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讲堂 >> 因为它,我们就这样“失魂落魄”了 Back

因为它,我们就这样“失魂落魄”了


有没有什么会让我们失魂落魄? 

手机。

为什么?

因为他们早已吸走了我们的“魂魄”。


一部手机搞定一切:打车、住宿、付款、找餐厅、联系朋友、查阅邮件处理文件、追剧、照相、传送信息、听音乐、乘地铁……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一个“器官”一般。 

 

有个别青少年因为被家长责令和这个“器官”分开而跳楼、也有个别妈妈因为沉湎于此而失去拯救溺水孩子的机会、甚至有司机因为过于关注这个“器官”而酿成车祸。 

 

“如果在家出家人整天沉于手机网络,

虽然没有自杀,但已经接近自杀了。”

 


三个步骤,失魂落魄



我前一段时间看到英国的《每日邮报》讲得很有趣,说是现在的人平均6.5分钟要看一下手机,如果这样,按每天人们醒觉的时间算,以16个小时计,那么一天当中至少也是看150次—— 一天看手机150次!  

 

其实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这些器材可以利用,因为我们现在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信仰,整天以现有的一些非常简单的词、画面或者一些影片,来度过自己非常珍贵的人生,这恐怕有点可惜。 



第一步

掠夺自我觉知力


认识情绪的本体很重要。如果没有认识它的本体,我们经常会有一些心态上的不平衡,包括嗔恨、发怒等等。 


如果我们逐渐失去这种认识情绪的自我觉知力会怎样呢? 



首先,我们会因此失去健康。 


研究神经系统、脑科学、生命、医学等方面的一些科学家,通过很多实验发现,心态非常平静的人,整个免疫系统对抗能力非常强。因此,大多数身体非常强壮、健康的人,都有一个健康、清净的心灵。 


其次,我们会因此离成功非常遥远。 


寂天菩萨说:“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很多研究成功学的学者也发现,世间当中很多成功人士,在他们成功之前,或者过程当中,都对自己的心态非常关注,这很重要。也就是说,当我们出现不平静的、此起彼伏的心态时,会直接对你的事业有极大的危害,甚至损害。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都关注其中,所有一切的一切都融入到手机上面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难有所谓的修心、所谓的专注研究,确实有非常大的困难。 

 

我们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乱发脾气、心情灰暗和事业停滞等状态和手机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日夜沉浸在追剧的剧情中,无视现实情况,以一种虚幻的标准来面对感情关系,对着“男神”“女神”,幻想着那是自己的“老公”“老婆”;但对于自己是谁、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却从来给不出经过认真思考得到的答案。 



我们在不断地应对多如雪片的信息和新闻:明星的动态,淘宝的更新,是是非非的新闻,却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置若罔闻;只要一猛子扎进手机网络中,就似乎可以脱离这个需要面对很多东西的人生。 


投入网络,马虎应付自己和现实,随意地过着这样的人生,已经成为我们的常态。 


我们不再去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对自己的关注和觉知力放逐给了手机,只留下粗大、疯狂且失去控制的贪心嗔心痴心伴随我们的成长。 

 

丧失了自我觉知力,我们就丧失了人类这个物种相对于动物来说独有的一种特质。我们的生命被物化。生命力中最神奇的部分从此被封印。

 

 

第二步

智力贬值


据统计,每8分钟至少有一个信息来干扰你。这样的话,可能上班8个小时当中,其中4、5个小时都会受到干扰。受到干扰的时候,不管是有意义的还是没有意义的,对它进行反馈、回复,这样一来,我们的很多时间就被打发了。 


知识、文化、感情交流全部被碎片化。


在《深度工作》一书中,Cal Newport给深度工作的定义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能力能够创造价值,改善技能,而且难以复制。反之,浮浅工作就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手机里随时出现的、琳琅满目的短信息,大大滋养了我们的懒惰,完整的深度阅读变得越来越稀有;那些干扰我们专注力的手机信息逐渐养成了我们“伸手向机”的惯性;而智能手机很快就能抓住我们的喜好,模拟我们的大脑来工作,各类神奇APP逐渐降低了我们大脑的使用效率和频率。 


我们的智力遭遇如滑铁卢般的贬值。但因为觉知力的丧失,让我们根本无法觉知和意识到这一点。生命如要熄火的热灰一样,而我们却在观看比赛吃西瓜的视频里哈哈大笑。 


 

第三步

身体损伤


长期低头使用手机对颈椎有极大危害,初期只是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长期低头还可能压迫血管导致缺血性中风。而我们的眼睛则要承担干眼症、青光眼等疾病的风险。 


对于睡前喜欢看手机的人来说,手机的快速信息更新和刺激性图片的不断涌入则会令大脑清醒,极大降低我们的睡眠能力和质量。长期睡前沉迷于手机,将令我们身体抵抗力降低、虚弱无力,头昏,甚至心脏不适。 


本来可以很鲜活的生命,却如同吸食了鸦片一样。 


 

人类生命的独特性


和动物相比,为了自己赚钱养家、养育子女、谋求生计,这些人类具备的能力其实不是特别稀有。但是人的生命具有动物所不具备的独特价值:人类会深入思考宏大的问题,比如问问自个儿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人类会寻找机会利益他人;高专注度地深入钻研和创造;人类懂得反观自心,主动地开发自己心智,约束自己的道德,自我提升;可以稳定安住地学习、思维、禅定直至成佛。 

 

何者转生为人时,倘若不勤修善法,

则无比其智劣者,如自宝洲空手返,

无义虚度暇满身,故当恒修寂灭法。

 

如果我们扼杀了这种特质抑或错失了发掘这种特质的机会和时间,那么我们就相当于在扼杀“人类自己的生命”。 


 

如上三个步骤之后,我们则变成了患有颈椎病、抑郁症、对生活倍感无聊、反应迟钝、身体疲乏、麻木、冷漠、机械的“低头症”患者。 

 

那个具有人类独特价值的生命,自此从这架躯体上消失。 

 





大家一天当中,除了晚上睡觉以外的时间,至少关机一个小时,给自己留下一个空间。 

 

我觉得我比较做得到,我讲课的时候不用手机的,备课的时候也不用手机,翻译的时候也不用手机,还有看书的时候也不用手机……




摆脱失魂落魄的低头症,摆脱毫无意义的人生,我们准备好了吗? 

 


本文教言部分出自

 《遇见喜悦——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情绪问题》 

《如何在忙碌中修行》 

本文插画源于千库网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