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财神
是内心的慷慨和满足
世间一些坐拥几亿美金的富翁,活着的时候特别吝啬,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肯上供下施,到死时一分钱都带不走。其实人生短暂,不一定能活一百年,而这些财产,哪怕他和所有眷属拼命享用,恐怕一万年也用不完。可这些人仍在不断积累,这里设个项目,那里搞个投资,一直在心里盘算着能赚多少,看起来特别累。
人活在世上,房子再大,晚上睡觉也只占几平米的地方,内心的欲望跟实际需求完全不相称,积累再多的财产又有什么用?
对他们来讲,即便从中抽出九牛一毛,也可以布施很多可怜众生、供养很多应供处,但就是不愿意。一旦离开人间,亲朋好友就开始争夺这些遗产,如同鹫鹰争吃尸体一样。一辈子辛辛苦苦积累的财产,到头来都归在别人名下,既没有为自己的后世考虑,今生也没享受到什么,这又何必?
还不如趁活着的时候,早点上供下施,若能如此,今生来世的果报都会非常殊胜,尤其是供养僧众等殊胜对境。就像《极乐愿文大疏》中所言,有些今生就能成熟果报,即便今生没有成熟,来世也绝不会虚耗。
布施的财物虽小,但果报却非常大。我乳轮王前世供养佛陀一把豌豆,以致生生世世在天界享乐,并且与帝释天平起平坐,这方面的公案在《释迦牟尼佛广传》中非常多。
《入行论》也讲过,三个孩子以清净心作小小的供养,由于各自发心不同,最后两个成为阿罗汉,一个成为佛陀,都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果报。
如果只是自己享用,花得再多,获利也微乎其微。就算你有一百万,自己又能用多少?如果只用了十万,其他的自己用不上,也不舍得布施给别人,当你离开世间,它对你的来世又有什么利益?
所以,大家应该观察一下自己的财产,钱不多还好,如果钱特别多,就要算笔账:假设今年是四十岁,再过四十年,活到八十岁,你能花掉多少?其他的财产要不要布施出去?
以前有个人死了,我去他家,这个人算是牧区中比较富裕的,但活着的时候穿得很破烂。
后来家人发现一个箱子,打开一看,是很多他没穿过的衣服,叠得好好的,估计已经放了几十年,拿出来都不能穿了。这个箱子里的东西,谁都不知道,等他死后才被发现。
过去的人喜欢把金银财产锁在箱子里,现在的人则是为银行做贡献。
听说很多在家人,妻子做一个生意,丈夫做另一个生意,彼此又不信任,就把钱存在不同银行,设单独的密码,结果其中一个死了,另一个根本不知道对方还有这么一笔存款,最后成了银行发大财。
不作布施、不为来世考虑的人很可怜,要知道,正是前世的布施让今生富足无忧;但今生没有布施,一旦福报耗尽,来世就会穷苦不堪。
以前,嘎达亚那尊者在河边,遇到一个女人大声哭泣。尊者走过去问她为何痛苦,女人说自己太贫穷,实在是不想活了。尊者说:“别难过,你可以把贫穷卖给别人。”女人问:“谁肯买贫穷呢?”尊者说:“我肯买。”“那我怎么卖呢?”“要布施。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前世没有布施修福;富人之所以富贵,是因为前世愿意布施。所以,布施是卖贫买富的最好办法!”
女人听后生起了强烈的信心,但身边除了一个水瓶外,别无所有,尊者于是教她用水瓶盛水布施给他,她以欢喜心依教奉行,以此功德,命终后转生天界,从此再没有转生到贫穷之家。
有些道友从小吃不好、穿不好,别人总是有很多钱,自己的钱哗啦哗啦就没有了,钱包里始终空空如也。如果这样,你应该在毫无吝啬的情况下,尽量布施可怜的乞丐、对僧众供斋,再没能力,也可以买一包奶粉加在供斋的奶茶里,然后发愿:“生生世世不要变成贫穷的众生。”哪怕只是一次发心,就能斩断相续中贫穷的种子,生生世世成为富贵者。
大家应该这样为来世考虑。
布施的果报可令施者长寿少病,名声远扬四方,增长福德与安乐。
有些人不管面对什么处境,都自得其乐;有些人则不同,有钱的时候不开心,没钱的时候更不开心,整天以泪洗面,原因就是前世没有布施。
有些人的眼泪特别多,没必要哭的时候,也流得止不住,这就是缺少福德所致。而依照佛法的解释,布施正是增长福德的因。
当然,布施不一定非要多么富有,有些人认为自己福报浅薄,没有像样的供品,特别伤心。不要这么想,一点点东西也可以布施,即便什么都没有,诚心随喜别人的布施,自己也能获得同样的功德。
富贵也是一种心态:“我享用了,布施什么?”
可现在很多人不这样想,他们觉得布施会令钱财耗尽,所以拼命积累财产、吝于布施。这是不合理的。
古大德说,凡夫往往认为:“我布施了,享用什么?”而圣者却认为:“我享用了,布施什么?”其实,你绝不会因为布施而贫穷,反而可以得到许多功德,这种果报乃至生生世世都不会虚耗。
有时候我用钱帮助一些贫困学生,他们从此有了读书的机会,我觉得这个钱还是用到了实处,否则他们永远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是这笔钱,让他们有了开智慧的机会、修行的机会,依靠这种机会,也许就能弘法利生,对佛法和众生做出巨大的贡献。
看看历史上的君主国王,即使财富再多,生前自己享用不完,也不愿意布施供养,死后只能全部留给后人,成为他们争执不休的因。
就像以前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积累那么多财产,最后到底是谁用了?还有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死在法国的医院里,身后留下了多少美金?听说国内有些领导,钱都存在外国银行,死后又被谁取走了?藏地过去有很多部落小国,遇到动荡年代,财产也全被人拿走了……你所拥有的财产,不一定是自己的,所以应当尽量地布施作功德,才对自他都有利益。
佛陀时代的波斯匿王,只因前世对辟支佛供养过一个食团,以此果报而获得了无比胜财,被称为“南赡部洲第二大转轮王”;阿阑律国王也因前世以一把豌豆供养德护如来,从而获得了转轮王的福德。因此,遇到特别殊胜的对境时,哪怕供养一个小小的供品,也能获得生生世世的大福报。
摘自索达吉堪布
《二规教言论》讲记
愿 你 心 中 富 贵 , 福 报 不 求 自 来
◆所有图片均为原创,版权归索达吉堪布公众号所有◆
↙迎财神的经典操作:在线供佛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