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s
Khenpo Teachings
Master Teachings
Tutorials
More Resources
Video Search🔍
Study Programs
GUODU
JICHU
JIAXING
RUXING
JINGTU
XUEJING
Guest Lectures (Selected)
GUODU (ADVANCED)
XIUXIN
NIANFOTANG
MIFAJICHU
YouTube Series
Recent Updates
YouTube Channels
YouTube Playlists
YouTube Video Search
Resources
Article Catalogue
Full-text Search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Khenpo Weibos
Qianlong Tripitaka
Website Snapshots (External)
503 BBS (External)
503 Site (External)
Tools
Dictionary
Buddhism Dictionary
Online Offering (External)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 语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次第花开 >> 就在今生今世,我终于不再错过您。
Back
« Previous
Next »
2020-08-08
就在今生今世,我终于不再错过您。
次第花开
虽与文字有很深的缘分,也有小说《遗失的手稿》日前出版,但我却已是久不习文。若论个中原由,对众人倒没什么好隐瞒的:受佛门熏染愈久,愈知自己障深慧浅。很怕自己的颠倒谬见成文后,造下口业,难消难散。不但于己无益,而且贻害、染污了众生的八识田。
因此,我把大多时间用在了阅读高僧大德讲解的佛经上。而对于要下笔的东西,却一再小心翼翼着。与这小心翼翼相应的,却是我对高僧大德的景仰,不但不曾退转,反而蒸蒸日上。
最近这些年,我回国的次数不多。一直期望能依止一位大德高僧。为此,两年前还曾去峨眉拜大士普贤。但福分未到故,我最深的向往成了一桩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也一直是我最大的遗憾。
直到不久前我在菩提州网站上看到视频:希阿荣博堪布的《扎西持林冬日札记》。一切就在一瞬间,变幻成不可逆转的机缘满了我的愿:
我成了上师的弟子
。至今回想这一幕,我内心仍是充满惊叹。
年少时,我耽于文学。随着成长,觉着文学不过如此。即便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也不过是些文字拼成的游戏。有心人只要肯下点功夫,写出一手好文章来并非难事。
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籍,自小到大,我涉猎了好多年,它们之所以打发不了我,是因为我开始思索一些重大终极问题。文学领域本是迷惑颠倒集散地,在那儿,我怎有可能找到答案?
对这些问题的思索,把我引入了西方哲学的领地。我一度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求哲人们能为我解惑。苏格拉底、柏拉图、尼采、叔本华、加缪、荣格等等远近的大哲,虽统领了西方思想领域,但他们并没给我究竟而又圆满的最终教益。
西人有个说法,哲学转身必见柏拉图。可见这位大哲对西方文化影响之巨。但翻看柏拉图留下的著作,与其他哲人一样,我发现他们各执一辞,谬误也是大有其在的。
我赞叹他们为人类做出的不息探索;景仰斯宾诺莎做学问的精进与不懈,和他如几何图形一般清晰、泛着神性光辉的思想;钦敬塞内加的完美人格;欣赏维特根斯坦卓尔不群的夺目才华……在我眼中,他们与中国的老子、孔子等一样,是贤圣之人,但我却难掩对哲学的整体失望。
在这之后,当是宿世机缘成熟,我瞎打误撞接触到了佛陀的教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规规矩矩做起了小学生。从最简单的教理入手,渐渐拜读佛经,并给自己规定了功课。在这过程中,我自然而然间开始素食,避免杀生,并弃掉了俗世间书籍。
听法师讲解《弥勒菩萨所问经》时说:好的文学书籍看个三遍五遍,甚至十遍八遍,恐怕你就不会再读了,因为它们没有加持力。
至此我恍然大悟,从而认识到与绘画、雕塑、手工艺品等一样,文学不过是一门技艺。与五欲一样,它会成为捆绕人的东西。虽然诠释佛理离不开它,但它只应是我们闻思修的工具。
普通文学怎能跟佛经比,读一遍有一遍的深广利益,读一遍有一遍的加持。再联想到哲学,它虽代表了俗世间的最高智慧,也确实能就一些问题带给我们警醒与提示;哲人们也被看做是出类拔萃的一群,但能为我们开出万灵药的,却绝不是他们。
从此我的思路日渐分明。佛门为我大开。
我明白了为什么读到《地藏经》中,佛为救拔罪苦众生,殷勤咐嘱地藏菩萨时,弘一法师会恸哭出声;
为什么虚云大师坐阅五帝四朝,历经险难,不改初衷;
为什么因争夺鸠摩罗什,三个国家被先后灭掉;
而翻译《金刚经》时,有桃开六度的不可思议吉兆……
不入佛门,怎知佛家之慈悲?不入佛门,怎知佛家之深邃?不入佛门,怎知佛家之尊崇?不入佛门,怎知佛家之殊胜?不入佛门,怎知佛家之富贵?
宗萨钦哲仁波切曾感慨地说:
“中国一定是有很大的功德,才能够出现像菩提达摩这种大师,能够把佛法带到中国来。”
与众多国家的人们相比,我们委实是幸运的。佛教对中国方方面面的渗透与熏染,历代高僧大德无我、忘我的弘法利生,历朝帝王将相、知识精英、平民百姓对佛法的崇敬与所获得的利益,岂是我这个肉眼凡胎能够测量的?
我只知道我得以进入佛门,且被上师慈悲摄为弟子,是我今生最难得的盛事。与六道中难以尽数的众生相比,我都是极其幸运的。
今日我去了趟当今女王伊莉莎白的行宫——温莎城堡。在那里,我看到了世间人最想追逐的权势与富贵。好多个宽敞大厅奢华的墙壁上,挂着征战过的枪支、刀剑等武器。有些还被摆列成了艺术装饰品的式样。
当时我在想,这就是人们所向往的荣耀吗?城堡已几易其主。当年权倾天下的那些人哪去了?别说这样的一世富贵,就算百世千生的富贵又算什么呢?那些精美的瓷器,精巧的家具,各国达官要人以及国民进贡的物品,主人们可是一件也没带走呢。即便有人发出羡慕的赞美声,他们也是一句也听不到的呀。
希阿荣博上师说过:
“尽管我们依然褊狭,依然不知珍惜,却有人依然持佛陀的智慧明灯,在无尽的夜里等待为我们照亮前路。如果我们还是错过,他说:他会停留,他会再来,直到我们不再错过。这就是上师的慈悲。”
茫茫生死海中,我不再没有依怙。就在今生今世,我终于不再错过您。
弟子散树于伦敦
2010年11月22日
《今生最美丽的际遇》
这本书中的诚挚文字,很多是用眼泪浇灌着含笑绽放的。其实最难得的也就是这里了,一个字,真。随手翻开其中任意一篇,细细读下去,心绪不由得随着进去了,如果心足够安静,就会感到和自己有太多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