悟之前,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山川河流、物质、精神。除了物质、精神以外,没有其他的成分。证悟以后,山山水水都别有一番景象。


尤其是依照密宗的见解,在证悟以后,世界完全成了佛的坛城——中间有佛,东、南、西、北、上、下各方也有佛,层层环绕着佛的世界。密宗认为,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佛的世界。我们不需要去创造一个新的佛的世界,也不需要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佛,佛本身就存在于我们心中。如果证悟的条件齐备,现见这一切也不是很难,因为世界的本性就是这样。


但最遗憾的是,虽然佛性光明深藏在我们分别心的泥坑、垃圾当中,但因为肮脏的分别念垃圾、泥土已经把它覆盖,而使我们无法证悟它的本性,这就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了。


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幸福。但因为没有证悟,因为欲望太多,因为习惯于攀比、嫉妒,精神浮躁,无法安静地内观,而使我们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我们面对的大部分境遇,是不同程度的痛苦。要知道,所谓的幸福、快乐,都是在自由、轻松、宁静的状态下才能感受到的。我们不但不能感受到幸福,而且为了幸福,还造作了杀盗淫妄等身口意的各种罪业。



本来我们根本不需要到外面去寻找佛,心的本性就是佛。但由于内心制造的外在幻相遮盖了心的本性,让我们南辕北辙,错过了证悟的机会,这是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是我们的心,创造了这个世界。


——  慈诚罗珠堪布

 









To be continue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