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释》02 * 阅读参考
一.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在哪?
1.经中:娑婆世界西方,相隔十万亿佛土。
2.了义:真正的净土,是当你的心相续圆满具足现前净土的资粮的时候,当下就会于心相续中显现极乐世界。
3.平时应串习观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二.明观福田对往生净土的密义?
1.明观福田,实际上也是在串习我们在临命终时能够自在往生的一些因缘。
2.清净刹土其实是自己的心相续,因缘具足,便自现。
3.观想很重要,只要在醒觉中,要好好闻思修,这就叫明观福田。
4.明观福田是我们清净业障,积累资粮,殊胜的对境。
5.明观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也是往生四因之一。
三.如何对极乐世界生起信心?
分说三根器,利根、钝根、邪见者。
1.利根者,通过比量和教量就能完全对极乐世界存在生起定解。
①比量:是通过理证的推证。比如,看到房子屋顶烟囱在冒烟,那么就可以推知这个房子里面肯定有炉子在生火,这就是一个比量。
②教量:指圣教量,佛陀所说的语言是正量,叫教量,教就是教证,经典的含义就是佛陀所说的语言,这个角度它一定是一个正量。
③通过一种很客观、很理智的方式来推证,极乐世界它是存在的,由此对它生起定解。
2.钝根者,根据佛经的宣讲以及传承上师的教言,只要具足信心和恭敬心,也能逐渐相信极乐世界必定存在。
①从古到今已经有了很多的众生往生到了极乐世界,显现非常具有说服力的一些验相,由此也可以证成极乐世界的存在。
②通过闻思修,启现智慧和能力,相续中生起诚信和恭敬心,确定极乐世界真实存在。
③修学净土法门,如果对极乐世界心存怀疑,无论怎样念佛,都会是往生的障碍。
3.邪见者,前世没有积累过一些资粮,甚至前世就是恶趣众生,在三恶道屡屡受苦,此生为人,资粮、福报浅薄,遇到三宝、正法、遇到即生能够成就,极为殊胜的净土法门,会经常生起各种各样的怀疑和邪见,因不信而舍弃、甚至于诽谤。只能说其因缘不够成熟,其福报还没有到达能够值遇三宝并皈依三宝而闻思修,无法借用三宝的力量走真实解脱道,或许在遥远的未来,会有解脱的机会,但是现在很难。
四.如何认识极乐世界?
1.训练真实入境观六道苦,真正了达轮回中苦的自性,自然就会对极乐世界产生真实无误的向往。
①地狱的众生:感召的切割、烧煮、被沸腾的铁水一直不停的熬煮的痛苦,死了活、活了死,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种种惨烈苦相,一直辗转反侧长劫当中!
②饿鬼众生:苦相就是饥饿、饥渴难耐;
③旁生:愚痴,还有互相啖食、被奴役的苦;
④人道:有三根本苦、八支分苦;
⑤非天:感召的嫉妒和争斗之苦;
⑥天人:放逸之苦,最终当他死堕的时候,凭神通可预知死堕的去向,会非常的难过、伤心、恐惧,一般都会堕到三恶趣当中。
轮回当中有漏苦本身就是一个苦相,有漏乐也不离苦的自性,轮回中的乐是坏苦,只要是有漏之乐它一定是会坏灭、一定会变迁、一定会失毁,所以是坏苦的本性。
2.极乐界与轮回境之比对。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里面说到,“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彼土指极乐世界,就是清净刹土,它永离了三苦的自性,不同此土,此土就指的是我们的娑婆,“对苦之乐”是指轮回中的安乐只是相对于痛苦而安立的安乐,当痛苦减轻的时候会产生安乐,当痛苦暂时消失的时候,会有一种安乐,把这个称之为“乐”,但是这种乐是不长久的,也是稍纵即逝、留不住,就像手中的流沙越捏它流的越多。
而极乐世界远离了轮回中所有的有漏苦乐的缘故,所以叫极乐。
3.修行之必要。
①对轮回产生定解。
无始轮回辗转多劫,蚂蚁身堆如须弥山高,苦受至极。当生出离心,脱离轮回,向往极乐。
②认知极乐,坚定信心。
圆满具足信愿行,往生四因极乐果。
明确无误的相信极乐世界它一定是存在的,我们如果对净土有这样的信心就离成就不远了。
五.极乐世界之相。
1.极乐世界有如是功德庄严。
①极乐“四宝”:庄严宝物(通俗认为是金、银、琉璃、玻璃,经典中没有明显宣说。)寓意常乐我净。
从究竟了义的三转法轮而言,“常”是远离了常与无常的这两种边戏,称之为大常;“乐”远离了苦与乐的两种边戏,而安立为大乐;“我”远离了我和非我的边戏,而安立为较大我;“净”远离了净与不净的这两种边戏,而安立为大净,这是四宝所代表的常乐我净的四德。
②“七重”:代表的是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舍,功德之相。
③八功德水:澄清、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患、增益。
④七宝池: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此处的赤珠指红宝石。
⑤莲花:极乐世界的莲花,每一朵都非常的庄严无比,而且很庞大如车轮一般,色彩斑斓,散发着光芒,光与影颜色相应。
2.极乐世界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①极乐世界种种庄严相,观待不同众生相续中的业缘,有些众生看到极乐世界的大地是黄金构成,有些看到是七宝构成,有些看到是琉璃构成的。
②昼夜六时:白天分三时,晚上分三时。
A.极乐世界本身已经超离了娑婆的这种环境,它没有日月星辰,不会有白天太阳从东方起,晚上月亮从西方升,它不在日月轮转的范围之内。
B.极乐世界本身不分白天和黑夜,因为那里没有日月星辰。但是由于娑婆世界的众生,跟这个法门特别有缘,所化众生有昼夜的概念,所以针对众生的心,佛陀根据鸟是否鸣叫、花朵开启和闭合,安立了昼夜的概念,实际上真实意义的昼夜是不存在的,当鸟不叫,花朵开始闭合的时候,就算夜晚了,当鸟开始鸣叫,花朵开启的时候,这就算是白天。
③到了极乐世界,众生都会有功德,一地以上的菩萨可以任运自在地运用自己的神足通去往其他的清净刹土。
④能够在即生中往生到极乐世界,最大的功德就是永不退转,并且在那里决定会获得一地以上圣者的果位,最终一定成佛。
⑤在那里可以很容易的带着殊胜的供品,去往他方世界供养十万亿佛。
3.对比人间境,劝修大乘净土法。
人世间:勤做、压力、堪忍、焦虑。
极乐界:自在、清净、轻安、欢喜。
修学大乘净土,为利益众生而往生极乐,功德庄严。
4.七宝饰净土,善巧度众生。
因为凡夫人对珍宝很执着,为了度化众生,起到一种牵引、接引的作用,所以清净刹土大部分都是用七宝组成,会让人产生一种向往之心,这也是佛菩萨救度众生的善巧方便!真正在佛菩萨的境界当中,黄金和牛粪是等同的,没有此好彼坏的分别!
5.极乐鸟鸣是妙法之音。
①极乐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奇妙杂色之鸟在昼夜六时都会发出悦耳的叫声,发出来的是与三十七道品相合的妙法之音,这些声音一旦传入到极乐世界国土众生的心相续,耳根听闻,自然就能生起正念、清净之念、忆念三宝的心念,“悉皆念佛念法念僧”而不厌烦,这种功德是自然产生的。
②大乘三十七道品,分布于大乘“五道”中,即为资粮、加行、见道、修道和无学道。
A.资粮道分三,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和大资粮道。
小资粮道是四念处。
中资粮道是四正勤,
大资粮道是四神足。(共12道)
B.加行道:暖位、顶位,忍位、胜地依法位。(共10道)
暖位和顶位是五根,五根是信勤念定慧,不是眼耳鼻舌身意的那个五根。
忍、胜地依法位是对应的是五力,是信勤念定慧达到最究竟的状态、达到顶点,这样的力度不可退转,是五力。
C.见道:也叫七觉支、七菩提分,大乘的见道位是一地菩萨的阶位,分为:择法支、精进支、喜支、轻安支、念支、定支、舍支。(7道)
D.修道(也叫八正道):二至十地菩萨所修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8道)
E.无学道---佛果。
③极乐世界的鸟是阿弥陀佛的化现,其外相上是鸟的形象,所以这些飞禽口中发出的是法音,而不是单纯的鸟叫。在这样的加持之下,众生不可能不解脱,并且他的功德会迅速的得到究竟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是极其殊胜的。
6.极乐世界微风妙法境。
在极乐世界所有缘取的对境、声音,都是饶益众生之妙境,能让你不生烦恼,并且生起善妙之业,这就是极乐世界无比殊胜的功德庄严。
缘于每个众生不同的意乐,极乐世界的任何声音都可以带来不同程度的利益。
六.修行秘籍。
1.如果想要通过即生的这么短暂的修行,达成在临命终时往生极乐世界的境界,一定在现在自在的时候,就要常串习。
2.一个修行好的人,听经闻法,欢喜无比;听到逆耳言语,相续中也会产生对三宝的忆念,加持自己修安忍,直接用法来对治,观空谷回音等,有很多的转为道用的力量。
3.佛法不是消极避世,而是积极面对人生。
4.在家居士,所缘外境非常复杂,认知皆为三宝的自性,要学会转为修行的方便,忆念三宝,缘三宝的功德是最大的,能够培积往生资粮。
①对初学者而言,当你听到以贪嗔痴引发的语言,要有一定的回避,比如,听到很刺耳的谩骂嗔心的语言,你心里会很不舒服,很烦恼,还没有什么修力,没有办法像圣者一样就在自己的心上划过去而丝毫不留痕迹,没有一点影响,而且他直接可以转为道用!
②从随顺众生的角度,不要让人家觉得这个人学佛之后变得很奇怪,特别的另类。要显得正常,意思是,显现上有时候该计较就计较,该论是非就论,只不过自己不要生自相的嗔心就好,一定要把握合适的分寸,毕竟在人群中是大乘修行人,要护及他人的心念,不能让别人因为你学佛,总是对佛教产生一种特别不对劲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自己的过失了。
③从自身修行的角度,当听到这些音声的时候,可以观为空谷回音,可以观为忆念三宝的声音,这就是念佛念法念僧,这种意念方法的串习,其好处是当你在临命终时,中阴阶段经常会遇到很恐惧的景象,假如生前修的不错,在那时只要一念意念到其实这是三宝的声音,那就解脱现前了,所以对临命终时的解脱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窍决。
④只要对极乐世界和三宝、阿弥陀佛生起恭敬心、信心,按照上师这个教言,假如听到世间的各种各样音声,不管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心里面都能忆念一下三宝,缘三宝有一个很好的串习力,对我们临终往生有很大的帮助。
5.修行窍诀——-要发愿:
①作为一个大乘修行者,我们现在在因地,在娑婆世界,要会发愿!
“凡是见我、听闻我音声者、乃至于听到我的名字的,这样的对境都能够对善法生起意乐,究竟往生极乐世界!”这很重要。
②有时修行者还是要有一定的佛慢,要有这样力量,我现在虽然是个很低劣的人,但是缘于三宝加持的殊胜愿力,作用就如同极乐世界的鸟和微风一样,愿众生只要见到我、听闻我名,听到我音声,都能够在相续中生起正念,都能够对佛法生起一种意乐和信心,究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其实在无形中就会起到不可思议的作用,当然我们现在没有这个功德,而是因为你的愿力和三宝的加持力,就可以产生这样的一种功德力。
③在学习净土教言的过程中,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去发愿是一种殊胜的修行方便。如果平时自己心里常常能够产生这种善念,那么到了临命终时,相续中的这个善念的力量就会比较稳固,就很容易在临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明日死谁知 今日当精进
---往期推荐---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